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薩克斯是歌唱型樂器中的一種,其所演奏出來的聲音非常美妙,并且節奏的變化具有較強的輕柔性,音量十分平靜低沉。同時,由于薩克斯具有較強的多變性,因此其演奏出來的音樂作品也會體現出不同的風格,包括古典音樂以及輕音樂等,更是精彩絕倫。基于這種背景,本文深入闡明了薩克斯樂曲的演奏技巧。
關鍵詞:薩克斯樂曲?? ?演奏技巧 演奏風格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薩克斯的演奏風格也日益多變。在薩克斯樂曲中,古典樂曲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具有自身的藝術特點,并且在演奏技巧方面,其與現代演奏技巧也有著非常大的差異性。因此為了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薩克斯樂曲,就一定要認真研究其演奏技巧。
一、薩克斯的發展歷程
薩克斯的創始人是比利時的阿道夫·薩克斯。在對薩克斯管進行最初的設計過程中,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更好地配合管弦樂隊。發展到20世紀20年代,高音薩克斯被融入到爵士樂中,并且憑借著自身較為豐富的表現力,也在爵士樂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早在清朝末期,薩克斯就已經傳入到我國,但是在其推廣以及應用方面,并沒有得到人們太多的關注。直至到改革開放以后,由于時代的不斷革新,薩克斯在各種娛樂場所被頻繁應用。隨后,由于國際交流的日益密切,薩克斯的知名度也日益提升,并且在我國有了相對良好的發展。此外,綜合對薩克斯管的進一步分析得知,其音色較為美妙動人,并且表現形式也具有較強的多變化特點,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對于薩克斯的喜愛程度逐漸增加。現階段,在我國很多音樂院校發展過程中,也紛紛成立了薩克斯專業,讓這一樂器的推廣更加系統化以及專業化,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薩克斯的發展。
二、薩克斯樂曲的演奏技巧
(一)笛頭與哨片
哨片與笛頭是薩克斯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同時也是需要時常更換的重要零件之一。一般而言,由于薩克斯樂曲所呈現出來的演奏風格不同,所以在具體的演奏階段,對于笛頭以及哨片的應用,在材質方面以及類型方面也會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之處。并且,對于笛頭以及哨片來說,其對于薩克斯樂器的音質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故而,演奏者在實際的音樂演奏過程中,往往會準備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笛頭以及哨片,以便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對不同風格音樂作品的演奏,提升薩克斯音樂作品演奏的水平以及效果。同時,由于笛頭的不同,其端口封口切面等的高度也會存在較強的差異性,可以很大程度上對不同音色的奏出造成了干擾。在對薩克斯樂曲進行實際演奏的過程中,針對于笛頭的選擇,演奏者往往會選擇流板相對較低,并且切片較小的笛頭。而在對薩克斯爵士樂曲以及流行樂曲演奏期間,演奏者往往會選擇前端封口較為寬大的笛頭,哨片的振動也會相對充分,需要的氣量自然而然會不斷增大。
(二)吹奏口型
因為薩克斯是以木制簧片震動而發出聲音來的,演奏者在實際演奏過程中,可以將上牙抵在笛頭約三分之一的位置上,下唇應該緊貼住哨片,并且雙唇應該對笛頭的周邊進行封住,以確保氣流可以直接的進入到樂器當中。通常情況下,在對薩克斯樂曲進行演奏的過程中,其對于聲音的要求較高,必須具有較強的圓潤性以及內斂性。在演奏階段,下巴需要放平口腔,能夠呈現圓形的態勢,以保障下嘴唇可以稍稍卷起包裹住下齒。而在這一方面,爵士樂以及搖滾樂的演奏則與古典樂曲的演奏存在一定差異,其對于演奏的口型并沒有進行太多的要求。在具體的演奏階段,需要保證嘴巴松弛,下嘴唇會出現外翻。演奏中,如若哨片在口腔中的振動能夠具有較強的自由性,那么可以讓下唇以及哨片在其他部位進行更多的接觸,以確保能夠獲得不同色彩的音響,進而可以演奏出較為合適的作品。
(三)顫音
