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翼帆
提起華為,相信大家不僅僅是知道,對它的一些事也能說得頭頭是道。在更多的人看來,華為的所作所為近乎瘋狂,它既敢想,也敢做,還合乎情理,這應該就是華為最大的魅力所在。
華為公司顧問田濤先生的《理念·制度·人》和《我們為什么要做企業家》兩本書,就系統、多角度地介紹了華為的成長路徑。關于組織,他提出這樣一個公式:活力 = 資源 ×(空間 / 時間)2。活力是組織的靈魂,個體活力之和構成組織活力。華為同樣如此,它正是將個人活力充分地激發與發揮,才奠定了華為今天的成功。對華為的崛起,田濤先生將其歸結為兩大關鍵因素:文化力量和制度創新。
在《理念·制度·人》一書的結尾,最后的附錄讓人感到驚訝,這種驚訝感,除了因為內容,更多的是驚訝華為人的文化培養與滲透竟然細致到了如此地步,它甚至具體到內部推薦華為員工閱讀和觀看的書籍及影視作品。
當然,大家最熟悉的,還是華為對英雄主義的塑造。書中提及,華為有位高管是這樣講的:“老板一直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老英雄,我愿意追隨他。假使哪一天老板變了,我也改變不了他,我只能選擇離開他,離開華為……”任正非,就是華為這個組織的靈感和靈魂的存在,是華為人的價值導向。

人要有正向的價值觀,企業同樣。“一個健康的組織,必須有自己的組織理念,即價值觀,它會體現在一個組織運營的方方面面。”在華為顧問田濤看來,“從組織發生、發育、成長、成熟的過程看,往往是先有人、人生事、人因事而造理念、造制度,進而理念牽引制度、牽引人,人又進一步修補、優化理念與制度,直到達到某一個最佳臨界點——健康的理念、良性的制度、在秩序的根基上富有活力的一群人,三者相輔相成。這是一個健康組織的理想狀態,可它卻近乎于一種烏托邦。”華為也在做著自己的答卷。
一個健康組織的理想狀態可能有千千萬萬,但最不能缺的就是一個領導人。老話講:“兵慫慫一個,將熊熊一窩。”可見,一名優秀的、卓有遠見的領導人對于一家企業來說是多么的重要。這也是《我們為什么要做企業家》首先要表達的,書中田濤先生就談到了對生意人和企業家的認識。
首先,做生意是謀生的工具;其次,它是權利表達的另一種形態,滿足了人的掌控欲望;最后,它也是人生舞臺的道具。
那企業家應該具備的特質呢?一是發現發明的能力;二是推行大眾化的本能;三是顛覆者與盜火者的雙面一體;四是觀念的純粹性與職業的純粹性。
關于生意人和企業家的描述,田濤先生并沒有因為要抬高企業家,而在言語上刻意貶低生意人。生意,其實也是一種工作,都是謀生的手段而已。而任正非作為企業家的成功,也是無數華為人的成功,是無數個精神標桿人物的凝聚的表現,所以華為得到了更多的尊重,華為精神也被更多企業、個人學習。

早在2011年,執掌華為手機業務的余承東就曾在微博上連續發布了兩條信息,而這在當時甚至被稱為“天方夜譚”:“從明年(2012年)開始,大家將逐步看到智能手機行業的巨大變化,產品競爭力的規格將被重寫……明年我們將發布一系列手機產品,不出意外,將真正實現逐步超越國外領先競爭對手的目標……”
今天,當我們在異國他鄉看到華為的標志,就有如行走在唐人街的親切感。這種親切感,是作為一名中國公民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也是每一位企業家進行自我激勵的責任感,是作為一名企業家的真正魅力所在。這里的企業家,并非狹隘意義上的企業領軍人物,而是每位員工、每個小單元的負責人,都應該具有的。由這樣的成員組建的企業團隊,才更能適應新時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