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繼昌
[摘要]凝練簡潔、連貫流暢與內涵豐富是對播音主持語言的一貫要求,然而在融合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則出現了全新的特征,即口語化、個性化、時尚化以及情感化。在融合語境下,播音主持人要形成和創新自己的風格,需要從以下幾條路徑出發:全面參與節目制作,強化個人播音主持風格形成;提高個人修養,為節目營造文化氛圍;豐富播報形式,根據主持需要靈活轉變語言風格。
[關鍵詞]融合語境;播音主持;風格形成;創新
作為媒體行業中的重要角色,播音主持人在主持時語言方面有其基本的職業要求,而隨著時代的變化與發展,更是要不斷創新和突破自己的主持風格,提高自身主持水平,以在激烈的媒體行業競爭環境中獲得立足之地。在融合語境下,播音主持人語言有了全新的特征,如何在這些全新語言特征基礎上形成并創新自身主持風格,是播音主持人應該重點思考的問題。
一、播音主持語言要求
(一)凝練簡潔
對于各類節目而言,播音主持人的語言是貫穿整個節目的線索,過于冗長、隨意或者繁瑣的語言會使得受眾失去觀看或者收聽節目的興趣。為了更顯著地突出節目主題,更加精準地表達節目內涵,播音主持人要用簡短凝練的話語來表達相關內容。因此,凝練簡潔的語言是播音主持語言的基本要求之一。
(二)連貫流暢
如上文所言,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貫穿整個節目前后,因此播音主持人在語言方面的連貫流暢性對于節目效果的影響是很大的,一旦在播音主持過程中出現停頓或者冷場的現象將會使得整個節目效果大打折扣。為了保證語言上的連貫流暢性,播音主持工作人員都要統一參加國家組織的普通話考試,并達到對應的級別方可成為一名合格的播音主持人。在普通話考核中,語言的連貫流暢性是考核的重要內容。可見,語言上的連貫流暢性作為對播音主持的語言要求非常重要。
(三)內涵豐富
播音主持人的文化內涵對整個節目的質量與內涵有著很大的影響,倘若在整個節目主持過程中播音主持人表現出較高的文化內涵,往往能夠提升整個節目的質量與內涵。而播音主持人的文化內涵往往也通過具有豐富內涵的語言來表現。為了確保節目的質量,播音主持人要盡可能提升自己的文化內涵,進而通過語言表現出來。在播音主持之前,播音主持人往往需要提前準備播音稿,熟悉播音內容,根據節目內容有效調動自己的文化功底進而通過語言表現出來,提高整體的節目質量。因此,對于播音主持人而言,在進行每一次的播音主持過程中,其需要立足于節目主題,以豐富的文化內涵來表現節目內容。
二、融合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風格形成與創新特征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各類新媒體的出現對傳統媒體造成了巨大的沖擊。為了讓傳統媒體在專業上的優勢與新媒體在技術上的優勢各取所長、優勢互補,媒介融合成為當前媒體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媒介融合的語境下,播音主持在語言方面也出現了新的特征。
(一)口語化
在融合語境下,播音主持人需要對節目有更高的參與度和掌控力,且傳統上呆板、枯燥的播音主持語言風格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語境,需要播音主持人有效地將書面化的語言形式轉變為口語化的形式。這種口語化的語言表達形式往往能夠更加貼近受眾的生活實際,更加符合大眾文化的發展趨勢,獲得受眾的青睞。因此在融合語境下,播音主持在語言表達方面要在藝術化的基礎上凸顯0語化特征。然而,這種0語化的特征并不意味著隨意與語言的冗雜,而是一種平等化、交流化與親近化的表達方式,在凸顯節目主旨的基礎上增強節目的大眾影響力與親和力"。具體而言,這種口語化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首先是保持平易近人的態度,以平等交流的態度主動與受眾進行交流和互動,獲得受眾對節目的喜愛;其次是語言表達在口語化基礎上符合基本的審美需求,進一步增強節目的語言美感:最后是根據語境狀況有效進行語言過渡和銜接,確保語言與場景的契合。
(二):個性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交過程中個性化屬性越來越突出,而具有個性化語言風格的播音主持人則能夠通過個性化的語言特征凸顯其個人風格,更能夠獲得受眾的喜愛。例如,央視主持人董卿的語言風格以溫和婉約為主,《金星秀》中的節目主持人金星則以犀利獨特的語言對各種社會現象進行批判或者諷刺,而依靠綜藝節目《快樂大本營》被觀眾熟知的謝娜則以語言上的搞怪幽默而彰顯個性。總之,在融合語境下,受眾對各類節目的個性化需求逐漸增強,在此背景下,則需要播音主持人通過個性化的語言有效凸顯節目特色。
(三)時尚化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各類時尚元素在人們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體現在人們的衣食住行方面。在此狀況下,各類節目則要注意有效跟隨時代潮流,在節目中凸顯一定的時尚潮流元素,以便更好地迎合受眾的心理需求。播音主持人則要適當地在其主持語言中加入一些時尚元素,通過適當地引用一些網絡用語來強化與受眾的共鳴,獲得受眾的青睞”。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時尚潮流元素并非任何時候都能用,播音主持人需要根據節目內容和風格定位進行恰當地篩選。
