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穎
摘要: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組織在提出全面預算目標之后,各部門就要根據全面預算目標要求和本組織的實際情況,創新財務戰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做好全面預算工作,確保預算結果的準確性,與此同時,應不斷完善財務預算管理方案以及控制財務風險。不可忽視的是,當前部分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依然存在各種問題,主要問題包括預算基礎管理體系須待完善,預算信息管理系統缺乏健全性,未實現戰略預算管理和經營管理的有機融合。本文將在簡述這三種問題的基礎上綜合探討解決措施,希望能為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企業 ?全面預算管理 ?問題 ?解決措施
做好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必須對企業全面預算目標進行科學分解,著重優化企業戰略預算管理策略,改進和創新公司戰略預算管理流程,充分借助信息技術實現戰略預算管理信息化,構建完善的戰略預算管理系統,結合市場信息和組織內在條件,制定信息化戰略預算管理方案。
一、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問題
(一)預算基礎管理體系須待完善
據調查了解,當前有部分企業預算基礎管理體系并不完善,這一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業務部門的信息化水平偏低,各崗位人員的工作量很大,對于全面預算基礎作業不是非常重視,預算管理手段須待優化,控制方法缺乏科學性,這樣必然導致預算管理控制體系薄弱;第二,全面預算管理目標并未充分體現對預算管理戰略的指導意義,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財務報表無法全面反映預算的真實情況;第三,財務預算管理系統并未保持與本公司在產品研發、原料采購、生產加工和產品銷售等日常基礎管理工作的系統性、連續性,這必然會削弱成本控制力度,影響企業財務效益的持續增長。
(二)預算信息管理系統缺乏健全性
部分企業組織內部預算信息管理系統并不健全,各子系統未進行有機融合,導致財務預算信息和業務管理信息難以在第一時間內實現共享與交流,財務管理人員也很難迅速制定全面預算方案與可行的預算目標。
(三)未實現戰略預算管理和經營管理的有機融合
當前有不少企業內部戰略預算管理系統和經營管理工作并未進行有機整合,這一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不同層次(即高層、中層與基層)的預算工作人員職業技能與素養各有差異,這必然會影響他們的預算管理能力和業務處理水平,他們在日常工作中很難實現戰略預算管理和經營業務管理的有機融合;另一方面,不少企業每一年所生產和銷售的產品種類與數量不盡相同,這就會給實現戰略預算管理工作和經營業務管理的有機整合帶來不容小覷的難度。
二、解決措施
(一)完善預算基礎管理體系
做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必須注重完善預算基礎管理體系,不斷改進和創新企業預算管理流程,對企業全面預算目標進行分解,依次做好三項工作:第一,將利潤目標分解為企業利潤預算和各部門費用之間的和,簡而言之,企業利潤由各部門利潤之和減去部門費用后形成,因此,企業整體利潤目標要由各部門利潤和費用來分擔,然而在分解各部門利潤和費用時,要注意各部門經營狀況和控制費用的潛力,確保所分解目標的可行性;第二,將業務目標按職能分解到相應各部門,需要注意的是,業務目標具有不同的職能屬性,因此,應按職能屬性分配業務目標,比如營銷目標由營銷部門來完成,生產目標則由生產部門完成,財務目標由財務部門完成;第三,將資產規模目標分解到各部門,資產規模的發展主要是各部門生產經營規模的發展,因此,資產規模的發展可直接歸結到各部門,企業總部可根據預算年度各部門生產經營需要分解資產規模目標到各部門。其次,企業應注重細分全面預算管理層次,從整體結構來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分為以下四個層次:
第一,經營預算。該預算模式又名“法人預算”,其指導思想為“可持續發展理念”和“價值最大化理念”。企業各法人主體須依法做好經營預算管理工作,一般情況下,只要公司具備獨立的法人資格,就會制定與本組織經營理念相符的預算目標。
