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
摘 要:隨著新興行業的不斷沖擊,如何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確保資產安全,提高資產核算準確性,為企業決策提供準確信息,對重資產配置的制造業來說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我公司在固定資產管理關鍵控制點上進行的一系列優化措施為例,講解管理會計如何幫助企業實現固定資產的高效管理。首先,本文通過對固定資產管理的產生、發展進行探究,提出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其次,通過翻閱國內學者關于固定資產管理的研究結果,結合我公司在固定資產管理中遇到的問題,探討了固定資產管理普遍現狀及產生原因。最后,以我公司在固定資產管理關鍵控制點上進行的優化為例,提出了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效率和核算準確性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制造業? 固定資產管理? 固定資產保管? 固定資產核算
一、固定資產管理概念、發展及意義
固定資產管理就是以提高固定資產可利用率、降低企業運行維護為目標,以優化企業資源為核心,通過信息化手段,合理安排資產管理與相關的資源運用。
2001年,隨著國家正式頒發的《企業會計準則——固定資產》以及之后固定資產新準則的相繼出臺,使我國走在了與國際固定資產會計準則接軌的前緣。自1996年以來關于固定資產相應增值稅的征收方法及稅率所做出的一系列調整,也說明國家對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視。
固定資產在企業資產總額中一般都占據較大比例,特別是制造業,固定資產管理一旦失控,造成的損失將遠遠超過一般商品、存貨等流動資產。確保企業資產安全、完整,核算準確,對于制造業意義尤為重大。只有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確保固定資產完整,才能不斷改進固定資產利用率,提高固定資產使用的經濟效果,從而促使企業產生規模效應,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增強企業競爭力。固定資產管理應該被制造業提升到戰略層次。
二、固定資產管理現狀及產生原因
固定資產管理問題的研究甚多,各行各業固定資產均有不同程度的管理問題,這些研究充分說明我國企業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比較薄弱。
翻閱文獻,綜合各位研究學者的觀點,結合我公司在實務中遇到的固定資產管理問題,筆者認為導致固定資產管理普遍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四點:
(一)管理意識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
固定資產管理不等同于固定資產保管,而企業大多數管理者將固定資產管理等同于固定資產保管,認為企業的固定資產只要不流失,就達到了管理目標,沒有意識固定資產的管理不單單是資產保管,還涉及到合理的購置、準確的會計核算等,也沒有意識到高效的固定資產的管理會直接影響產品的成本和企業盈利能力,能夠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即便部分管理者意識到了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固定資產的管理過程復雜,涉及部門、人員眾多,員工固定資產管理意識淡薄,即便企業建立了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也難以執行到位,進一步造成資產核算不準確。
綜上所述,不管是從客觀上,還是主觀上,大部分企業沒有意識到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并將其提高到戰略層面,普遍管理意識淡薄。
(二)固定資產管理過程復雜
企業的一項固定資產管理過程,通常分為購置、實物保管及維護、會計核算三個主要環節。
(1)購置,固定資產價值高,使用年限長,企業購置一項固定資產時(辦公電腦、打印機等除外),通常會進行性研究,從使用性能,能夠為企業創造的價值,投資可收回期限等多維度進行充分研究。
(2)實物保管及維護,固定的資產的種類繁多,使用部門廣泛,其實物保管涉及整個企業的各個職能部門;同時,固定資產購置后,需要定期的維修和保養,而不同類型的固定資產的維修保養又會聘請不同專業的維修師進行,這些管理過程是否高效,直接關系著企業的是否能夠正常生產經營。
(3)會計核算,會計核算通常包括初始確認、后續計量、處置三個環節。初始確認,企業購置的一項資產需要滿足一定條件才能確定為固定資產,固定資產的確認成本又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信息,有的企業甚至涉及到分期付款,公允價值等復雜的購置方法。后續計量,固定資產入賬后,企業還需要在固定資產的可使用年限內對其進行折舊,這其中會涉及到折舊年限的確定、折舊方法的選擇,殘值率的確定,折舊費用的分攤等專業的判斷。處置,當一項固定資產已經無法為企業產生經濟利益時,企業就需要通過合理的方法對其進行處置,如報廢,出售,轉讓,捐贈等,不同的處置方法會產生不同的會計分錄,影響企業的經營成果。
這些過程均需要有專業的知識儲備和經驗判斷,缺少具備專業能力的員工,即便有好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也無法確保制度有效實施。
(三)跨部門溝通效率低下
通過對固定資產管理過程的分析,我們了解到,一項資產從需求提出到最后使用,會涉及到采購部、資產管理部、財務部、各資產使用部門等不同職能部門的不同人員。由于各部門權責或者崗位價值不同,甚至公司的分配機制不合理會導致績效的差異,會給各部門員工帶來個人利益上的落差,導致部門直接溝通難度加大。同時,由于溝通涉及人員眾多,機制復雜,也大大降低了溝通效率,極容易造成溝通不暢,反饋不準,核算不準,分攤不準等問題。
(四)資產清查難度大
固定資產因數量多,使用部門多,使用位置不固定等因素,導致固定資產實物清查難度大。
(1)企業雖然每年都進行固定資產盤點,但通常因人員資源有限,無法實施全面監督盤點,大多數企業采取抽查形式,難以確定資產準確數量,無法及時了解資產情況,也無法通過盤點查清楚盤盈盤虧的原因,無法明確相應的責任人。
