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誠剛
[摘要]虛擬演播室技術主要由攝像機跟蹤系統、虛擬場景生成系統以及視頻色鍵合成系統構成,其在節目制作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虛擬人物、虛擬影子以及虛擬異地采訪三個方面,新媒體背景下虛擬演播室技術主要應用在新聞類節目、少兒綜藝類節目以及訪談節目等三個不同類型節目的制作中。
[關鍵詞]新媒體;虛擬演播室技術;電視節目制作
傳統時代背景下,受技術限制,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傳統演播室的表現手法較為單一。在新媒體背景下,我國虛擬演播室技術發展得越來越成熟,并在電視節目制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是我國電視制作技術取得重大進步與發展的重要體現。將虛擬演播室技術有效應用到電視節目制作中雖然前期會投入較多資金等各方面成本,但是后期能夠直接利用電腦合成相關道具與拍攝場景,從而大大減少電視節目制作的成本,且對于提高電視播出的畫質和辨析度有很大作用。
在新媒體背景下,受眾對各類電視節目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這種狀況下充分發揮虛擬演播室技術的優勢,將其應用到電視節目制作中,有效優化電視節目效果,非常有必要。
一、虛擬演播室工作原理
不同于傳統的拍攝技術,虛擬演播室拍攝時要大量使用數字攝像技術和攝像機的視頻信號,通過延遲器進入色鍵處理以后生成主信號,而這僅僅是較為簡單的二維虛擬演播室技術"。而在三維虛擬演播室技術中,則需要有效使用到立體圖像技術,從而將各種渲染功能融入到真實的場景中去,進而建構起一個完整的虛擬空間系統。
二、虛擬演播室技術的系統構成
虛擬演播室技術表面上看起來較為復雜,實際上主要由三部分的系統構成,這三部分的系統分別為攝像機跟蹤系統、虛擬場景生成系統以及視頻色鍵的合成系統。
(一)攝像機跟蹤系統
在傳統演播室的節目拍攝過程中,由于技術水平的限制,攝像機對主持人進行拍攝時,若攝像機出現位置移動,環境無法隨之作出相應的變化,如此一來,在進行畫面合成工作時便只能進行簡單的二維合成工作。而在攝像機跟蹤系統裝置下,演播室拍攝過程中會同時有多臺攝像機進行運動拍攝,攝像機在運動過程中能夠有效利用跟蹤技術通過機械傳感圖像識別、紅外線跟蹤超聲波定位等多種方式來識別對應的圖像,并將其在跟蹤過程中捕捉到的對應參數輸入到計算機之中,利用計算機的背景畫面生成作用進行同步的畫面生成,并將真實攝像機中拍攝的人物與虛擬場景進行同步,從而實現逼真的三維效果。
(二)虛擬場景生成系統
虛擬場景生成系統往往由圖形工作站來制作渲染而成。如前文所述,在虛擬演播室中,會有多臺攝像機進行跟蹤拍攝,并根據其所拍攝的畫面捕捉對應的參數,將攝像機捕捉到的各種參數進行綜合整理就能建立起虛擬的視頻模型,接著按照相應的要求把模型進行合成,進而生成對應的虛擬背景圖像序列,最后,渲染生成對應的二維或者三維虛擬場景"。比如許多電視臺的演播室使用的都是iArtist制作軟件,前期對前景進行制作包裝,后期通過虛擬播放軟件來實現進一步的制作。一般來說,通常都是在編輯界面連接到渲染器,并在設置中按照前面所述修改對應的參數,之后拖動相關人物素材,為其添加虛擬的背景演播室,并通過對摳像效果進行不斷調整來達到最終的理想狀態。
(三)視頻色鍵合成系統
視頻色鍵合成系統,簡單而言,就是利用色鍵技術把人物和其后面的背景進行分離,最后通過計算機合成,最終構建出一個虛擬的演播系統。在新媒體背景下,由于技術更加先進,往往能夠通過較低的成本來達到更加優良的節目制作效果。
三、虛擬演播室技術在節目制作中的應用
(一),在節目制作中應用虛擬人物
虛擬人物的設計一直以來都是虛擬演播室技術在電視節目制作中的應用重點,且虛擬人物的設計流程一般較為固定。在實際制作過程中,首先將傳感器固定在真人身體上的各個關節部位,如此一來,真人在實際運動過程中,其位置數據就會被采集到傳感裝置中。此后,相關工作人員會通過傳感裝置將真人的位置信息上傳到工作平臺上,并按照之前設計的虛擬人物外觀對真人的位置信息進行對應的技術處理。如此一來,便能實現虛擬人物對真人位置、姿態的模仿,從而制作出效果較好的虛擬人物。此外,如果真人與虛擬人物一同在虛擬演播室中出現時,兩者還可以實現互動、互換位置、語言互動等一系列操作,大大提高觀眾的觀看體驗。
(二)在節目制作中應用虛擬影子
