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雨
摘要:為進一步強化固定資產管理,規范固定資產核算,保證固定資產賬實相符,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于2020年4月下發了關于開展固定資產清查和專項審計工作的通知及方案,全國郵政固定資產清查工作由此全面展開。GS郵政積極行動,快速落實集團資產清查工作。文章基于GS郵政本次固定資產清查情況,淺析郵政企業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就問題提出一些改進對策。
關鍵詞:郵政企業;固定資產清查;固定資產管理
一、郵政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及單位價值標準在5000元以上的非貨幣性資產。
郵政企業的網點多,資產規模大、分布面廣。截止2020年3月底,GS郵政資產總額為22.47 億元,而固定資產總額為22.05億元,固定資產凈值為10.05億元,固定資產凈值占資產總額44.73%,可見,固定資產在郵政企業資產總額中占有較大比重,對企業的投入產出有重大影響,對企業的生產效率、效益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完善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對于企業風險控制、財務管理等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有利于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防范資產重復購置、重復建設造成的鋪張浪費,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另一方面,有利于企業盤活現有固定資產存量,增加固定資產周轉率和使用效率,提高房產出租收益,建立長效機制,企業營運能力提高,才能為提高企業盈利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二、GS郵政固定資產清查情況簡述
GS郵政下轄14個市州分公司、86個縣區分公司、約1700個營業網點,資產數量多、使用部門分散。本次清查以2020年3月31日為清查基準日,清查時間從5月1日至6月30日,清查范圍涵蓋所有下轄單位已納入企業賬內核算的固定資產,及應納入未納入核算的賬外固定資產。清查中將固定資產分為房屋、土地、運輸設備及其他設備四大類,四大類資產的賬面原值占比為房屋65%、土地9%、運輸設備10%、其他設備16%,本次清查涉及的賬內資產條數約5.5萬條,清查出賬外資產約0.23萬條、有賬無物資產約0.92萬條、閑置資產約0.66萬條。有賬無物資產占比16.73%,閑置資產占比12%,兩者合計占比28.73%,基本都屬于需要做報廢處理的無效資產。
三、郵政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以GS郵政為例
(一)管理意識薄弱,監督機制不完善
郵政企業管理層及員工對固定資產管理認識不足、資產管理意識淡漠,而監督機制也不到位,沒有建立嚴謹的固定資產成本核算分析機制和有效的監管獎懲機制,導致固定資產各項管理辦法及相關制度規定執行不力,流于形式,不能落實到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能在固定資產管理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各管理職能部門脫節,固定資產使用過程缺乏動態管控
郵政企業對固定資產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歸口管理”的管理方針,省分公司財務部作為全省固定資產賬務歸口管理部門和房屋構筑物資產的實物管理部門,省寄遞事業部、省分公司企發部、省分公司辦公室分別作為全省生產運輸車輛及分揀投遞設備、全省信息技術及生產終端設備、全省公務用車的實物歸口管理部門;各市州分公司財務部作為固定資產賬務歸口管理部門,辦公室、運營管理部、渠道部分別作為房屋構筑物及公務用車、生產運輸車輛及分揀投遞設備、信息技術及生產終端設備的實物歸口管理部門。在管理固定資產過程中,企業各級財務部門和各實物歸口管理部門缺乏上下級部門之間以及平級部門之間必要的溝通,財務部門只負責資產賬務的核算,忽視了對資產使用情況及過程的關注,實物歸口管理部門對實物管理不嚴格,發生調撥毀損等情況也不及時報告,這就可能會導致賬、卡、實不一致的現象產生。
(三)固定資產處置報廢未按規定處理
依據GS郵政企業固定資產處置報廢管理辦法規定,需要做處置報廢處理的固定資產要分情況、分類別先逐級上報審批,待相關部門批復后才能做處置報廢處理。但實際操作中存在較多問題,如沒有或未按審批權限批復就進行處置報廢;未通過“三重一大”事項決議就處置報廢;實物歸口管理部門未與財務部門一同配合進行處置報廢,自行處置報廢的實物也不及時報告財務部門等。
(四)未有效利用ERP系統進行固定資產管理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郵政企業使用的固定資產管理系統也經歷了幾次變更,目前使用的是2016年上線的中國郵政ERP項目下的資產模塊,有資產會計、資產歸口管理員、資產折舊和創建會計科目三個職責。但是實際操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是相關管理人員對系統功能不熟悉,對資產的調撥、處理報廢、盤點等不知如何從系統里操作,延遲賬務處理時間或未按正確流程操作;另一方面是在ERP系統里建立固定資產卡片時,錄入的信息不準確或不完整,難以與實物情況一一對接,不 能 做 到 有 效 關 聯 ,最終導致系統數據與實際資產產生偏差。
四、郵政企業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有效對策
(一)落實績效考核,強化固定資產管理意識
