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誠勇


【摘要】 目的 探討肱骨近端鎖定接骨板治療肱骨近端骨折的臨床效果研究。方法 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30例。對照組采用解剖接骨板治療, 研究組患者則采用肱骨近端鎖定接骨板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疼痛評分以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3.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前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12、24 h, 研究組患者的疼痛評分分別為(3.2±0.7)、(1.0±0.8)、(0.6±0.6)分, 均低于對照組的(4.6±1.2)、(2.2±1.3)、(1.9±1.2)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兩組患者認知功能、角色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方面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患者認知功能、角色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方面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本組治療前, 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鎖定接骨板治療, 比常規傳統方法治療效果更顯著, 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疼痛, 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 更好配合醫生的工作, 而且該治療手段具有良好的預后,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臨床上值得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肱骨近端鎖定接骨板;肱骨近端骨折;臨床效果;生活質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8.034
肱骨近端骨折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之一。有關資料顯示, 近年來, 肱骨近端骨折的發病率有增長的趨勢, 備受各界矚目[1]。肱骨近端骨折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肌肉痙攣、行動障礙、疼痛感明顯等, 而且中老年人是該病的多發人群, 由于他們身體相比年輕人更加虛弱, 所以治療時有一定的限制, 且預后較差, 容易出現各種不良反應和并發癥[2]。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 傳統的治療方式已經逐漸被肱骨近端鎖定接骨板所取代, 成為臨床新的治療方法[3]。本文主要探究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應用肱骨近端鎖定接骨板治療的療效,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9年6月入住本院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30例。對照組中男20例, 女10例;年齡39~77歲, 平均年齡(52.6±8.2)歲;病程1~14 d, 平均病程(7.5±2.2)d。研究組中男18例, 女12例;年齡40~79歲, 平均年齡(59.5±6.5)歲;病程1.5~13 d, 平均病程(7.3±2.0)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全身麻醉, 必要時可采取臂叢神經麻醉用以輔助, 患者取仰臥位, 選取三角肌胸肌作為手術入路, 使其骨折部位能夠充分顯露, 之后在患者上臂遠端外側沿肱骨作長約7 cm切口, 切開患者皮膚以及皮下組織肌肉, 并沿骨折端緊貼骨膜方向進行向下剝離, 使其骨折端能夠充分暴露, 再將骨折端嵌頓組織進行有效清除后進行骨折復位, 利用克氏針對骨折塊進行臨時固定, 采用C型臂透視機糾正關節脫位位置然后選取合適材料進行固定。對照組采用解剖接骨板治療, 待復位滿意后將解剖接骨板置于肱骨近端, 注意應緊密貼合骨皮質進行固定, 并對解剖鎖定板的位置進行合理調整, 最后采用松質骨螺釘固定, 遠端采用普通皮質骨螺釘進行固定。手術過程中采用C型臂X射線對骨折解剖位置進行檢查, 確定其良好, 然后進行傷口清洗, 之后關閉傷口。研究組患者則采用肱骨近端鎖定接骨板治療, 進行牽引復位后, 經由C型臂X線機確定其骨折對位對線是否良好, 然后選取合適長度的鎖定接骨板, 并將其置于肱骨大、小結節之間, 注意接骨板的高度不應超過大結節。并在其遠側端先放置1枚3.5 mm的皮質骨螺釘使接骨板能夠在肱骨干進行固定, 然后將鎖定接骨板貼附于肱骨近端, 近側端采用鉆頭導向器進行引導, 并進行鉆孔, 進行深度測定后選取合適長度的鎖定螺釘擰入并進行鎖定。然后再經由C型臂X線機確定其內固定可靠性、骨折復位情況以及肩關節被動活動情況。之后進行沖洗止血, 并放置引流管, 最后將傷口逐層關閉。兩組人員均接受常規的術后抗感染及活動鍛煉。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 3. 1 臨床效果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治療后, 患者臨床癥狀和身體體征指標得到明顯改善, 則為顯效;治療后, 患者臨床癥狀和身體體征指標得到基本改善, 則為有效;治療后, 患者臨床癥狀和身體體征指標沒有改善甚至病情惡化, 則為無效[4]。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 3. 2 疼痛情況 比較兩組患者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患者疼痛情況, 共10分, 0分表示患者無疼痛感, 10分表示患者感受到劇烈疼痛, 分值越高說明, 疼痛感越強烈[5]。
