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星
摘要:隨著新課改革的進行,分數已經不是決定學生學業好壞的唯一標準,各大“副課”逐漸被重視了起來。身為教育者,我們要切實認識到體育教學對學生的意義,但是現階段學生對體育課堂的參與度不高,體育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少之又少,很難實現體育教學目標,為此本文將從學生主動參與體育課堂的重要性入手,簡述提升學生主動參與度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學生參與度;策略分析
初中生課程多,幾乎全天坐在教室里,且課后作業繁多,因此提升初中生身體、心理素質最有效的課程就是體育課。體育課不僅可以使學生健身知識和健身技能,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思維水平,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但體育課能否真正起到這一作用,取決于學生的主動參與度,只有當學生對體育課堂的主動參與度被調動起來,體育課堂教學才能真正實現教學目標。需要指出的是,這里的主動參與度并非指學生上體育課的意愿,而是學生在體育課上聽從體育教師安排的意愿。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的主動參與度,對學生自身身心健康發展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度勢在必行。
一、提升學生主動參與度的重要性
(一)可以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新課改革明確指出了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同時學生對體育課堂的主動參與度也是新課改革能否順利進行的一道關卡,教師應積極響應改革號召,這樣既可以實現對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派樣,又順應教育發展的大方向。素質教育告訴我們,成績固然重要,但并非全部,只有擁有高綜合素質的學生才是教育的真正目標,初中階段對于學生來是一個塑造自身的階段,提高初中生對體育課的主動參與度可以幫助學生鍛煉和提升自身身體、心理素質。體育教學不同于理論知識課,智力因素在體育課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它是通過非智力因素教學實現對學生思維潛力的激發,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可以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通常情況下,我們可以將初中生對待某學科的學習態度分為兩種:主動學習、被動學習。被動學習是指不依靠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家長、教師或其他因素的逼迫而進行的學習過程,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下,學生思維不夠專注,往往手上做一件事,腦子里想一件事,因此被動學習只是一個機械的完成任務的過程,并不能真正幫助到學生。主動學習是一種珍貴的學習態度,當學生對某學科產生主觀能動性后,學生將會自發地對其進行學習,并且我們還會發現:學生在該學科取得的成績往往大大超過在其他學科取得的成績。
二、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策略分析
(一)豐富初中體育教學的內容
現階段體育教學內容較為單一,這就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的主動參與度低,即便參與了體育課也只是將體育項目作為放松項目。為了有效地處理這一問題,體育教師可以利用發散思維,以體育教材為依據,實現對體育教學內容的創新,爭取將死板的理論知識與靈活的體育技能實現有機結合,利用課程的創新吸引學生,從而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度。在進行教學內容創新的同時,體育教師還應豐富體育教學的方式方法,通過將其不斷豐富、完善,原本勞累的體育訓練可以變得更像是一種游戲。例如,以田徑訓練為例子,原本的教學內容應以枯燥的跑圈為主,通過發散思維進行創新后,可以將其變為:全體學生進行田徑訓練,每圈400米,每當跑完一圈后,當前男生前3名、女生前3名可以結束訓練,以此類推直到所有學生都結束訓練,最終算下來,最后幾名學生不過比正常訓練多跑了一圈,但通過這樣的調整使得學生們對田徑訓練產生了主動性,都想要正當前3名,從而大大提升了學生對課堂的主動參與度。
(二)培養初中學生的學習興趣
都說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確實如此。要想提升初中生對體育課的主動參與度,我們可以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在進行體育教學前,教師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主動了解學生究竟需要什么,當學生發現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正好符合自身近期需求,那么學生將會對體育訓練產生興趣。通過長時間的觀察來看,初中生在體育課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放松,那么如何使體育教學既可以使學生放松,又能達到教學目的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以團結合作這一課題為例,傳統教學中這一課題存在一個致命的弱點,即整體懲罰,小組內學生往往會在潛意識內找出那個身體素質差的同學,這樣一來怎么能實現團結合作這一主題教學呢?教師可以以獎勵代替懲罰,排名靠前的小組獲得了獎勵,不就相當于排名靠后的小組得到了懲罰嗎,通過一點小的思維轉變,通過小獎品引發學生的興趣,將懲罰移除,減輕學生的參與負擔,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度。
三、 總結
體育課堂氛圍是否活躍極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參與度,同時,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也能從一定方面體現出體育課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并非單方面工作,而是學生與教師的一起努力的結果。為了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初中體育教師要考慮到學生實際的鍛煉情況以及體育課堂的教學要求,采用發散型思維,擴張體育教學范圍,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對體育課堂的參與度;學生要端正自身對于學習的態度,應順應體育教師要求,積極響應教師的活動號召,敢想、能做,最終在二者的努力下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實現體育教學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勇.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度的策略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6):333.
[2]王官態.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探究[J].灌籃,2019(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