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鎖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組合作學習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接受和應用。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分工,自由討論,互幫互助,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們的分工協作能力和團結意識,還能夠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那么,這就意味著小組合作學習一定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嗎?答案是否定的。雖然小組合作學習對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事實上很多教師并沒有足夠好的教學策略,往往導致小組合作學習不能夠發揮其最大的效果,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這就需要小學教師進一步加強對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策略的研究,采取一些手段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谛〗M合作學習理念下語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探討,并就如何提高改進教學策略提出若干建議。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 語文教學 問題 策略
百年大計,教育為先。隨著經濟的不斷進步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特別是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的重要性也在不斷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通常以小組為基本單位,一個小組即為一個整體,而主體則是每一個小組成員。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自上世紀誕生以來,受到教育界乃至整個社會的廣泛關注,其對于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學生能夠更扎實地掌握知識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因此,加強對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和研究力度是十分必要的。
一、基于小組合作學習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認識不足
眾多周知,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認識一般是較高的,而問題就出在學生方面,小學生思維方式簡單,多數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沒有一個很好地認識,導致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經常出現溝通障礙問題,部分同學不愿意分享學習成果。其次,不同的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個性和學習習慣也不同,假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的引導和指揮,就會造成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狀態,失去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因此,假如老師實際教學過程中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兩極分化,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還會嚴重挫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
(二)學生的參與程度不均勻
調查顯示,90%以上的小學生是愿意參與小組討論和學習的。因此,通過小組討論大大提高的學生的參與率。問題是,參與率雖然很高,但是參與程度并不均勻,有些學生參與程度較高,積極發言,而有些學生參與較少,甚至還有部分學生喜歡自己琢磨。
一方面,小組合作學習中發言較多的一般是學習成績較好,較為活潑的同學,他們一般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學習成績不夠優秀的同學往往作為聽眾;另一方面,并不是每個學生都適合小組合作學習和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感興趣,調查顯示,參與程度較高的普遍喜歡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而性格較為內向的一般不如活潑好玩的學生喜歡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二、基于小組合作學習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改進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
為了更好地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教師首先應當做的是采取積極措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小組協作意識。
首先,教師可以多多進行針對性地設計活動,布置任務時要布置不可能一個人或者兩三個人可以完成的任務,當學生主動意識到這一點并在實踐中逐漸提高團隊協作意識;其次,教師可以在剛進行分組時加強指導,在分組初期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完成分工,鼓勵學生之間建立友誼。
(二)激發學生參與小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并采取措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參與度和學習效率自然也會跟著提高。
首先,教師可以引入小組競爭機制,讓小組和小組之間進行競爭,每個周或者每兩周根據得分情況進行排名,表現較好的小組獲得流動小紅旗或者紅花,也可以根據不同小組的表現情況評出“智慧小組”“最具勇氣小組”等;其次,教師可以定期舉辦小組知識競答活動等類似活動,對表現較好的小組進行精神獎勵。
(三)積極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首先,教師應當合理分組,根據每個學生的性格、學習成績等特點進行分配,確保每個小組構成相似,實力差不多;其次,教師要初步對小組進行分工,例如可以設立組長、資料員、記錄員等職位,也可以采用輪換制;最后,教師應當在實踐過程中認真觀察,仔細思考,不斷總結經驗并調整小組結構和教學策略。
三、結語
綜上所述,只要采取正確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得教學活動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需要語文教師進一步加強對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視,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使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和效果。
參考文獻:
[1]黎小平.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南北橋,2019,(7) :137.
[2]沈年春.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探討[J].讀與寫,2019,(11)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