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生低年級口語交際教學中,應以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發展為目的。針對當前口語交際教學的現狀,從“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觀察圖畫,自主交際”“鏈接生活,重視體驗”“學會交流,合作學習”四個方面展開分析,
以提高口語交際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口語交際;教學;實效
一線課堂上,教師常常會發現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越來越不愿意表達的現象。通過調查發現主要原因是:近年來,由于受應試教育諸多因素的影響,部分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只重視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對于口語交際教學,經常當作寫話或習作教學附屬的一部分,沒有設計專門的系列,安排專門的課時來訓練。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會被老師在寫話或習作之前一帶而過。對口語交際教學片面性的認識,造成了部分教師對口語交際的教學忽視。課堂上,經常出現教師一言談的現象,特別是低年級,學生之間少量的交際,也是流于形式。學生也無興趣學習,學習效果差。這不僅影響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形成,也會影響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形成。進而直接影響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其實,口語交際是鏈接閱讀教學和習作表達的橋梁。只有構建合理的口語交際教學體系,引導學生將閱讀教學中積累、學習到的語言,轉化為輸出能力,為習作表達奠定基礎。另外,忽視口語交際教學,也將影響學生今后在社會實踐中與人文明地進行溝通和社會交往的基本能力。綜上所述,培養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現代社會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是每個人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重視口語交際教學,從低年級抓起。課堂上,提高口語交際教學的實效性顯得尤為重要。
一、 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進行學習。要讓小學生學好口語交際,教師應千方百計地創設各種生動、有趣的交際環境,營造輕松的交際氣氛。讓學生產生強烈的交流欲望,打開說話匣子,敢于交流,樂于交流。教學《用多大的聲音》,課一開始,教師設計了新穎有趣的游戲。這個游戲的名字叫“我說你做”。游戲的規則是學生要認真看著發指令的人,聽指令行動。然后教師示范發指令:“摸摸你的腦袋,捏捏你的小臉。”接著讓學生學著老師這樣也給大家發個指令。學生很感興趣,爭先恐后發指令。最后老師故意小聲發指令,學生跟不上指令。教師相機小結:在課堂上發言時聲音的大小很重要,這節課就來學習一節跟聲音有關的口語交際課。什么叫口語交際呢?其實很簡單,就是說話不僅要會說,還要會聽。學生興趣被調動起來了,自然對這節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口語交際中,教師通過創設情境,引出交際話題。情境直接影響著學生表達的欲望,交際的熱情。教師努力創設民主、平等,輕松、愉快的課堂情境,讓學生得到情感滋潤,打開心扉,熱情交際。在情境中引發學生對交際話題的思考,不斷地設法激發學生交際興趣,讓學生愿說、愛說、敢說、會說。
二、 觀察圖畫,自主交際
活動是口語交際的重要載體和途徑。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活動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發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各種活動的情境。讓他們自主交際評價,比單純的聽說訓練更有效。部編版教材口語交際,不少都配有插圖。插圖,直觀形象,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容易吸引學生注意力。并根據插圖創設語言環境,引導學生開展自主交際活動,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教學中,教師課件出示國慶節情境圖。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圖上畫的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看懂圖片內容,可以用一兩句話說一說。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適時歸納,國慶節快要到了,學校要舉行“迎國慶兒歌誦讀會”,班里要推薦一首兒歌,誦讀的要求是“聲音響亮,讓每個人都聽得清楚”。然后,教師鼓勵學生,大聲地將幼兒園時讀過的最喜歡的兒歌讀給同桌聽聽。如果覺得你同桌讀得好就給他(她)豎起大拇指。教師巡視指導,表揚讀的時候很大聲,聽的同學也很認真,還會對同學做出評價的同桌。同時,指出這樣的互動就是口語交際。接著指名學生上臺把兒歌讀給大家聽聽。臺下的學生當小評委,聽聽誰能按要求做到聲音響亮,讓每個人聽得清楚。臺上的學生表演完了,請臺下的小評委來評一評誰讀得更好些,為什么?教師適時小結:在臺上誦讀時聲音一定要響亮,這樣別人才聽得清楚。
生活中,除了在臺上誦讀時要大聲,還有在什么情況下說話要大聲呢?學生紛紛舉手,暢所欲言。在臺上領讀的時候;報數的時候;上臺講故事的時候;回答問題的時候;遇到危險時要大聲喊……隨著教學活動的深入,學生的思維也不斷地發展,對什么情況下說話大聲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自主交際的活動中,學生明白了面向大眾應該大聲說,讓大家聽得見。
那么,什么情況下說話應該小聲呢?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第二幅圖,說一說圖上畫了什么。學生通過觀察,紛紛回答:一個同學撿到一塊橡皮,跑進辦公室交給老師。然后教師鼓勵學生展開想象,這位同學和老師說了些什么。為了避免打擾到其他老師辦公,在老師辦公室該用多大的聲音。接著可以同桌模擬練習,面向全班模擬表演,集體評價。
三、 鏈接生活,重視體驗
日常生活是口語交際的形成和發展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不斷地認識、體驗、感悟,在交際中才有話可說。在進行口語交際中,內容和形式的選擇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交流。語文課程以兒童生活為基礎,但并不是兒童生活的簡單翻版,而是選擇經過生活錘煉的有意義的教育內容。教師要善于借助生活情境,讓學生學會口語交際,并對他們生活進行引導,學會怎樣做人。
《用多大的聲音》選取以去圖書室看書為例。課堂中,教師激勵學生誰能告訴老師到圖書室要注意些什么?學生紛紛表示,圖書室是大家看書的地方一定要保持安靜。接著讓學生模擬圖書室情境,每個小朋友的抽屜里都有一本故事書,趕緊拿出來,看看哪個小朋友能做到安安靜靜的看書。教師巡視,表揚安靜讀書的小組。正當學生聚精會神的看書時,教師戴面具扮演“光頭強”:我是光頭強,大家都說我沒文化,今天我要到圖書室去看看書,長長知識。誒,這里有個空位,喂喂喂(拍桌子),這里有人坐嗎?