第二,業務預算。該預算模式的基礎是企業的對標分析結果,企業會根據本組織的年度經營計劃與中長期財務戰略目標以及各業務的分類特征,制定年度預算目標,確保企業所有預算組織均能按照相關業務預算管理要求做好預算管理工作,實現預算目標。
第三,責任預算。該預算模式特指以獨立預算單位為責任主體,然后,立足于既定預算目標,對不同的收入與成本支出費用進行分解與落實,從而全面執行責任預算管理制度。
第四,作業預算。該模式主要是通過制定詳細的預算執行作業方案,與此同時,科學指導企業內部實際運營的各預算組織以及控制節點運營方案,最終使預算能落實于業務活動。
(二)健全預算信息管理系統
在21世紀的信息時代,必須充分借助信息技術健全預算信息管理系統,制定科學的戰略預算管理方案,努力實現戰略預算管理信息化,構建完善的戰略預算管理系統,結合市場信息和內在條件,規范預算管理工作流程。同時,在戰略預算信息化管理方案的制定過程中,須把握好三大要點:第一,借助信息技術集中內部資源,優先考慮完上級分配的預算目標。各部門在制定戰略預算管理方案時,應確定上級所分配的預算目標對本部門的要求,然后,根據本部門的資源情況,集中資源用于完成上級分配的目標。與此同時,要堅持收益大于成本的原則安排各項業務,然后,編制本單位的財務預算(收入/費用和現金預算),以便財務部門匯總;第二,借助信息網絡技術組建預算執行子系統和財務信息反饋子系統,確保這兩種子系統的兼容性,這樣能夠及時了解預算工作的執行狀況;第三,在編制財務預算的過程中,要與其他相關部門協調,確保財務預算信息的共享性。目前,各部門的財務活動相互關聯,因此,各部門在安排財務預算活動時,要兼顧其他部門財務活動安排規模,確保本企業各部門的財務活動能夠互相支持。此外,各部門在編制本組織的財務預算方案時,應考慮其他部門的業務安排,比如財務部門應及時了解采購部門的采購計劃以準確預算采購資金,或者了解營銷部門的銷售利潤等,確保總戰略預算管理方案能夠得到其他部門預算的支持。
(三)實現戰略預算管理和經營管理的有機融合
實現戰略預算管理和企業經營管理的有機融合,必須創新戰略預算管理模式,改進預算管理工作流程,拓展經營業務范圍,促進戰略預算管理內容和經營業務活動的有機融合,實現兩者的融會貫通。其次,應著重完善戰略預算管理業務配置方案,客觀評估本企業的預算管理體系,構建科學可行的預算管理模型,將產品銷售預算、生產成本預算、采購資金預算、流動資金預算和投資預算以及產品運輸成本預算納入模型參數中。而且,要準確界定戰略預算業務維度。采用不同銷售渠道將同一型號的產品賣給不同地方的客戶,認真審核各業務單元的收款,采用正確的結算方式準確核算財務收益。與此同時,要針對不同銷售領域制定適宜的戰略預算業務維度,細化公司年度預算、月度滾動、利潤分解等模塊。再次,在制定全面預算目標時,要從企業發展戰略確定本預算年度預應完成的目標,這是因為預算是企業實現戰略規劃的步驟安排,只有各個年度按戰略規劃安排確定預算,才能保證戰略整體的實現。從企業各部門角度來看,預算要服從總體發展需求,全面預算目標的戰略性只能有公司總部提出,再向各部門傳達,從而確保企業整體戰略的實現。另外,應注重健全戰略預算管理組織結構。一般來講,完整的戰略預算管理組織結構主要是由戰略預算管理委員會、戰略預算管理辦公室和各事業部共同組成。其中,戰略預算管理委員會,能夠對戰略預算目標進行準確定位,判斷該目標的合理與否,對戰略預算組織結構進行完善,詳細審核戰略預算管理流程,審查財務風險防范方案進行批準,科學調整戰略預算管理體系。戰略預算管理辦公室能夠輔助本組織編制戰略預算方案,對初步制定的戰略預算方案進行報批與全面評審。同時,能夠全面實施預算方案,加強預算管理執行力度,對預算方案執行過程中所出現的偏差予以科學分析和糾正。各事業部的職責是全面構建本事業部預算管理體系,確保該體系的可行性,做好預算編制工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做好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提升企業預算效益,必須著重完善預算基礎管理體系,健全預算信息管理系統,大力創新戰略預算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吳春,李艷.財務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與控制方法[J].現代經濟信息,2017(24):236.
[2]張玉石 .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和實施預算管理問題的探討 [J].商場現代化,2017(24):140-141.
[3]李家瑋 .如何解決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困境 [J].財會學習,2018(25):77.
作者單位:吉林農投糧食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