固定資產績效考核指標可以圍繞資產管理人員能力水平、資產日常運行管理狀況、資產經營效益三個方面再補充細化。對于物資采購部人員,可以增加采購及時完成率、采購資產優良率、發票送交及時率等指標;對于資產價值管理員,可以增加賬物卡相符率、資產賬務處理及時性等指標;對于資產實物管理員,可以增加資產賬卡物相符率、資產臺賬準確率、資產調配流轉及時性等指標;對于資產使用管理員,可以增加設備完好率、設備成新率、資產上報及時率等指標,這樣使考核的對象不只限于各分公司總經理,考核指標也不再限于固定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閑置率等。并在各級財務部門設立固定資產績效考核員或將固定資產績效考核指標納入到財務分析中,定期分析通報考核。通過對固定資產考核指標的補充、細化、落實,可以激勵各級資產管理者的積極主動性,提升企業整體固定資產管理水平。
(二)細化管理職責與流程,確保賬、卡、物一致
首先,省分公司根據集團公司固定資產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制定省公司固定資產管理辦法,明確省、市兩級的管理架構與職責及固定資產分析與考核指標,市州分公司應根據省分公司辦法,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從上到下做到制度完善。
其次,各層級分公司應細化資產價值管理員、資產實物管理員、資產使用管理員的職責及操作規范,并指定到具體部門具體人員,做到有章可循、有人負責。第一,在省分公司財務部設立資產管理員,負責修訂全省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負責全省固定資產賬務監督檢查、協調省內固定資產借用、調撥,組織全省年終固定資產清查盤點等工作;第二,在市州分公司財務部設立資產價值管理員,對應ERP系統資產會計職責,負責全市固定資產增減變動復核、清查盤點等工作;第三,在市州分公司業務部門設立資產實物管理員,對應ERP系統資產歸口管理員職責,負責全市固定資產實物增減變動的上報、系統操作及實物盤點等工作;第四,在各級分公司固定資產使用部門設立資產使用管理員,負責本部門固定資產的使用、維護、保養和登記工作,并及時將本部門資產變更情況上報同級資產實物管理員在ERP系統中做同步變更。通過設立不同的資產管理人員,各司其職,共同對企業固定資產實行全方位、全過程監管,確保企業固定資產的賬、卡、物一致。
(三)有效利用ERP系統加強固定資產管理
首先,應對相關的資產會計和資產歸口管理員開展ERP系統培訓,使其熟悉系統職責、功能,能夠準確、熟練進行系統操作。
其次,要充分使用ERP系統信息錄入功能,在增加固定資產卡片時,某些段值雖然是非必輸項,即使空白新建的卡片也能正常保存,但是如果認真、準確的錄入了,會更便于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如資產標簽號、使用人、地點等,從目前導出的資產臺賬中可以發現這些段值基本都是空白的。
資產標簽號是將系統中的固定資產卡片和實物一一對應的有效紐帶,應該對資產標簽號的編號規則進行科學的設計,使每一項資產都有一個方便查詢的標簽號,將每一項資產標簽號制作成持久耐用的卡片,固定在實物資產上,每新增一項資產,就分配這樣一張卡片,并在ERP系統中將每一項資產的資產標簽號都一一對應錄入,這樣系統信息和實物信息就不會兩張皮,資產也不會張冠李戴,便于資產的清查管理。
對運輸設備、其他設備中供個人操作使用的資產,使用人信息可以將資產的保管、使用、維護責任落實到具體個人,在系統里錄入使用人名的同時也告知本人對資產應有的職責,當發生崗位變動或資產有問題時應及時上報相關資產管理人員,同步在ERP系統里進行變更或處理。
最后,應對現有ERP系統中的固定資產主數據進行核對修改、補充完善,并提高ERP的使用頻率。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經歷過幾次變更,每一次的數據來源基本是從前一系統批量導出后又批量導入新的系統,隨著系統的不斷改進和細化,以前空白的段值需要重新補錄完善,系統信息和實物信息不符的也應按實物信息修改一致;應定期從系統里導出資產盤點表,進行實物盤點,實物信息發生變化的應及時在ERP系統里同步進行修改處理。
五、結語
固定資產管理是郵政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資產重購、浪費,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提高企業投入產出能力。企業管理者不僅要加強對固定資產的實物管理,更應加強對固定資產使用人員及管理人員的培訓,不斷提高員工資產管理意識,只有兩方面有效地結合,齊抓共管,才能把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做好。企業應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相關制度的完善,全員參與,利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讓固定資產最大限度的發揮出自身應有的作用,為企業的發展贏得先機。
參考文獻:
[1]王世瑾.H集團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20(10):81-83.
[2]金華.發電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電業,2020(01):90-91.
[3]宋淑俊.供暖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商業,2019(35):117-118.
(作者單位: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甘肅省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