(四)情感化
在物質生活得到有效滿足以后,人們對精神領域方面的需求就越來越強烈,而在精神領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項需求便是情感需求。在融合語境下,受眾不僅對各類節目的審美化需求逐漸提高,在情感交流方面也有了更高的需求,而播音主持人的語言風格往往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節目與受眾之間的情感交流。因此,播音主持人在進行節目主持過程中需要有效強化與受眾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滿足受眾在情感方面的需求。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一方面要用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相關信息,另一方面要有效融入個人情感,通過同理心來有效引發受眾的共鳴。
三、融合語境下播音主持風格形成與創新策略
(一)全面參與節目制作,強化個人播音主持風格形
在融合語境下,各類新聞資訊、節目信息以多樣化的形式通過多元化的渠道進行傳播,各類節目面臨著激烈的競爭。要想突出節目特色,獲得立足之地,就要重視主持人在播音主持方面的個人化風格形成,以鮮明的個人特色來給受眾留下深刻的印象。為此,播音主持人需要全程參與節目的制作,最大程度地熟悉節目內容,以便凸顯風格。
在傳統媒體背景下,節目在制作過程中分工明確,播音主持人只需按照相關要求利用語言將節目內容傳達出去即可。而在融合語境下,播音主持人在向受眾傳遞節目信息的過程中,必須要準確把握節目內涵和主旨,以便自己進行靈活轉變,發揮自身優勢,,從而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播音主持風格。這要求播音主持人全程參與節目制作,充分熟悉節目前期及后期制作的各項工作,將個人風格融入到節目主持之中,凸顯節目特色,避免和其他同類型節目的同質化,擴大節目影響力,同時促進自身成長。
(二)提高個人修養,為節目營造文化氛圍
播音員主持人的文化內涵對于節目整體的內涵和質量有較大的影響,具有較高文化修養的主持人往往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提高節目的整體內涵和影響力。而良好文化修養需要時間的積累,因此,播音主持人需要在8常生活與工作中通過不斷地學習和閱讀來夯實自己的本專業知識,同時要擴充和了解其他行業的信息與知識,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閱讀,才能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并將其有效融入節目主持與播音過程中,讓受眾充分感受到主持人在節目中所展現的文化修養與文化魅力,從而為節目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獲得觀眾對節目的青睞。
(三)豐富播報形式,根據需要靈活轉變語言風格
在融合語境下,受眾對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要求越來越高,倘若播音員主持人固守傳統的語言風格就會很快被時代所淘汰。為了進一步順應融媒體時代的發展要求,順應人們對信息獲取、節目觀看的多元化要求,這就需要播音員主持人與時俱進,根據節目風格及內容進一步豐富播報形式,有效創新自己的主持方式,同時要注意靈活轉變自己的語言風格。不同的節目定位、不同的節目內容、不同的節目主題對語言風格的要求都不一樣。因此,在播音或者主持過程中,播音員主持人要根據節目狀況靈活轉變自己的語言風格,以此和節目整體的調性進行匹配。
結語
在融媒體環境下,不僅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有了巨大的變革,而且播音主持語言也形成了全新的特征。本文在探究播音主持傳統語言要求與融合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了融合語境下播音主持風格形成與創新的策略,以期為融合語境下的播音主持人提高自身競爭力作出一份貢獻。
參考文獻:
[1]何曉敏.融合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特征探析[J].中國報業,2020(8):76-77.
[2]楊曉.融媒體時代播音員主持人的風格形成和創新分析[J].傳媒論壇,2020(8);25-26.
[3]程思睿.基于新媒體時代的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研究[J].科技傳播,2020(5):96-97.
[4]房琳琳.融媒背景下播音主持語言創作的“三化合”[J].科技傳播,2020(5):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