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桂芹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隨之經濟和科技的雙重推動,我國教育事業也愈加重要,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該對落后的教學經驗和理念進行分析和研究,以達到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的。讓學生能夠在政治學習的過程中不但能收獲所學知識,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并要善于引導,以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
【關鍵詞】高中政治 ? 優化策略 ? 新課改 ?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8-040-01
引言:傳統的教學理念根深蒂固,教師往往以理論為主,缺少實踐。并且受傳統模式影響,教師和教材為主,學生反而不能在課堂上占據主體地位。以至于學生學習興趣匱乏,降低其學習主動性。由于教師教學方法傳統,教學模式單一,缺少與學生的互動,課堂氛圍枯燥無聊,會導致教學效率低,學生學習能力落后。在新課改背景下,為了提高教學有效性,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創造多元情境
教師應該根據所學內容,創造多元的、豐富精彩的適合學生的情景教學,由此引導學生對政治學習產生興趣,而不是強制的讓學生機械地學習,這樣反而達不到教學的效果。由此可見,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愿意學習,可以提高政治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經濟生活》第二課價格變動的影響時,教師可以創造小明與媽媽逛街這一情景教學,媽媽在夏天給小明買冬季的毛衣,可以讓同學明白,商品的價格下降,可以增加對所需商品的需求,反之,上升則減少對該商品需求。以此向同學講解價格變動與需求呈反比狀態,又比如小明媽媽買的米、紙巾、油、面等都是漲價的,卻不給小明買筆記本不電腦、MP4等可見人們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受價格影響小。之后教師可以用雞肉與鴨肉、輕軌與地鐵為例解釋什么是替代品,牙刷和牙膏、雞蛋和鴨蛋來解釋互補品。這樣一來以身邊的實際物品為例,學生就可以很清晰的理解這一抽象知識點,有利于提高政治教學的有效性。
二、創新教學方式
在傳統教學思想下,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教師教學方式單一,課堂缺少活力,使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性,邏輯思維能力差,長此以往的教學方式降低學生學習動力,逐漸失去對政治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應該創新教學方式,改善教學方法;在新改背景下,應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將政治教學的思想教育與知識教育相結合,采用靈活的教育方法,善于運用教學工具,加強與多媒體的結合,讓學生在學習政治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更加深入對政治學習的理解。例如,在學習《經濟生活》第八課時,教師可以為了讓同學們更好的理解我國稅收政策的公平公正,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對那納稅人不公平的政策以美國為例。再例如,學習《多彩的消費》時,教師不應該按照教材直接講解知識,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講解幾條案例,比如學生之間過度攀比買名牌、開生日會等。還可以給同學們播放歌曲《賺錢了》,讓學生在愉快地環境中分析討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消費觀。
新課的改革也體現了新的教育理念,教師應該多開展討論課堂活動。圍繞所學課程提出問題,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組討論,引導學生觀點,不斷鼓勵,最后由學生提出結論。當然,開展小組討論,并不是說老師就可以休息了,教師一定要掌握好小組討論的時間,如果學生討論時間過長,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跑走,從小組討論變成集體聊天。還有一點就是驗收學生結果,在討論過程中要幫助同學解答問題,保證學生討論不跑題。鼓勵學生敢想敢說。這樣的小組活動有利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強同學間的團結,增加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發揮學生個性,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溝通、表達能力,以及樹立良好的道德價值觀,更加有利于維護師生關系,在交流討論中共同發展。提高政治教學效率。
三、培養學生情操
政治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因為政治教學是一門影響學生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三觀的學科,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德育滲透,對政治教材的德育因素的挖掘,通過多種教學方式來刺激學生的情感因素,潛移默化的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種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和社會責任感。例如,在政治生活教材中,教師可以從我國優秀的政策制度方面來讓同學了解可以增強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在文化生活教材中,教師可以通過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講解讓學生體會到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傳承和弘揚我國中華民族精神;在哲學生活中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四、布置教學作業
教師布置教學作業,不僅可以讓學生鞏固課上學習的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和實現對所學知識的轉移與應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布置教學作業看成教學過程中重要環節之一,按照每個學生的差異性布置階梯型作業,以適應每位同學的水平,差異化的作業可以提高每一位同學的能力。
例如,在哲學生活這一教材中,教師布置作業可以依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來設置適合同學水平的作業,讓學生可以在網上查找相關資料,讓學生在解決作業過程中快速理解所學知識。教師加以引導分析讓學生在答題過程中樹立正確價值觀和世界觀。教師也可以通過基礎題、理論分析題、認知理解題等不同題型,來鍛煉學生對所知識的掌握能力。讓每位同學都能對教師所講的知識點達到理解和應用,以達到教學的有效性。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對政治教師來說,在教學過程中,要創新教學理念,摒棄傳統觀念。通過創造多元情景、創新教學方式、培養情操、布置教學作業等幾方面的優化策略,讓學生做主體,教師加以引導,以實現高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夏金花.新課改下優化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新智慧,2020,(7):50.
[2]葉麗敏.淺談新課改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策略的有效性[J].速讀(上旬),2019,(12):95.
[3]任晶.新課改下優化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魅力中國,2019,(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