(2)有的企業有的資產是企業購置的,有的資產是客戶或供應商提供的無償使用的設備,資產所有權不同,不同所有權資產之間區分不清晰,也給資產清查造成極大難度。
(3)一些非生產用專用設備如電腦、打印機,隨著時間、人員、部門的變化,設備在哪里,是否在用均難以確認。
三、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效率的措施
(一)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我公司賬面資產9000多臺,原值約18.8億元,研發設備1500多臺,原值約1.8億元。所有權屬于第三方的制造設備2900多臺,從第三方租賃電腦約800臺。因固定資產數量眾多,管理過程復雜,且長期以來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我公司的固定資產管理方面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1)固定資產制度不完善,各部門職責不清晰。公司改善前,從管理層到員工,對固定資產管理均不重視,企業沒有一套相對完善的管理制度,各部門職責更是交叉嚴重。以至于各部門均從部門利益出發,忽視整個企業的利益,如對資產運行狀況不關心,不能及時維護資產,導致設備維護成本增加;固定資產保管責任和使用部門相互推諉,定期盤點結果得不到簽字確認,無法確定真實的資產數量。
(2)固定資產登記賬不全面。我公司雖很早就實施信息化管理,設立了專門的固定資產模塊對固定資產進行專門管理,但該模塊只核算了所有權屬于我公司的固定資產,對于所有權屬于第三方的資產,我公司負保管和使用責任的資產并未建立獨立賬套進行管理,僅僅依賴人工登記表格進行保管。隨著員工的離職或崗位交替,統計數據量大,信息不全面,更新不及時等問題的出現,人工統計臺賬已經無法準確反映資產狀況。
(3)資產清查流于形式。企業的實物資產沒有可識別的唯一標識,與賬面無法一一對應,定期盤點只能盤點數量,而無法對應具體型號,無法反映真實的盤盈盤虧情況。
(4)資產配置不合理,浪費嚴重。沒有一個專職部門對資產進行管理,無法從公司層面對資產進行統一配置,資產利用達不到應有的效率。如部分部門資產已經閑置缺不能及時調配到需求部門,導致重復購置,形成資產浪費等。
(二)優化改善措施
針對我公司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由財務牽頭,對整個管理流程進行梳理,特別在關鍵控制環節進行優化,已達到管理目標,優化改善措施主要如下:
(1)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知識的宣傳和培訓,提高資產管理意識。組織我公司與資產管理相關的管理層和關鍵崗位員工(如財務、保管責任人)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風險和管理意識,對其進行專業知識培訓,提高整體素質。建立激勵機制,注重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相結合,激發員工的責任心;同時調整員工結構,淘汰工作不負責任,不適合在資產管理崗位上工作的人員。
(2)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明確各部門固定資產管理相關職責。如設立資產管理部門,統一協調與固定資產購置、建設相關問題,避免多部門溝通效率低,相互推諉責任。完善固定資產購置制度,規定所有固定資產由資產管理部門協同采購部統一購買(專用固定資產如電腦等信息資產除外),必須先由各部門填寫請購單,并由資產管理部門統一,由采購部進行詢價和價格比較,填寫需求資產的名稱、規格、型號、性能、質量,估計費用等資料,并根據具體資產購置流程,按照公司審批流程報批。
(3)設立固定資產卡片,資產實物貼上標識銘牌。固定資產購建完成,由財務部統一在固定資產模塊錄入固定資產卡片,并統一發放和賬面資產編號相同的“身份證”,使用部門需粘貼于資產便于識別處。我公司還根據資產所有權歸屬,設立不同的資產管理臺賬。對于所有權不屬于我公司的資產,也建立了一套固定資產臺賬,粘貼唯一身份標簽,避免與所有權屬于我公司的資產混淆。
(4)定期開展資產清查。我公司規定至少每半年對公司固定資產進行一次全面盤點。為解決公司固定資產數量多,部門多,盤點人員有限的資產清查難度大難題,公司要求各部門在固定資產盤點時,組織各保管責任人形成盤點小組,交叉監督盤點,即確保了盤點效率,又起到了相互監督作用,使資產定期盤點不在流于形式。
(三)優化改善效果
(1)通過實施我們的編碼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單位便隨時能快速地了解每年購置的全部固定資產狀況,并能與企業生產狀況進行匹配分析,為未來固定資產投資提供決策依據。
(2)所有資產均建立臺賬,嚴格區分對所有權數第三方的資產管理,并確保賬實一致,便于資產清查,也避免了相互混淆盤點不真實的難題,同時也確保了固定資產折舊費用計提和分攤的準確性。
(3)由資產管理部統一管理資產,能實現全公司資源統一配置,并根據各部門資產使用情況實時調配,避免了資產的閑置和浪費。
(4)資產保管責任到具體員工,員工離職或工作變動時,拒絕推諉,可以快速、完整地進行資產交接,避免了不必要的資產流失。
(5)定期做資產清查,能讓管理層及時了解資產狀況,也確保了賬實相符,提高了企業核算準確性。
(6)為管理層決策提供更為可靠的依據。資產核算準確性的提高,進一步確保了分攤到每個產品,每個部門的費用準確性,為企業制定戰略時提供了更加準確、可靠的基礎信息。
四、結束語
固定資產管理是一個重要且復雜的研究課題,管理方法和手段也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如何根據企業的特點、社會的發展探索出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法,是值得每一個管理者不斷思考的永續課題。
參考文獻
[1]劉博.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方案探析[J].財經界,2013年19期.
[2]趙雪晶,孫瀟雅.試論加強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有效途徑[J].當代經濟,2013年15期.
[3]邊慧芳.論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財經界,2013年01期.
[4]劉春英.淺談企業固定資產的特點、現狀及管理手段[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