顫音是音樂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表現手法。在實際的音樂作品中,對顫音進行應用,其需要依照不同的作品風格來有效的進行界定。通過對薩克斯古典樂曲的進一步分析得知,其對于顫音的應用相對較少,而一直發展到浪漫主義時期,作品中所應用的顫音則相對豐富且多元。一般而言,演奏顫音的技巧相對較多,由于作品的不同其表達的音樂情感也會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對顫音的應用過程中,存在較大的不同,顫音的科學且靈活應用,能夠讓音樂的感情得到有效的發揮。在薩克斯樂曲的實際演奏過程中,一定要確保演奏具有較強的自然性。在實際演奏階段,分為唇顫以及氣顫。對于唇顫來說,其主要是通過下牙齒的上下波動來讓哨片可以輕微的呈現出顫音。而對于氣顫來說,其主要是借助氣息的一強一弱變化,來讓聲音出現波動的情況。與之不同的是,在對薩克斯爵士樂以及搖滾樂進行演奏的過程中,針對這一方面的技巧,與古典音樂有著非常大的差異性,其雖然是自然而發的,但是形式卻相對較多,通常都是舌顫音。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可以一邊演奏一邊讓舌頭在口腔頂部滾動發出R的聲音,讓氣流的震動幅度能夠不斷的增強,從而使得其在音響中可以進一步的對摩擦力進行增加,讓音響可以具有較強的粗糙性。
(四)吐音。
這是吹奏管樂的一種常用演奏技巧,適于演奏熱情歡快、激昂活潑的曲調。要求聲音結實、干凈、有彈性,節奏要均勻平穩。吐音的種類有很多,其中包括單吐、雙吐、輕吐、氣吐等等。在流行薩克斯演奏中較為重要的一種吐音方式是帶有制音效果的吐音,這區別于傳統的吐音方法,首先是用舌頭的前端(約 5-6 毫米位置)向上貼住哨片使哨片與笛頭之 間的風口閉死,口腔當中要存有氣壓,然后迅速地將舌頭抽回到原有位置,與此同時口腔中的氣壓會通過笛頭使哨片發生震動,從而發出吐音的效果,這時舌頭需要再次迅速地貼住哨片,將哨片與笛頭之間的風口閉死,使得哨片不再震動。這種吐音技巧的表現能力類似于吉他演奏制音時的效果,對比正常單吐在音響效果上能夠多一層次變化,更加符合對流行音樂的詮釋。
(五)氣息。
在生理層面,空氣吸入人體肺部,靠的是橫隔膜即肺底部肌肉壁的向下運動。呼吸因為橫膈膜的反動作即向上運動而產生,它通過壓縮肺部,迫使空氣排出體外。橫膈膜的大概位置是在胃部以下的延伸,所以在演奏薩克斯管時,感覺肺部似乎是從腹部向上充滿,利用腹部和肺部共同工作的原理,不僅僅的是把氣 “吹進”薩克斯管里,而是要“穿過”它。這樣的氣息運轉的過程能夠保證足夠和平均的氣流進人樂器,從而使樂音保持穩定、無波動和支撐力,而且在演奏過程中能使身體的其他部分有充足的氧氣循環,確保演奏的連續性。
(五)演奏風格
通過分析得知,薩克斯樂曲與現代薩克斯樂曲在演奏風格上也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性。一般而言,針對古典時期的音樂作品來說,能夠呈現出中規中矩的特點。在實際的薩克斯音樂作品演奏階段,其在力度的變化層面必須具有較強的強弱分明性;在節拍層面應該十分的精準;在演奏層面應該保持十分強烈的嚴謹性。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音樂的線條能夠更加柔美,音色可以做到圓潤和飽滿。但是,在對現代音樂進行演奏的過程中,對于自由以及不規則的音樂形式相對注重,比如:在對薩克斯的爵士樂進行演奏階段,最為明顯的特點就是具有較強的“即興性”。對于這類音樂作品來說,具有較為開放的風格特點。在實際的樂曲演奏過程中,對于強弱拍倒置應用也十分廣泛,側重對連續切分音演奏手法的使用,保證節奏的變化具有較強的無窮性,在音色上也能夠彰顯出更多的戲劇性特點。
三、結語
任何一種音樂形式都應具備自身的發展體系,在具體的音樂學習階段,一定要秉承著十分嚴謹的原則,能夠充分對樂曲的特點以及演奏技巧進行掌握,以保證能夠演奏出更為動人的音樂作品。薩克斯迄今為止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發展歷史,其在很大程度上見證了音樂的進步以及成長。所以,在今后的研究過程中,還應該深入的對其主要藝術特點以及演奏技巧進行分析,以便薩克斯在我國可以得到更為良好的推動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武頌凱.薩克斯管《克萊斯頓奏鳴曲》藝術表現分析[J].黃河之聲,2019,(17).
[2]李夢.淺談薩克斯管演奏技巧和音樂處理方法[J].北方音樂,2018,(19).
[3]許鍇.薩克斯樂曲的藝術特點與演奏技巧探究——以保羅·克萊斯頓《中音薩克斯與鋼琴奏鳴曲》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4).
[4]高新周.化蛹成蝶——薩克斯從初級演奏到專業演奏的蛻變[J].當代音樂,2018,(01).
胡巍 ??遼寧省朝陽市劇目創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