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亞楠
實體行業的明燈,“直播四哥”羅永浩走到哪里都是自帶話題,前幾天在《脫口秀大會》主動調侃自己6個億的債務已經還了4個億,預計未來一年差不多還完,說不定還會拍個紀錄片《真還傳》來紀念這段經歷。
說者無心,聽著有意。吃瓜群眾的感慨很一致:直播帶貨這么賺錢,直播不到5個月的老羅還了4個億。
羅永浩趕緊出來回復,直播雖然是風口,但也沒那么夸張。這已還的4個億其實還了將近兩年,其中包括賣掉手機團隊和相關知識產權的1.8億,還有另外2億一部分是直播電商賺到的,一部分是參與另一家公司賺的錢。
細細盤算一下,姑且按老羅直播5個月賺了1億來算,那每個月也賺到2000萬,如果排除抖音簽約老羅支付的6000萬,一月也將賺約1000萬元。對于大部分中小型企業來說,已經唯有羨慕才可以表達,我等平平之輩不禁還是想感慨:直播真的挺賺錢的!

為了輔助這個觀點的真實性,我打開了收藏夾,記得在直播剛剛開始爆火之際,曾經想投身于直播事業的我收集了一些案例進行自我鼓勵。
雖然與直播界現在位居第四位的羅老師不能相提并論,但有些人確實通過直播帶貨改變了原本的人生軌跡。
@唄唄兔_是在抖音上火起來的一位網紅,雖然在微博時代也小有名氣,但商業價值并沒有十分凸顯。唄唄兔在風口時期先是依靠發布美妝護膚視頻聚攏人氣,火候到了才開始帶貨,帶貨成績也是逐漸提升。今年3月8日電商達人銷量榜第3名,1天直播銷量5萬單,銷售額126.5萬元,近7天直播銷量8.7萬單,銷售額1276.4萬元。
網紅@夢大是一位“95后”,小有人氣,嘗試用抖音帶貨后一個月直播帶貨100萬元,純利潤超過10萬元。這樣的案例不僅在中國,9歲美國男孩Ryan Kaji從4歲起就擁有了自己的YouTube頻道并一舉成名。他的視頻總點擊量超350億次,這也讓他成為了2018年YouTube上收入最高的明星,據《福布斯》統計,其收入為2200萬美元。
如果這些案例都離我們有些遠,那我也有一些真實的發生在身邊的故事。小編的朋友優優在大學時期就開始了創業之路,自己經營一家實體服裝店效益一般,也跟著拍拍網、淘寶網這樣的電商平臺興起進行過陣地轉移,都沒有太大的風浪。在直播興起的初期果斷跟上風口,在服裝行業聚集區的廣州工廠還沒反應過來時入駐,幫廠家直播帶貨。賺到多少錢不好說,反正去年她買下了兩家工廠,開始在自己廠里做直播。
還有我的另一個朋友彭彭,他自己經營一家小型財務公司,疫情前入不敷出,決定關了公司,疫情暴發后一度慶幸自己的決定下得早,不然現在可能喝西北風都無門。疫情期間在家的他想找找新的出路,發現自己別無所長,除了廚藝還拿得出手,于是每天很自律地上傳各種做飯視頻,后來開始逐漸接到一些餐具、調料品品牌的“恰飯”,現在也算是小康狀態了。

說這些,并不是想說直播有多好,讓我們奮不顧身地放下眼前的一切開始做直播奔小康。彭彭和優優不是因為想去做網紅而成功,而是都是在對自身的優勢和資源上進行整合,利用直播這個手段對現狀進行了迭代。
之前,大學生一站式求職網申平臺“梧桐果”面向全國10萬名應屆大學生發布問卷,整理了《2019畢業生求職意向調查報告》,報告談及直播、網紅、新媒體運營、網游陪練等新興職業備受追捧。與競相擁入的網紅市場相比,互聯網整體的就業、創業狀況就略顯消沉。
換個角度考慮,這兩年興起的直播行業和早些年興起的互聯網行業都是階段性新產物,最終都會成為常用工具,我們應該用學習技能的心態去對待。其實,如今在鏡頭前做直播的網紅們,和在辦公室敲字的我們以及30年前在工廠踩縫紉機的媽媽們,本質上并沒有太大區別,我們都在使用各自時代的工具,和30年前不同的是,愛做夢的人多了起來,但不是人人都像羅永浩那樣具備南孚電池的“巨能還”(聚能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