1. 3. 3 生活質量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 應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實施評估, 主要包含認知功能、角色功能、軀體功能及社會功能等4方面, 每項100分, 分值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佳。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疼痛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術前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12、24 h, 研究組患者的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 兩組患者認知功能、角色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方面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患者認知功能、角色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方面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本組治療前, 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肱骨近端骨折是骨科常見的疾病之一, 占骨科疾病發病率的10%左右[3]。導致該病發生的因素很多, 主要由意外事故導致, 如重傷、摔傷以及車禍等創傷, 其中也有很大部分人群是中老年人, 據有關數據統計表明, 中老年人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究其原因, 主要是我國近年來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增加, 中老年人口數量增加, 且更多的出現骨質疏松, 進一步導致肱骨近端骨折發病率增長。臨床上對于該病的治療, 主要采用傳統的外科手術, 主要包括切開復位內固定和假體置換, 固定主要采取標準釘板固定術和張力帶固定術, 雖然具有一定的臨床效果, 但是對于損傷比較復雜的患者來說, 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大大增加, 因此, 需要尋求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法[4]。伴隨我們國家醫學水平的不斷增長, 近端鎖定接骨板術已被應用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臨床治療當中, 并取得了理想的臨床效果。本次研究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應用肱骨近端鎖定接骨板實施治療進行了分析, 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3.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容易出現骨折移位的情況, 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股骨頭壞死、肌肉萎縮、骨折處遲遲不愈合以及嚴重的肩關節功能障礙, 患者不僅要忍受身體上的疼痛, 還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 嚴重影響他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 盡可能的幫助患者恢復骨折處、緩解疼痛、減少軟組織損傷是臨床治療的關鍵。本研究結果顯示, 術后3、12、24 h, 研究組患者的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采用肱骨近端鎖定接骨板治療具有更多的優勢, 也是廣泛應用于臨床的原因。①采用該種方式能夠與肱骨近端進行良好的匹配, 減少對健康軟組織的分離, 盡可能保留股骨頭, 并且大大降低股骨頭壞死情況的出現[5]。②在接骨板上進行固定, 具有更好的穩定性和抗拉力, 相比其他的固定技術, 臨床療效更為明顯。③接骨板與普通鋼板具有很大區別, 它是一種內置的外固定的支架, 更適合中老年人, 可以幫助患者更快進行恢復鍛煉, 減少固定失敗的發生率。本次研究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應用肱骨近端鎖定接骨板實施治療, 治療后, 兩組患者認知、角色、軀體、社會方面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本組治療前, 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研究組的手術效果較為理想, 預后效果好。
綜上所述, 將肱骨近端鎖定接骨板治療應用于肱骨近端骨折中, 臨床效果明顯優于傳統治療方式, 而且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 幫助患者盡早進行康復訓練, 同時預后良好, 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Wang Q, Hu J, Guan J, et al. Proximal third humeral shaft fractures fixed with long helical PHILOS plates in elderly patients: benefit of pre-contouring plates on a 3D-printed model-a retrospective study.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 2018, 13(1):203.
[2] 許猛子, 周君琳, 宋華偉, 等. Multiloc髓內釘與Philos鎖定鋼板治療肱骨近端骨折療效對比研究. 國際外科學雜志, 2018, 45(3):168-172.
[3] 葛鴻慶, 鄭沐欣, 管華. 鎖定鋼板聯合異體腓骨支撐治療老年內翻型肱骨近端骨折. 中華創傷骨科雜志, 2019, 21(5):440-442.
[4] 陳啟剛, 胡永軍, 胡海, 等. 鎖定接骨板結合重組人骨形態發生蛋白骨修復材料治療跟骨骨折的臨床分析. 安徽醫藥, 2018, 22(4):703-705.
[5] 閆榮亮, 曲家富, 曹立海, 等. 微型鎖定鋼板聯合克氏針治療粉碎Jones骨折療效分析.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18, 32(5):587-590.
[收稿日期: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