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智勇
摘要:為在電力行業發展中,分析數字化變電站性能完善方式,文章結合數字化變電站特點,對數字化變電站自動化技術應用優勢展開討論。借此創新數字化變電站運維管理模式,提高我國變電站自動化水平。
關鍵詞:數字化變電站;自動化技術;應用優勢
引言:數字化變電站的產生,明確著電力行業變電站建設的自動化發展趨勢,深入研究數字化變電站自動化技術,對保障變電站運維質量,提高變電站整體建設水平意義重大。因此,本文對數字化變電站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展開研究,旨在明確自動化技術與數字化變電站的融合價值。
一、數字化變電站相關概述
數字化變電站屬于綜合性較強的數字化系統,由站控層、過程層、間隔層組成。其中,站控層基本功能在于更新變電站內的數據庫,并結合相關要求,將數據庫內數據傳遞至間隔層、過程層,用以控制變電站供配電服務。另外,站控層可在系統動態化監控中,利用自身在線編程作用,實現人機交互,保證變電站穩定運轉。數字化變電站中,間隔層則具有匯總站內信息,維護、控制一次設備,同時在數據采集、運算基礎上,支撐變電站內電氣設備對話,使站內設備能夠協同運行。過程層是數字化變電站檢測電壓、相位、諧波、電流等參數的功能結構,可通過整理已知參數計算變電站設備有功功率、供電量。再者,過程層可在變電站運行期間,統計變電站設備運行數據,通過將其傳送到數字化變電站總控制臺后,控制變電站斷路器開關、電源充放電[1]。
二、基于自動化技術的數字化變電站特點
數字化變電站自動化技術實踐中,變電站智能化、網絡化、系統運行自動化特點愈發突出。首先,數字化變電站智能化特點,主要體現在一次設備設計處理中。基于自動化技術,一次設備可在應用光電及微處理技術前提下,借助自動電子互感器更換設備內傳統互感器,從而在設備內部構件、核心技術集成運用中,支撐一次設備信號傳遞,提高設備智能化水平。其次,數字化變電站中,微處理、網絡通信、自動化技術可作為二次設備連接基礎,使二次設備內部數據信息能夠實現資源共享,使設備在數據處理中呈現出網絡化特點。最后,傳統變電站中需要定期維護、檢修設備,保證變電站穩定運行,而自動化技術引進數字化變電站后,可實時統計設備狀態,自動檢查變電站運行中的設備性能參數,并生成故障報告,明確系統自動化管理趨勢。
三、數字化變電站自動化技術的應用
(一)應用優勢
1.??? 強化變電站安全可靠性
相較于數字化變電站,傳統變電站設備設計處理時所用技術不夠新穎,且設備主要裝置為傳統互感器,最終使得變電站內設備交互效果不佳、變電站內信息統一管理難度大[2]。另外,通常情況下,傳統變電站本身在線監測能力較弱,無法實時監控設備狀態,導致系統運行管理實效性低,需依靠人工管理完成設備監管、系統運維作業。而在數字化變電站引進自動化技術后,可通過建立綜合性自動化平臺,建設智能化、網絡化的電氣設備,且在自動化技術應用中,變電站核心電氣設備均具有自我檢查功能,可在故障產生后進一步確定故障點位置,自動排查故障原因,并通過自動報警、自主修復簡單故障等方式,減少變電站故障維修時造成的損失,增強變電站安全、可靠性。另外,自動化技術可利用網絡通信、光纖技術,改變二次設備接線設計,簡化數字化變電站設備運行流程,可預防二次設備回路絕緣等故障隱患,實現變電站穩定運行目標。
2.??? 有效控制變電站運維成本
傳統變電站內部設備種類、功能多樣,但在高強度工作下會產生設備故障,并且在設備故障后無法盡快通過自檢提供故障信息,使得變電站故障維修時,所耗費人力、物力資源多,且檢修任務復雜。部分變電站在定期校驗設備運行狀態時,為確保繼電保護設備整定值的準確性,甚至需要在檢修前期進行停電處理,導致變電站日常運維成本高。自動化技術應用在數字化變電站后,可在站內建立自動化監測系統,由電子設備在線采集設備運行數據,同時在提前預測設備故障基礎上,由電子設備校驗設備,有利于節約人工校驗時的資金損耗,控制變電站運維成本。除此之外,數字化變電站自動化技術應用中,設備信息、管理數據傳輸可在信息網路支持下完成,能夠進一步減少通信網絡系統建設成本,使數字化變電站在創新管理模式時,無需大批量更換設備,從而保障變電站整體工作效率,降低變電站內工程投入成本[3]。
