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學這門課程對于學生的發展意義十分重大,不僅可以促使學生科學地看待世界、生活,還能夠為學生之后的學習打好基礎。因此,作為小學科學教師對于如何開展科學教學應該進行不斷的分析,促使學生可以獲得良好的科學學習效果。在此,本文從“設計趣味性的導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有效作用”“提高教學評價的科學性”這幾方面出發,對于小學科學教學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科學;導入;評價
小學科學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是一門綜合課程。之所以說它是一門綜合課程,是因為它能夠最有效地綜合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和技術領域中最基礎的知識和技能,對學生今后的生活和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夠促使學生為科學素養的形成打好基礎。可以說,科學素養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作為小學科學教師應該充分把握好小學這一階段,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引導。
一、設計趣味性的導入
對于小學生來說,課堂的趣味性決定了其是否具有長久學習的動力。從小學科學學科特點開看,其本身是帶有一定的趣味性的,能夠讓學生了解到豐富多彩的世界。但是如果教師的教學缺乏一定的趣味性,也會導致學生難以產生切實的興趣。為此,在小學科學課堂上,教師要特別注意學生興趣的激發。在這方面,教師首先應該從導入這部分出發。從小學生的興趣需求來看,他們對于一些能夠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熱情的導入方式十分感興趣。所以,在導入環節的設計中,教師應該切實分析小學生的興趣需求,將其與導入這一環節切實結合,從而為高效的科學學科教學開個好頭。
例如,在教學“聲音的產生”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在課堂上就可以組織學生玩一玩猜聲音的小游戲,以此作為課堂的導入。具體地,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大自然中不同的聲音,然后讓學生猜一猜是什么事物發出來的。對于這樣的游戲,小學生十分感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給猜對的學生一定的鼓勵,從而促使更多學生參與其中。之后,教師可以再問一問學生:為什么不同的事物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聲音究竟是怎么產生的?通過問題來促使學生思考。這樣就順利引出新課,并且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又如,在教學“天然材料與人造材料”的時候,教師還可以結合一定的實物進行導入,將一些材料帶到課堂上,讓學生進行觀察、區別。這樣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參與熱情。可以說,教師在導入部分應該切實結合小學生的興趣特點,利用多種方式進行導入,提高這部分的有效性。
二、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有效作用
相較于其他的學科,小學科學涉及的知識范圍更加廣闊,并且其中的一些現象也和生活的聯系更為緊密,同時也會涉及到一些實驗過程。對此,教師為了促使學生更好地了解知識,就需要考慮到多媒體的運用,將一些生活現象的發展過程、本質等以更加直觀生動的方式展現給學生,促使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可以說,多媒體可以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而且,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多數教室中也配備了多媒體,所以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有效作用。這也就要求教師應該充分提高自身的多媒體技術運用能力,能夠有效結合教學內容的需要,在適當的時機運用多媒體。
例如,在教學“植物的一生”這節課的時候,教師讓學生實際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是不現實的,因為這一過程必然會需要一定的時間,難以促使學生連續地看待植物的生長過程。這對于學生的理解是非常不利的。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植物的生長視頻,運用多媒體將這一過程動態化的展示出來,這樣就能夠促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又如,在教學“聲音的傳播”時,因為聲音是看不見的,所以學生在理解方面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問題。對此,教師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將聲音變得“可觀”,讓學生可以看到聲音的傳播,從而更好地理解知識。由此可見,多媒體在科學學科的教學中可以發揮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師要加強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對此,教師也要充分提高自身的多媒體運用能力,為學生設計更為直觀、生動的課件。
三、提高教學評價的科學性
目前小學科學學科中的評價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在小學科學課堂中,教師必須要仔細地觀察學生的學習動向,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指導,促使學生在小學科學課堂中展現自己,并通過自主探究來完成學習任務。這樣一來提高了科學課堂教學效率,二來完成了課程改革對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提出的要求,保證學生通過科學課堂能夠發展自身的核心素養,為今后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基礎。
例如,在評價方面,科學教師不能僅僅只依靠學生最后的期末成績,還要對于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評價,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具體來說,學生在課堂上是否積極發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可以和他人合作,學生對于科學的探究態度是不是積極,等等,都應該成為教師評價學生的標準。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看待自己的學習過程,而過程造就結果,只有將過程做好了,才可獲得更好的結果。因此,教師應該充分發揮過程性評價的重要作用,促使學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反饋。
科學是小學階段的一門不容忽視的重要學科,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教師要在教育教學中不斷思考提高科學學科教學有效性的方式方法,讓學生可以形成一定的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張建新.核心素養下農村小學科學趣味課堂的探究[J].文理導航(中旬),2021(01):89-91.
[2]吳慧慧.淺談小學科學課評價現狀及構建新評價體系策略[J].考試周刊,2021(01):23-24.
江蘇省無錫市 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實驗學校 朱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