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識字是低年級的重點教學內容。要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需要按照“掌握漢語拼音,借以讀準字音——掌握筆畫、筆順、偏旁部首、間架結構;借助分析字形——在閱讀中識字,在語言訓練中識字;借以加強漢字音形義的聯系——學會查字典,借以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的序列,扎扎實實的教給學生識字方案,培養學生識字能力和自學生字的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 ?識字教學 ?語言訓練
一、寓教于樂,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精神
學習的自信心能在精神上、情感上給予學生一種力量,這種力量能促使他們主動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針對低年級兒童年齡特征,在識字教學中增加一些樂趣,創設一個愉快、寬松的氣氛,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起自信,能夠體驗到識字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為了“寓教于樂”,激發學生識字樂趣,可以編字謎、編兒歌,讓學生在說說唱唱中識字;可以創編識字游戲,進行識字比賽,讓學生在高高興興的活動中識字;可以制作教具,讓學生識字時感到新鮮有趣;可以編口訣。
二、樂于識字,把識字變成學生的自學需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就要培養求知好學的精神,讓他們喜愛讀書;培養學生用書面語言表情達意的習慣,讓他們愛作文,愛寫留言條、便條;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的識字本領。總之,把識字變成學生生活中的需求,他們就不會認為識字是苦差事,而是一種快樂。
教師要從實際出發,承認學生個體間的差別,允許少數差生步子稍微放慢一點,識字的“四會”不可能同時達到。把注意力放在激發學生讀書興趣,指導學生廣泛閱讀上,讓學生在讀書的需求中識字;把注意力放在激發學生用書面語言表情達意的興趣上,把自己想說的話寫出來,讓學生在寫話的需求中識字;把注意力放在激發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讀寫能力的興趣,把生活變成學生識字的大課堂。
三、培養學生自覺獨立識字的良好習慣
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學習習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低年級教學中,尤為重要的是要培養兒童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注意教育學生樹立責任心、自信心、力爭學一字,記一字,養成細心觀察、規范書寫,自學檢查的好習慣。在識字教學中,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如“用熟字加偏字”、“用熟字換偏旁”、“形聲字方法”來匯字形,用“結構方法分析”字形等,讓學生形成有自學獨立識字的習慣,讓他識字識得又快又好,學得確有所得,學生才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樂趣,識字的樂趣。同時還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閱讀課外書籍的興趣,激勵學生在課外閱讀中識字,培養學生自學閱讀習慣,鼓勵學生自學多讀書。讀好書,并在閱讀中增加識字量。
四、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
識字教學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只是教會學生多少個漢字,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的識字方法,從而培養他們的識字能力。因而在教學中要根據漢字的特點和學習語文的規律,盡情讓學生用自己的知識去歸納識字,在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總結一些識字規律。教師要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去識字,以找出最佳方法,例如:在學完生字后,讓學生進行歸類:“獅、狐、貍、猩、貓”屬于什么部首?答案是“反犬旁”,“雞、鴨、鵝”又是什么部首?答案是“鳥字旁”,那“狐貍、獅子、貓都是什么?”學生回答“它們都是動物。”老師可以進一步啟發:“你們仔細觀察,可以把這幾個字分為兩類,它們都有什么特點呢?”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后,說:“從這幾個字可以看出獸類動物多是反犬旁,而鳥類動物多用鳥字旁。”只有教給學生優良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具有“觸類旁通、點石成金”的本領,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參考文獻:
陳小映. 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自主識字能力探討[J].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3(4):114-114.
陳小映. "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自主識字能力探討." 都市家教:上半月 4(2013):114-114.
陳小映. (2013). 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自主識字能力探討. 都市家教:上半月(4), 114-114.
四川省宜賓市珙縣洛亥鎮中心校 周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