所謂虛擬影子,其實就是在虛擬人物身上加上光影效果,從而打造出一種更加真實的效果,通常也可以通過虛擬演播室技術來實現。在節目制作過程中,利用虛擬演播室技術對虛擬人物進行光影處理時一定要根據節目錄制的現場情況來進行有效調整。眾所周知,人物的影子是根據太陽的照射而呈現出規律性變化的。因此在進行人物光影建模時,一定要考慮到現實生活的實際。
(三)在節目制作中應用虛擬異地采訪
異地采訪是現在很常見的一種采訪方式,在進行異地采訪時通常也需要應用到虛擬演播室技術。在異地采訪節目制作過程中,往往需要用兩臺色鍵摳像器來實現對外地數據信號的處理,并采用藍色幕布完成第一次的摳像工作。此后,需要將摳像后的數據信號全部傳入到虛擬演播室系統,進行視頻的插入,在這一過程中,要始終確保主持人與受訪人員的背景一致,從而打造出兩者處于同一空間的真實效果。
四、新媒體背景下虛擬演播室技術在不同類型節目制作中的應用
(一)虛擬演播室技術在新聞類節目制作中的應用新聞類節目對播出的時效性要求較高,且很多電視臺的新聞類節目都是日播,再加上新聞類節目本身對權威、公信力等方面的要求較高,所以一般不需要較為復雜的演播室效果,主要要求演播室整體呈現出一種簡潔、大氣的效果。因此,在新聞類節目制作中應用虛擬演播室技術時就不需要較為復雜的虛擬技術手段,只需采用成本較低,但是實際效果卻較高的二維直播演播室模式即可。在新聞類節目制作過程中,其展示的重點是圍繞著新聞主播進行近景的展示,因此攝像機鏡頭只需做一些簡單的推、拉、搖、移動作即可"。
(二)虛擬演播室技術在少兒綜藝類節目制作中的應
如前文所言,由于新聞類節目本身權威、客觀、公正等方面的性質,對演播室的場景效果要求并不復雜。而綜藝類節目則對表現力有著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制作每一期節目時,都要根據本期節目的內容和形式,運用虛擬演播
室技術對畫面進行有效地修飾,從而有效提高節目的畫面表現效果。以少綜藝類節目為例,基于兒童的年齡特征和性格特征,往往要針對每一期的節目內容進行背景畫面的設置,通過不同的卡通元素和色彩變化來有效吸引受眾。在傳統的實景演播室中,只能通過實物的搭建來實現這樣的效果,因節目場景經常變換,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將虛擬演播室技術應用到節目制作中以后,就可以有效利用虛擬演播室技術實現場景的快速切換,通過較低的成本實現更好的節目效果。除此以外,還可以利用攝像機的跟蹤定位和校準技術來實現拍攝手法的多元化,從而進一步豐富節目的表現效果,有效吸引廣大少兒觀眾的觀看。
(三)虛擬演播室技術在訪談節目制作中的應用
訪談類節目作為談話類節目對于場景往往有著較高的要求,必須要通過空間的設置來營造出一種輕松和諧的氛圍,以便幫助受訪者降低心理壓迫,消除主持人與受訪者之間的距離感和隔閡感,達到理想的談話效果。將虛擬演播室技術應用到訪談節目的制作中時,需要通過相關的虛擬演播室技術進行空間裝飾的合成,如此一來,既能有效裝飾空間,豐富演播室的表現力,又能夠營造出一種簡單、輕松而又和諧的空間氛圍,消除受訪者由于緊張而產生的壓迫感"。
結語
新媒體時代,將虛擬演播室技術有效應用到電視節目制作中能夠有效超越時空限制,根據節目的需求創作出理想的場景效果。本文在闡釋虛擬演播室技術的系統構成的基礎上,探究虛擬演播室技術在節目制作中的應用場景及其在不同類型節目制作中的應用,分析虛擬演播室系統的技術優勢和應用優勢,為虛擬演播室技術在電視節目制作中的應用提供一定參考,以期促進提升節目制作效果,進而提升受眾的節目觀看體驗。
參考文獻:
[1]韓國珅.虛擬演播室技術在節目制作中的應用[J].電視指南,2018(6):233.
[2]潘維涵.虛擬技術在電視節目制作中的應用[J].中國傳媒科技,2019(2):120-121+127.
[3]洪濤.虛擬演播室系統在電視節目中的運用探討[J].視界觀,2018(4):36.
[4]黃進.虛擬演播技術在電視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武漢冶金管理千部學院學報,2015,25(3):72-74.
[5]馬斌.電視制作中虛擬演播技術應用[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12):80-81.
[6]張群.虛擬演播技術在電視技術中的運用[J].西部廣播電視,2014(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