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寧,薛麗紅,劉玉萍
(石家莊工商職業學院,河北石家莊 050091)
飼料添加劑是現代飼料工業使用的重要原料之一,雖然在飼料中的用量很少,但發揮顯著作用。飼料添加劑能提高動物生產性能,強化基礎飼料的營養價值,對改善畜產品品質有明顯作用。飼料中往往缺乏某些微量營養物質,容易影響畜禽生長發育,如出現營養代謝障礙、營養缺乏癥等。使用飼料添加劑可以提升飼料利用率,改進飼糧營養價值。添加飼料添加劑可以提高飼料適口性,有利于畜禽采食,促進畜禽生長發育,獲得良好的飼養效果。飼料添加劑能改善飼料加工性能,一些飼料保藏劑的使用有利于防止飼料養分損失。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畜產品質量也有更高的要求。飼料添加劑可以改善畜產品品質,外觀色澤等,提高經濟效益。飼料添加劑能充分利用飼料資源,完善飼糧營養價值,降低配合飼料的成本。
飼料產業與養殖業密切相關,飼料安全是食物安全的重要環節,飼料添加劑可以提高肉料比,促進畜禽消化吸收,提供更加均衡的營養。我國設有國家標準,規范飼料添加劑的使用。隨著時代的發展,環境的變化,對飼料行業的添加劑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在過去幾十年中,抗生素應用廣泛,其可限制病原微生物的傳播,減少畜禽養殖疾病。但使用抗生素可導致多種耐藥性,尤其是抗生素濫用問題嚴重,造成耐藥菌危機。畜禽產品體內積蓄殘留抗生素,影響食品安全,導致嚴重的公共衛生隱患。1999年歐盟提出禁止在飼料中添加使用多種抗生素。2006年對抗生素生長促進劑全面禁用。我國也逐漸出臺相關法規政策,改善抗生素使用問題。如2016年禁用硫酸粘菌素。目前,礦物質、微量元素、維生素在飼料生產中使用較多(周玉姣等,2019)。總體上,添加劑在飼料生產中的成本大約占1%,所占的份額很小,使用劑量很少,但單價比較高。礦物質大約每千克3~4元。維生素類大約每千克55~60元。微量元素大約每千克12元。
飼料產業目前的生產技術有限,仍屬于資源密集型產業。飼料生產最主要的投入之一是原料。飼料企業在成本中需要投入固定成本,如廠房、機器設備等。同時,也需要投入勞動力、原料等,這些是可變成本(李文剛等,2020)。隨著技術水平的提升,勞動力在總成本中的比例逐漸下降。如一個飼料企業一年的加工能力是5萬t飼料,大約需要幾十個生產工人即可。雖然目前單位勞動力成本不斷增加,但總成本中工資支出的比例依然不高。飼料企業領導者大部分認為,原料是飼料行業最主要的成本。原料成本在飼料總成本中大約可占90%。
根據市場情況測算,每噸兔飼料原料成本為2600元,人工及其支出為450元。市場售價為3200元,減去原料、人工等成本,每噸飼料的利潤為150元。利潤所占價格比例不到5%。原料成本占價格比例大約為81%。兔飼料與豬雞等飼料相比具有更加多樣的原料成分。兔飼料中常用的原料包括麥麩、豆粕、玉米、苜蓿草等。飼料企業使用苜蓿草的比例為20%以上,是原料中比例最高的。部分飼料生產企業在兔飼料生產中會使用豆秸稈、花生秧等,用以降低成本。受當地資源的影響,部分飼料企業使用苜蓿草可達到30%。使用豆粕的比例大約是10%。使用麥麩的比例大約是15%。玉米比例為15%~20%。飼料企業臨近玉米產地或處于玉米產地會使用較高比例的玉米原料。若供應出口兔肉企業,有更加嚴格的品質管控,對飼料生產要求更高,需要謹慎選擇原料。如不能使用花生秧等,并且要嚴格控制農藥殘留。
分析飼料企業的成本收益,企業以追求盈利為目的,降低成本是擴大利潤的重要手段。企業為節省成本,理論上可以調整飼料配方(張森和,2019)。根據市場原料價格的變動情況選擇最佳效益、最具經濟性的原料。但具體各項原料占比在行業內部屬于企業機密信息。因此,在原料價格不斷變化的環境下,研究人員也無法了解飼料配方調整后對成本變動的影響。飼料企業認為,飼料價格可以體現原料的成本。飼料企業往往根據成本變化進行報價,以達到自身利潤。波動較大的原料價格也會使飼料企業對成本更加關注。不管原料價格是在低位運行或者在高位運行,對飼料企業來說都可以接受。高價位的玉米等主要原料也可以接受。飼料企業更加關注的是原料價格的大幅度波動(吳林海等,2019)。市場原料價格頻繁波動容易使周轉費用、庫存成本增加,從而使運營成本隨之增加,影響企業收益。