學生看到“光頭強”來到圖書室這樣大聲嚷嚷,大家趕緊把書放進抽屜,一起來勸勸“光頭強”。
在大家的幫助下,“光頭強”改正了錯誤。(出示課件)現在的“光頭強”也想和大家一樣安安靜靜地坐在位置上看書了,這里有個空位,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問呢?指名回答并上臺表演。臺下的學生評價,“光頭強”這樣做對嗎?通過評價,學生明白了
“光頭強”做得對,不僅小聲而且非常懂禮貌。大家可以學著“光頭強”這樣跟你的同桌之間演一演找位置,注意在問話時一定要小聲,不打擾別人。通過表演,學生體會到在圖書室時都能做到安靜看書,小聲說話,不影響別人,都是講文明的好學生。那么除了在圖書室,還有在哪些地方說話要小聲呢?學生各抒己見:電影院、公交車、醫院、餐廳,別人在休息的時候……
最后教師小結:剛才你們說到的電影院,醫院呀都是公共場所,要做到小聲說話,不打擾別人。有些公共場所還有標志提示,在生活中如果有看到這樣的標志一定要做到安靜,有需要時也要小聲說話,做個文明的孩子。
通過選擇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讓學生體驗,學會怎樣進行交際。并鼓勵學生大膽實踐,將課內學到的交際方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成為文明的社會小公民。
四、 學會交流,合作學習
新理念下的課堂上教學,重視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那么,合作學習如何在口語交際課堂上落實?筆者在教學中進行了實踐。在合作學習之前,教師要做一個真誠的引導者。對合作學習中如何發言、如何傾聽、如何評價都給予必要的提示。如,發言時眼睛看著對方,聲音要響亮清晰,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說,大膽表達;聽時注意力集中,能正確且適時地回答別人的提問;評價多以肯定激勵為主。課堂上,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合作學習,共同提高。教師在教學中反復實踐,適時予以點撥,有時還參與學生的小組討論。以親切平等的態度,求助互助的語氣去參與討論、參與探究、參與評價,使學生無距離感,更樂意交流,逐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在合作學習時,教師讓學生按自己的興趣分成若干個小組,分組情況:看望病人組、游樂場組、啦啦隊組、電影院組、老師辦公室組、打電話組。課中,教師首先讓他們組內交流,小組內模擬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個別代表聲音偏小,教師順勢予以提醒代表小組發言時,聲音應該大一些,讓大家都能聽得見;小組討論時,有的學生很興奮,一直大聲搶著說。教師適時予以導行:小組討論時,把聲音降低到最小,小組成員聽得見就可以了。接著每一組派一代表上臺表演。其他同學通過評價,感悟出在不同的場所需要不同的音量。這既是對本課內容的拓展延伸,更是在實踐演練中體驗。教師還可以利用手機拍攝視頻的功能,拍攝日常生活中的交際場景,進行視頻截取和播放,呈現各種交際場景中人們說話交談的情境,讓學生觀看、感知,發表見解。通過合作交流,舉一反三,學生能根據交際的對象和場合來判斷什么時候應該大聲說,什么時候應該小聲說。該小聲說話時卻大聲說話是不合適的,會影響別人,是不文明的表現。這樣學生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逐步養成文明的交際習慣。
綜上所述,口語交際課堂是一個特定的空間,教師必須合理地使用教材,創設寬松、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利用插圖,引導學生觀察想象,開展表演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交際的本領。并鼓勵學生主動去關注生活,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學會交流,合作學習,學以致用,讓口語交際能力再次得到鍛煉和提高,從而有效地落實口語交際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安玫.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芻議[J].教學與管理,2018(21).
[2]張光華.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之我見[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7(4).
[3]顧華紅.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教學初探[D].蘇州:蘇州大學,2009.
作者簡介:劉喜娟,福建省寧德市,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第二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