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偉
【摘 要】 小學科學這一科目是提升學生生活認知能力,且具有極強實踐性的一門學科,已經成為了素質教育理念下的重點教學內容。因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小學科學教師,我們應該思考如何以有效策略提升小學科學的課堂教學效率,從而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 小學科學 ?課堂教學效率 ?生活元素 ?直觀畫面 ?實驗教學
雖然近些年來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與發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思想,但是有不少教師還沒有做出踐行新課改下教育理念的實際行動,以致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還處于停滯狀態。因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小學科學教師,首先要了解做好科學教學活動的重要性,進而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創新出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求可以發揮出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小學科學教學效果的優化。下面,我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對如何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作以下幾方面論述:
一、融入生活元素,增強學生學習動力
科學知識來源于現實生活中,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這是眾所周知的觀點,但是因為有不少教師長期以照本宣科的方式展開教學活動,導致學生一直沒有發現這一學科的現實價值。基于此,作為一名擁有嶄新教育理念的小學科學教師,我們要增強在課堂中融入生活元素的意識,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從而達到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光和影》這一節時,首先,我將謎底是“影子”的謎語說給了學生聽,讓學生進行猜測,又通過和學生一起做手影游戲和諧了課堂氛圍,進而導入了新課。然后,我聯系生活中教室里發光的物體讓學生初步認識了什么是光源,幫助學生明確了光源的概念。之后,我結合現實生活引導學生分析了光和影子之間的聯系,使學生知道了產生影子的三個必備條件,幫助學生了解影子的特點。最后,我做了課堂小結,讓學生交流了本節知識如何應用到生活中。這樣,我通過在課堂實踐活動中融入生活元素充分展現了科學的現實價值,從而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切實達到了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二、引入直觀畫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有不少教師卻在以“灌輸式”的教學策略消磨學生的學習興趣。基于此,作為一名科技時代下的小學科學教師,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入直觀畫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科學知識的主觀意識,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而實現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目標。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維護生態平衡》這一節時,首先,我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引入了科爾沁大草原的視頻美景,使學生在欣賞草原美景的基礎上初步認識了生態群落。然后,我在課件上展示了鷹、兔、草這三種生物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了生態平衡的意義。之后,我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了沙塵暴現象,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分析了生物與環境之間的聯系與影響,使學生了解了產生沙塵暴的主要原因。最后,我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做了系統性的歸納,讓學生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引入直觀畫面,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從而將學生的研究視角順利推廣到了大自然中,加深了學生對人類生活環境的認識和理解,增強了學生保護地球的意識,充分實現了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注重實驗教學,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一般來說,人們對科學的認知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但是部分教師并沒有將學生引入到動手操作實驗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的只有理論知識的枯燥。基于此,作為一名處在豐富教育資源下的小學科學教師,我們要注重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科學知識的熱情,從而達到降低學生學習難度,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蚯蚓的選擇》這一節時,首先,我對學生提問道:“大家見過蚯蚓嗎?一般在什么地方見到過他們,你們覺得蚯蚓喜歡的環境是怎樣的呢?”從而通過談話導入了課題。然后,我對學生說道:“接下來咱們就通過實驗確定蚯蚓喜歡的環境是黑暗還是光亮,是干燥還是濕潤。”之后,我出示了實驗器材,與學生討論了實驗步驟,在調動學生大腦思維的基礎上幫助其確定了實驗步驟,帶領學生經歷了實驗的操作過程,使學生懂得了在對比實驗中要嚴格控制變量。最后,我通過實驗數據引導學生做了知識總結,讓學生交流了這堂課的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注重實驗教學,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幫助學生掌握了對比實驗的方法,培養了學生通過實驗數據用事實說話的科學態度,從而充分達到了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總而言之,面對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社會環境下,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助力學生進步已經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作為一名科學教師,我們當以與時俱進的教學思想不斷設計有效的教學策略,從而最大程度上達到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劉寶瑛.新課改下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J].科技風,2019(03):12.
[2] 魯曉輝.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做法[J].現代農村科技,2018(0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