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基于分析民間傳統文化的小學美術教學,首先分析出民間傳統文化的小學美術教學的必要性,不僅是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傳承途徑,還有助于教師為學生開發出優質的民間美術資源。其次分析出當前美術教學主要存在教學資源的散亂;教學模式的單一;教師素質不合格三個問題,并且通過創設藝術情境,領略文化意蘊;挖掘文化元素,感受文化魅力;開展實踐活動,深刻感悟文化三種途徑,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的同時,深刻感悟民間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意蘊,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藝術眼界和文化視野,增強學生的美術素養和文化修養。
關鍵詞:民間傳統文化;美術教學;文化魅力;教學策略
一、 引言
在當前的小學美術教學中,更加注重民間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由于美術承載了民族傳統文化的特性,蘊藏著豐富的人文素養和文化內涵,對學生的民族文化意識和創造力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美術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將具體的教學內容與民間傳統文化充分地融合,讓學生在進一步理解美術知識和藝術形式的同時,增強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水平,促使學生更為全面地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意蘊,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充實了美術教學的內容,為高質量的美術教學創造有利的條件。
二、 民間傳統文化的小學美術教學的必要性
對于民間傳統文化來說,其中的一些民間美術和民俗文化,都屬于對原始藝術的延伸,其純真且質樸的藝術審美形式,豐富著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引入民間傳統文化,不僅是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傳承途徑,還有助于教師為學生開發出優質的民間美術資源。
首先,很多民間的美術作品,其內在形式和外在形象,都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其多種多樣的表達形式和造型、色彩及結構,都彰顯出中國元素的特色,蘊含著傳統的文化思想。尤其是某些具有地域性的紋飾、圖騰等等,都充滿著濃郁的傳統文化。并且,民間的美術中,一些形象都代表著象征意義,比如牡丹有花開富貴的寓意;魚或者蓮花有對美好生活的寄托和期許寓意等等。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可以展現出不同地域的生活習慣和民俗文化。其次,對于同一個創作的對象,但是不同地區的民間藝人,就會采取不同的手法,創造出屬于本地區風格的作品,比如南方的剪紙,比較講究線條,其構圖十分復雜,而北方的剪紙,則簡潔且率性,從而當學生對這些民間的美術作品進行欣賞時,可以感受到民間美術的多元化,有利于學生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三、 民間傳統文化的小學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資源的散亂
我國的民間傳統文化之中,蘊含著深厚的藝術底蘊。可以說在人類的文明史上,早期都是用簡單的圖案進行一些事物和行為的記載,這足以體現美術的形象思想傳遞功能,所以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融入民間傳統文化,既是教育的需求,又是學生的學習需要。但是當前的美術教材中所涉及的傳統文化內容較少,且大部分都是學生的賞析和點評,以及外形的塑造等課程設置,導致教學的資源過于散亂,十分不利于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難以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之中。
(二)教學模式的單一
由于大部分的美術教師過于注重對學生的美術技巧知識傳授,其單一機械化的教學模式,完全忽略課堂教學的創新。這樣,美術教師不僅難以為學生引入民間傳統文化,還導致美術教學效果的不理想,難以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和主動想象,促使學生無法領悟民間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精髓,更加不利于學生的藝術創作。從而,即使一些學生在繪畫的技巧上有所進步,但是所創作的美術作品缺乏活力和生命力。
(三)教師素質不合格
在很多小學美術教學中,由于家長高度重視學生的文化課學習成績,使得學校逐漸淡化像美術、音樂和體育等學科的教學,很多時候學生的美術課會直接讓班主任教學,組織學生簡單地畫一些圖畫即可。并且,一些美術教學的專業素質較差,自身就不具有較強的藝術水平和文化功底,更加難以引導學生去理解美術作品和傳統文化中蘊含的美,從而嚴重影響美術教學的質量和水準。與此同時,小學生正處于愛好且好奇心強烈的時期,而美術教師陳舊枯燥的教學手段,造成美術課堂的沉悶乏味,也會阻礙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
四、 民間傳統文化的小學美術教學有效策略
(一)創設藝術情境,領略文化意蘊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藝術創造力。但是由于在日常教學中,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學生對教材范例的模仿,或者是根據教師的步驟進行做手工,導致學生的學習具有一定局限性,造成學生的美術視野十分狹隘。因此,在民間傳統文化的小學美術教學中,美術教師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藝術情境,幫助學生進一步領悟文化的意蘊,不斷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和審美眼界,讓學生更為全面地認識到我國民間優秀的傳統文化,促進學生的藝術素養和文化氣息的增強。
例如在人教版《對折剪紙》教學中。美術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對稱圖形,學習用對折剪紙的方法剪出有趣的圖形,感受剪紙的樂趣。因此,美術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民間的剪紙圖片,比如窗花、墻花、燈花等等,充分吸引學生的眼球和注意力,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剪紙藝術的魅力,產生更為濃厚的創作欲望和興趣。此時,美術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大膽的想象,去嘗試制作對稱圖形,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造性思維,促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之中,能夠進一步認識到對稱的神奇和美妙,塑造學生健康的審美情操和文化意識,從而促進學生的美術創造力的提升。
