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仕娟

【摘要】學生在學習高中生物課程中,核心概念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本文主要研究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學策略,包括基于核心概念的比較法教學策略、基于核心概念的概念圖教學策略、基于核心概念的模型建構教學策略。在教學中老師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靈活選擇。
【關鍵詞】高中生物 ? 核心概念 ?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8-085-01
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這么簡單的問題怎么學生還是掌握不了呢?”或者“講過好多遍了學生怎么還是做錯?”。靜下心來追根查源會發現,學生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在簡單的問題上出錯,是因為他們對核心概念理解不清,才給高中生物知識的學習帶來很大的障礙。張穎之, 劉恩山認為核心概念是位于學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識 ,包括了重要概念、原理、理論等的基本理解和解釋 ,這些內容能夠展現當代學科圖景 ,是學科結構的主干部分。我認為核心概念能對本章節教學起到一個統帥、主導作用的概念。作為學生,掌握了核心概念就等于掌握了高中生物知識的精華,作為教師,抓住了核心概念就等于抓住了高中生物教學的命脈。而要理解和掌握核心概念,就離不開對教學策略的研究,選擇好的教學策略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
一、基于核心概念的比較法教學策略
在生物學核心概念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將相似的概念混淆,如細胞液與細胞內液,血液與血漿,生長素與生長激素等。對這些相似的核心概念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相同區分出不同,理清知識點內部聯系,就可以避免混淆;在學習新知識時利用這個方法可以使學生加深對舊知識的理解和升華,有利于知識的遷移和應用,也有利于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更好的接受和理解新的知識;在學完一個章節以后通過比較法可以將教材中不同部分的知識羅列比較,歸類,將零碎的知識串聯起來形成系統,框架。例如在學完核酸以后,可以進行列表比較
二、基于核心概念的概念圖教學策略
概念圖由概念節點、節點之間的連線及連線上標注的關鍵詞構成,概念節點表示某一知識領域的各個概念,連線及關鍵詞表示各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概念圖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理解核心概念,構建起自己的知識體系,不僅可以讓學生理解掌握某個概念,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章節的知識框架,促進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整體把握。概念圖的構建方式一般包含以下幾個流程:第一步確定核心概念,第二部梳理與核心概念相關的概念和事實,第三步構建概念與概念、概念與事實的聯系,用連線、連接詞建立聯系,第四步補充、完善概念圖。
三、基于核心概念的模型建構教學策略
人教版生物教材《分子與細胞》給出的生物模型釋義:“模型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目的而對認識對象所作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的描述,這種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體的實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則通過抽象的方式來表達。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數學模型等。模型建構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動手機會,把抽象的概念直觀化,把枯燥的文字形象化展現在學生眼前,從而加深學生對生物學核心概念的認知和理解,有助于學生掌握生物學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并形成系統的生物學知識網絡。
學生通過動手制作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物理模型,直觀的了解真核細胞的結構,加深了對細胞器結構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通過動手制作生物物理模型,可以加強學生對生命結構,生命現象的直觀觀察,能加強學生對認知對象結構的理解和認知。而數學模型如“跨膜運輸的運輸速率與濃度差的關系”、“種群增長 J、S 型函數關系”的圖像模型可以幫助學生歸納生物學的規律,學生通過演繹數學模型的推導和建構過程理性和科學地理解核心概念,從而達到加深學生對核心概念的記憶。
中學生物教學中,概念教學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核心概念教學則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在生物核心概念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碰到各式各樣的困難,我們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要做到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選擇適宜的教學策略,使其更好地為核心概念的服務。而遇到的每一種問題,相對應的解決辦法有很多,我們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概念特點、學生基礎等因素靈活地選擇教學策略,以促進學生對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從而實現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1]張穎之, 劉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學報.2010
[2]來月.高中生物(必修 2)模型建構教學的案例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