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霞
【摘 要】 結合教學實踐分析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具體策略,達成高中生物學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育人目標。
【關鍵詞】 深度學習 ?策略 ?高中生物
《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強調要以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為宗旨,這與深度學習理論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根本追求的理念高度一致。深度學習指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圍繞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全身心積極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展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可見,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有利于落實學科核心素養,體現高中生物學學科的育人價值。如何實現淺層學習到深度學習的轉變,筆者結合實踐與思考進行如下分析。
1. 變“教學目標”為“學習目標”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首先需要確定目標,制定的標準通常依據課標的相關要求及教學經驗。目前還有一些教師撰寫目標時存在“通過……過程或活動,培養或提升學生的……”此類表述,出現“學生”字樣的目標必定是教師站在“教”的角度制定的,學生對其要達成的目標一無所知,只能通過課中或課后的評價得到反饋。而深度學習強調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所以教師應該站在學生“學”的角度設計目標,并依據目標細化教學策略、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及教學評價等,這樣才能從源頭上為實現學生深度學習做好鋪墊。這樣制定出的目標即為“學習目標”,在課前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從學習者的角度掌握自己的學習進度與深度,才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制定學習目標也應從核心素養的4個方面細致推敲,并遵循可觀察、可測量、可評價等原則。
2. 變“簡單背景”為“高效情境”
沒有挑戰性、脫離實際生活及與重點知識關聯性小的情境無法吸引學生親歷知識的探究過程,也就無法為深度學習提供根基。促進學生深度學習需要教師精心創設情境,在情境中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完成生物學問題的探究,發展認知及思維品質等關鍵點。例如,在學習《降低反應活化能的酶》時,教師可以創設以下情境:用過氧化氫傷口處理時,一接觸傷口立刻會有氣泡出現。該情境與學生生活經歷聯系緊密,很容易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在教師的引導下習得酶的作用、產生部位、作用部位、作用特點等主干知識,并為實施和拓展課本實驗《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做好鋪墊。這種情境就屬于高效情境,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入思考,并主動構建知識間的聯系,促進高階思維的發展,同時獲得生物學知識從生命現象中來,又回到生命現象中去的真實體驗。可見,情境直接影響學生深度學習的效果。
教師需要在實踐中根據教學內容、學情、地域特點、自身經歷、社會熱點等不斷嘗試探索,創設出能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情境,引導學生深度學習。
3. 變“淺層問題”為“深層發問”
問題的深度決定學生思維的深度,思維的深度也決定著學習的深度,深度學習的課堂一定包含有深度的問題。為了幫助學生實現深度學習,教師必須避免隨意發問,問出“是不是”、“什么樣”……這些只需觀察、識記、不需深入思考即可作答,甚至依靠猜測作答的問題。一節能夠促發學生進行深層思維活動的課,一定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問題,特別是能幫助學生構建重要概念、掌握生物學研究思路和方法的開放性問題。例如,在《核酸是遺傳物質證據》“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一個問題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該問題為“理論上用35P與32S標記兩組的實驗結果為放射性分別僅存在于沉淀物或上清液中,但實際結果卻發現上清液或沉淀物還有少量放射性存在,請解釋原因,并提出減小誤差的方法”。該問題的解答需要借助學生深入理解實驗原理,以及明晰每一步操作的目的,經過思維加工分析后,才能得出正解,實現深刻理解掌握該實驗作為DNA是遺傳物質證據的原因及學科研究思路和方法,實現了深度學習。
教師設置問題時應該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問題最好是層層遞進的,如果直接拋給學生一個超出能力范圍太多的問題,學生不會積極參與思考和解決,也就根本無法實現深度學習,這種問題也不是我們所說的具有深度的問題。
4. 變“固定任務”為“自主選題”
我們都認可每個獨立個體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角度和方法并不完全相同,面對復雜而神秘的生物學現象和生物學問題,老師通常選擇一種方法指導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思考與學習。但是在了解一些生命現象和規律的發現史后,我們知道它們是由不同的研究人員利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共同揭示的。例如細胞學說的建立、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獲得諾貝爾獎的免疫療法等。
對于有些內容的學習,教師應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自主選擇,選擇對自己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例如在學習《植物激素調節》時,教師展示校園里的一棵柿樹出現的反常落葉現象,請同學們調查原因。造成該現象的原因多樣,調查的角度也多樣,教師不固化學生的任務,學生自主選擇角度,他們查閱資料、設計實驗、小組合作、與老師同學交流探討、完成報告等。通過一系列活動的展開,學生不僅僅學習了課本中植物激素的知識,還學會了研究方法,真正實現了學生的“我要學”,而非“要我學”。這樣的學習一定會觸及學生內心,也一定是對他們影響深遠的學習,也就實現了深度學習。
為了實現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發展學生終生學習的能力,教師就需要不斷研究與學生深度學習相對的深度教學,從教學設計開始,就要關注自己所設計的活動,提供的資源是否能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掌握核心知識、把握生物學學科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認同生命價值和社會責任。當然,教師還需要不斷地在實踐中摸索更多的有關深度學習的有效策略。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
[2] 劉月霞,郭華.深度學習:走向核心素養(理論普及讀本)[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