3.??? 優化變電站一體化設計
數字化變電站數據采集時,會借助電流互感器模擬信號,完成數據收集、匯總任務,但模擬信號使用時卻會產生附加誤差,影響變電站設備數據統計準確性、有效性。為此,相關人員可將自動化技術應用在數字化變電站中,可優化變電站一體化設計,改變變電站原有數據采集模式,利用“電子式互感器”,保證電氣設備數據分析精確性,提高變電站內部設備測量質量。與此同時,自動化技術可結合數字化變電站內監測系統體積、重量小等特點,將其布設在變電站設備開關控制系統中,實現變電站機電一體化控制。
4.??? 健全變電站信息管理平臺
基于自動化技術,數字化變電站在根據IEC61850標準完成模型建立、人機交互工作時,能夠分層構建智能化的二次設備、一次設備管理體系,保證變電站內設備信息共享的及時性。同時根據變電站功能層設計,健全變電站信息管理平臺,避免變電站設備檢測、監控等系統在獨立設置后,影響變電站綜合管理。再者,數字化變電站自動化技術應用時,可在通信網絡促進設備信息交互,將變電站內設備控制、電流電壓計量、設備狀態檢測等系統,構建為信息化管理平臺,使變電站信息平臺能夠統一管理。
(二)具體應用1.一次設備
數字化變電站中,一次設備是應用自動化技術的主要承載體,隨著數字化變電站的智能化建設,其內部所含有的電氣裝置逐漸成為一體化電氣裝置。該裝置中存在的光電互感器、開關裝置等一次設備,需要利用自動化技術增強自身抗干擾能力,并且在該技術支撐下,自動完成檢測、校準任務,有效控制數字化變電站一次設備運維中,可能造成的成本損耗,提高變電站整體管理效率。此外,自動化技術與一次設備的有機融合,能夠簡化數字化變電站內光電互感器管理流程,強化設備運行可靠性,確保變電站電力資源的計量的準確性。再者,基于自動化技術,一次設備靈敏度、故障反饋速度明顯改善,能夠滿足變電站的自動化、數字化建設需求。
2.二次設備
在二次設備運行管理中,應用自動化技術時,相關人員會結合IEC61850相關要求,以及數字化變電站功能需求,對站內繼電保護、故障錄波、穩控設備、測量控制等二次設備進行標準化自動管理。同時在模塊化的二次設備組成體系中,集成應用網絡通信技術,提高各二次設備網絡通訊的便捷性,使其在自動化、網絡技術的作用下,實現變電站內設備交互中的數據共享、資源共用目標。
四、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數字化變電站在電力行業被不斷推廣,且應用范圍愈發廣泛,自動化技術與數字化變電站的融合,是我國電力行業未來發展的基本趨勢,對我國變電站智能控制、自動化管理目標的實現意義重大。為此,相關人員在數字化變電站管理中,應深入研究自動化技術滲透方式,完善數字化變電站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 汪溢,胡春潮,高雅等.變電站自動化設備遠方配置維護及在線監護系統[J].自動化技術與應用,2018(012):171-175.
[2]?? 趙海平.綜合自動化變電站向數字化變電站發展淺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8(07):18-20.
[3]?? 龔雪武.數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及自動化系統設計[J].機電工程技術,2019(05):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