表1 2019年2月11日國內飼料原料波動情況 元/t

表2 2019年2月14日國內飼料原料波動情況 元/t
近年來,飼料企業的利潤波動比較大,相比其他大宗飼料,兔飼料行業的利潤略高。在利潤最高時期,飼料企業每噸飼料利潤可以達300元。利潤最低時每噸飼料利潤為40~50元。受內外環境影響,近年來,一些飼料企業出現利潤走低趨勢。大部分飼料企業的利潤存在一定的波動。如下圖,大北農企業、海大集團、新希望、禾豐牧業凈利率均處于波動,尤其是新希望企業2013年前波動最大,隨后波動幅度減少。大北農企業的凈利率近年來一直處于波動中。
原料采購是影響飼料企業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飼料企業雖然位于糧食主產省份,但由于采購地分散,影響采購成本。如四川飼料企業,從小麥主產區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區獲得麥麩;從西北地區獲得苜蓿草、玉米;豆粕采用進口原料。影響成本的因素眾多,并且運輸中存在風險(高麗娟,2019)。山東本地的飼料企業大部分原料可以從省內采購。東北玉米也可以就近獲取。飼料企業的銷售區域也會由于運輸成本的變化發生改變。同時,飼料企業表示,運輸成本也出現明顯增加。四川飼料企業受汽運限超限載的影響,降低運輸能力,提高了運輸成本。過去可以運輸到300 km內的運輸費用,現在只能運輸100 km內。山東的飼料企業過去向福建、浙江等地運輸飼料產品,運費每噸需300~350元。新政策實施后,運費上漲到每噸500~550元。有的飼料企業產能產量相對較大,受到運輸成本的限制,改變了銷售區域,過去可以在省外,考慮到成本,目前只能在省內銷售產品。原料運輸也體現了物流成本。山東飼料企業采購東北玉米,物流成本每噸上升大約200元。現代人們對生態環境保護問題越來越關注,環保意識逐漸提升,飼料企業的粉塵限制、環境控制、排放限制等受相關規范和標準限制。為符合環保政策,飼料企業需要提供資本和技術投入,也會使成本相應增加。
考慮飼料行業的需求特征及上下游供給,分析飼料企業的成本收益情況。飼料企業的原料供給上游主要的糧食作物是玉米。國家相關政策對玉米有明顯影響。相比黃淮海地區,東北地區實行臨時收儲政策時,玉米價格相對更高。因此,山東等地的玉米會向東北地區大量進入,本地玉米供給減少。東北地區不實行臨時收儲政策時玉米價格較低,會向價格較高的地區流入。國內或國際市場的供求對麥麩、豆粕等原料有決定性影響。國家政策對豆粕、麥麩等的影響相對較小(劉學良等,2019)。養殖是飼料行業的下游,近年來由于國外進口產品的沖擊,以及國內肉類價格的波動,導致對飼料需求產生直接影響。以兔養殖為例,兔養殖不斷向規?;l展,大幅提高了全價料的需求。
我國飼料企業眾多,尤其是中小飼料企業有很多,飼料行業的技術門檻相對較低,飼料企業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我國傳統粗放型增長的方式容易導致產能過剩問題。飼料行業也面臨這一問題,供過于求越來越突出。山東省內有大約將近2000家飼料企業,普遍存在開工不足的問題。
基于飼料行業獨特的上下游供求關系,原料價格波動對飼料企業的影響在所難免。原料價格會導致飼料銷售價格增加,影響銷售數量,從而影響利潤。因此,成本變化全部向消費者轉嫁很難實現,除了完全壟斷的企業。當前我國已轉入買方市場,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出現很多替代性產品,為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一部分原料上漲的成本需要飼料企業自行消化,也會導致單位利潤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