陳文軍
【摘要】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繪畫是美術教學中的一個核心板塊,通過繪畫,作者可以抒發自己的情感,讓欣賞者產生共鳴。作為已經具備獨立審美能力的高中生來說,已經可以將自己的思考融入到繪畫創作中去,他們可以通過線條和色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目前,高中階段的繪畫教材等書籍主要能夠幫助學生鍛煉繪畫技巧,對于美術的鑒賞以及核心素養的介紹比較少。在高中的美術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融合核心素養的理念。本文章主要從培養學生表現力、審美能力、理解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創造力等方面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核心素養? ?高中? ?美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7-013-01
引言
核心素養在我國當下教育體系中獨領風騷,美術學科緊跟潮流,提出了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其主要涵蓋了五個維度,分別是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文化理解,這也是高中美術繪畫教學的五大綱領。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中,要帶領學生領略各國美術作品,提升學生對不同美術作品的識讀、審美和理解能力,并開展創意美術教學。例如,教師可以結合鄉土資源、手工藝品、民間美術等資源,鼓勵學生進行美術創作,教師要注重對美術文化的講解,鼓勵學生各抒己見,暢談自己對美術作品的賞析,激發學生美術創作的靈感。
一、進行圖像識讀練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表現力
美術作品都是運用一些基本的繪畫語言元素如點、線條、色彩等來表達創作者的思想情感,其中線條和色彩是最常用的。所以在高中繪畫模塊教學中讓學生認識線條和色彩非常重要。在繪畫模塊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圖像識讀,解讀繪畫作品中的基本語言元素,在認識這些基本的圖像語言元素之后,再讓學生利用已掌握的美術技能并通過觀察、想象、構思和表現等創造有意味的視覺形象。去表達自己意圖或內心感受等,例如,在“繪畫中的形”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欣賞吳冠中的《春如線》這幅畫,畫中大自然的一切都可以用線條來表達,每個人在欣賞時都會有不同的理解。會給欣賞者足夠的空間想象,不同形態的線條能夠表達出作者不同的情感,因此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模仿這幅畫進行創作。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創作去感受線條的魅力,借助線條去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高中繪畫模塊中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進行具體實踐,培養學生的繪畫技能。在創作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相互交流,也可以與教師進行溝通,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因此,采取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豐富其探究意識,從而提高學生本學科核心素養中的圖像識讀和美術表現能力。表現力的培養可以使學生夠好的在創作中表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在作品欣賞中提升學生的審美判斷能力和實踐能力
雖然在高中美術模塊教學中繪畫模塊和鑒賞模塊是分開的。但是卻不能將它們完全分割開來教學,因為繪畫模塊側重于具體實踐,鑒賞模塊側重于品讀理解。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做到既提高學生的美術功底,又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所以在繪畫模塊教學中除了必要的技能訓練之外,作品鑒賞必不可少。只有將作品鑒賞巧妙地融入繪畫模塊教學中,才能讓學生知道自己在圖形表達上還存在什么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審美能力的提升可以使學生更深度的欣賞作品,更深入的理解作者的情感。
例如,在“光色心情”一課中,教師可以率先提出問題:一般大家在使用色彩的時候都是盡量采用接近原物的顏色,那么大家沒有見過的東西應該用什么顏色表達呢?然后讓學生一起欣賞《藍色睡蓮》,通過作品欣賞讓學生講出色彩的通感,蓮花一般都是紅花白蕊。但是莫奈給睡蓮賦予了一種藍色的效果,讓這幅畫顯得非常空靈,給人視覺上的震撼。暖色系的顏色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冷色系的顏色讓人更加理智、清醒,將暖色系和冷色系巧妙地結合起來就能夠很好地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在溫暖中不失理智,在寒冷中不乏溫暖,通過對名人作品的欣賞。學生可以體會到如何更好地運用色彩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在提高學生繪畫技能的同時,還能夠讓學生知道如何利用色彩去表達自己的感情,進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操。
三、在相互溝通中培養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教師在高中繪畫模塊教學中要多組織學生進行探究討論,每個人的審美不一樣,對于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也不一樣。因此多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有利于不同審美觀和價值觀的融合,讓學生學會理解他人的審美,學習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同時,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教師要融入文化傳承的理念,讓學生明白我國的民族文化在世界美術領域中的地位和獨特性,增強學生對于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并且讓每位學生都意識到自己肩負著文化傳承的責任。
例如,在“動漫”一課中,教師可以率先提問:大家最喜歡看的動漫是什么?大部分學生的回答可能是《火影忍者》《灌籃高手》等日本動漫,接著,教師讓學生討論:日本動漫有哪些優點值得國產動漫借鑒和學習?然后,教師可以啟發學生思考國產動漫有哪些,隨后引入兩部國產動漫——《九色鹿》《小蝌蚪找媽媽》。雖然可能有很多學生覺得這些動漫有些不符合當下高中生的口味和欣賞習慣。但是這兩部作品的選材都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九色鹿》取材于敦煌壁畫,而《小蝌蚪找媽媽》取材于水墨畫,具有很好的借鑒價值。最后,教師再引導學生探究更多的國產動畫的取材都來源于什么地方,分析動漫的特點,從內容、形式、民族特色等方面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激發對國產動漫的興趣,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溝通中可以碰撞出靈感的火花,激起創作的激情。
四、結語
言而總之,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對于人才的要求會不斷的提高,目前的高中繪畫模塊的教學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越來越要對核心素養的培養提起重視。在美術教學這個過程中,教師不能只是單純地進行技能方面的教授,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學會欣賞作品,在這個基礎上結合已經教學的技巧,進行自己的創作。讓學生有自己的觀點和思想,并且學會將這些思想通過繪畫表述出來。
【參考文獻】
[1]王明成.淺談高中美術班的色彩教學[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5,(11).207-208.
[2]許麗霞.基于核心素養視野下的高中美術教學探究[J].藝術科技,2018,(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