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敏
摘要:現代社會的發展,提高了各方對于工程建設的要求,高支模就是建筑工程重要的一部分,在施工過程中安全管理更為重要。高支模工程安全方面的管理,不僅技術含量高,安全管理本身也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由于不確定性和技術性問題,在管理人員開展相關人員安全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在進行高支模施工過程中,要求將施工方案審批、應急預案貫徹執行,質量安全工作不隱瞞技術含量,在進工程開工前,檢驗所需的各種原材料的生產成本,強化檢查等各方面的監理工作。
關鍵詞: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問題分析;應對策略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高層建筑結構越來越普遍,6.5米以上的鋼管緊固式模板支撐框架被廣泛應用。但因為目前我國在高支模方面的設計和計算相應的技術標準和相關規范不是很完善,在建設過程中,只能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而其中大部分都是在過去施工經驗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和施工的,導致大量的人為因素和不確定因素的存在,一旦出現差錯,就可能導致模板倒塌的情況出現,造成嚴重后果,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對高支模施工整個過程的控制及管理,盡量去減少模板坍塌等重大事故的發生。
二、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管理力度及相關法律方面的問題分析
隨著我國建筑工程相關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大,與之相適應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和更新。但標準的細節仍然需要根據當前建筑行業結構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特別是對于高實時監督模式的建筑工地,很明顯存在拖延和缺乏規則的現象。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對于高支撐模板施工項目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相關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還存在諸多缺陷,監管部門對安全生產的投入不足、監管力度不夠、操作手段相對單一,這些問題導致高支撐模板施工不能適應安全強化的發展趨勢。
(二)施工人員導致的問題分析
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國建筑工人已達4000萬左右,是世界上最大的產業勞動力群體。在我國,建設項目的基層施工人員大多以農民為主,由于農民的綜合素質和文化程度不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基本素質和操作技能無法達到建設項目的相關標準。另外,組織這些農民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的相關機制還有很大缺陷,導致基層人員缺乏安全意識,施工安全事故頻繁發生。到目前為止,全行業的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在全中國都很少見,而負責各施工現場的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更是屈指可數,而且大部分人員的專業素質都沒有到達所需的標準。因為我國建筑行業缺乏專職的安全管理和技術人員,以及安全生產宣傳不到位、配套培訓不完善等因素,導致實際監管效果不理想。
三、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問題的應對策略
(一)進一步加強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
在進行高支模安全技術設施的具體鋪設和架構之前,有關行政部門需要對相關人員進行施工安全教育的基本技能培訓。在實際的施工管理過程中,可以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讓相關人員明確安全防護措施的概念,為今后的管理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在相關領導和管理部門方面,可以組織相關人員對高支模施工中安全情況進行現場檢查。并開展關于高支模的施工腳手架搭設的標準設計等專項安全培訓,盡力搞好在高支模施工現場文明化和標準化的檢查活動,確保文明施工和安全生產。
(二)加強施工人員的管理及培訓
施工人員是整個項目建設的關鍵,可以發揮決定性的作用。因此,為解決高支模的施工安全問題,要先從施工人員方面入手。加強施工人員的安全管理培訓,不斷提高其綜合素質,從根本上解決相關問題,使安全管理工作能夠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團隊管理是對施工人員進行控制管理的主要方法,同時也是實現宏觀理論和具體實踐的關鍵環節,只有對施工人員實施團隊管理,才能幫助他們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高支模施工中的實際安全管理,需要一系列的標準化和嚴格的團隊工作,工作內容與效率應不斷加強,具體的責任應該細化分配,團隊的分工操作系統應早日實現,良好的團隊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有關高級管理人員應定期組織專家進行有效的監督和評估,不斷加強相關評估指標與檢驗工作,并嚴格劃分監督管理的團隊,確保高支模施工技術安全性。所有權利和責任的所有權應當明確和公平,堅決杜絕團隊人員的工作安排和分布重疊現象。另外,要做好相關信息和數據的登記記錄,將其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
2.穩步提高整個團隊的整體質量,培養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的責任感,使他們有能力準確、負責地傳達上級的指導精神,并能有效實現相關系統在實際中的操作。
四、結語
高支模施工過程中安全管理是一項長期、基礎的綜合性工作,對整個施工作業體系的連通性、協調性起著關鍵作用。從保證高支模實體能安全穩定、系統協調為基本出發點,行業需要進一步加強高支模的施工現場安全監督與管理,不斷深入、細化具體的安全檢查管理步驟,從而穩步提高施工的整體質量,提高安全監督管理的實際競爭力,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整體綜合素質,最終達到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陳建.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探討[J].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2011,000(003):312-312.
[2]劉軍.建筑工程高支模安全施工技術之我見[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1(07):370-372.
[3]高正.淺談高支模施工技術及安全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000(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