(二)挖掘文化元素,感受文化魅力
民間傳統文化的內容十分豐富,同時與小學美術教學內容有很多契合點。因此,美術教師要充分抓住這一特點,為學生挖掘更多的優秀傳統文化元素,促使學生深入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為美術教學提供有效地保障。首先,美術教師可以以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閱歷,為學生選取學生熟悉的典型傳統美術資源,不斷充實美術教學的內容。其次,美術教師可以校外采風的形式,走訪民間美術大師,為學生更深層次地挖掘一些民間傳統藝術,讓學生能夠更為全面地認識到民間傳統文化的價值,從而為民間傳統文化融入美術課堂創造條件。
例如在人教版《各式各樣的鞋》教學中。美術教師要讓學生了解鞋文化,認識各種材料制作的具有不同風格特征,及民族特色的鞋子,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對生活的熱愛,促使學生感受生活美和藝術美。因此,美術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鞋的歷史,從古代原始人的裹腳皮,主要為了保護腳和保暖,注重鞋子的實用性;再到民間的虎頭鞋,因為民間認為虎是百獸之王,能驅邪避災,更是一種護身符;以及滿族的花盆鞋、藏族的官靴等等。讓學生能夠進一步感悟到歷代人民的聰明和智慧,強化學生對民間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從而,通過學生欣賞風格迥異的鞋子,了解到一雙雙鞋子蘊含的豐富文化,逐漸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和文化意識。
(三)開展實踐活動,深刻感悟文化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只有讓學生親身的體驗和經歷,才能增加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因此,美術教師可以開展實踐活動,促使學生能夠更為深刻地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價值,有助于實現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首先,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美術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參觀一些文化遺產所在地,或者走進博物館、藝術展等,讓學生能夠較為真實的體會每一件寶物上的歷史脈絡,清晰的時間記憶,強化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理解。其次,美術教師可以設計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活動,讓學生去自主收集相關的傳統文化資源和史料,促使學生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再次認識和感受,從而確保學生真正熱愛傳統文化,愛上美術課,實現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素質的發展。
例如在人教版《水墨游戲》一課中。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基本用筆、用墨的方法,運用中國畫的方法表現,嘗試完成一幅水墨小品畫。因此,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去參觀有關水墨畫的藝術展,促使學生體會到水墨畫的獨特韻味,感受畫面的意境,讓學生在欣賞中挖掘人文內涵,激發學生傳承美術文化的愿望和熱愛生活的情感。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自主收集一些關于中國傳統繪畫的基本運筆、用墨方法等資料,包括運筆的中鋒和側鋒、文房四寶、中國畫等等。并且,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水墨碰碰碰的游戲,擦干凈毛筆,在筆尖三分之一處蘸一筆濃墨畫一筆,再用另一種清水筆給墨筆的筆肚處加3滴水,每次都加3滴水,每加完一次就在紙上畫一筆,共畫五筆,有利于學生發現在水墨畫中,墨就是色,畫面因為有了濃、淡、干和濕這些不同的墨色,使得畫面更加具有層次感。
五、 結語
綜上所述,民間傳統文化的小學美術教學,能夠拓寬學生的藝術眼界和文化視野,增強學生的美術素養和文化修養。通過美術教師將民間傳統文化與美術教學有效地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的同時,深刻感悟民間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意蘊,不斷強化學生的審美素養和藝術創造力,促使學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更好地傳承和發揚優秀的民間傳統文化,從而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艷.小學美術教育中傳統文化教育的實踐應用[J].新課程,2018(31):306-307.
[2]向娟.傳統文化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信息周刊,2019(4):180.
[3]徐潔.民間傳統文化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傳承與發展探討[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5):22.
[4]崔雯.淺談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8(18):159.
[5]王曉麗.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作用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52):210-211.
[6]黎琦.民間美術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功能探究[J].北極光,2019,256(2):142-143.
[7]劉靜.將民間美術資源引入小學美術教學的應用研究[J].速讀,2019(2):256.
作者簡介:文娟,四川省南充市,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太平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