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崔國珍

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社會對初中生的道德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單純以德育為主修科目來強調德育已經不適應社會的需求。數學是初中課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能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在數學教學中開展德育,能借助數學課程的優勢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
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提出與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初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了思想教育的內容,但有的教師還是存在重視才能而忽視德育培養的情況。初中教育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德育為原則開展,忽視德育會直接導致學生在心智發展上不夠健全,影響今后的成長。而初中數學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等能力,在數學課堂上滲透德育內容,既能使初中數學教學更加具有趣味性,又能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促使學生德、智、美全面發展。而初中數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也應當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全面發展,使其成為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形成道德品質的關鍵時期。初中生需要學習的知識更加復雜,接觸的知識面也更為寬廣,但這絕不是忽視德育的原因。且初中階段的學生品質的形成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在初中開展德育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從小形成優秀的道德品質。
第一,初中數學嚴謹且富有邏輯的學科特性是在其中開展德育的優勢之一。數學是基于大量的實踐的科學,因此具有較強的真實性和說理性。且數學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是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不可缺少的一門學科。教師可以將德育有機融入初中數學課堂之中,利用初中數學課程梳理性較強的優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同時,也可以利用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優勢,把課堂上的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從而讓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優秀的品質并加以學習。
第二,初中生喜歡行為模仿,能更好地接受德育。初中階段的學生年齡普遍偏小,還沒有屬于自己的獨立行為特征。也正因如此,初中生喜歡模仿自己的偶像。隨著信息網絡的快速發展,初中生在網絡中無法辨別信息的真偽,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誤導。但初中生在網絡上學習的時間終究少于課堂時間,如果教師可以給予正確的引導,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滲透德育,以身作則,把自身變成學生的偶像,吸引學生模仿學習,便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形成優秀的道德品質。
第一,在數學學習中追尋真知。立德樹人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數學因其特性,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敢說話、說真話的習慣,進而培養學生養成誠實守信、剛正不阿的品質。數學的嚴謹在很多方面都有體現,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引用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幫助學生培養嚴謹認真、敢于質疑權威的品質。
第二,把握數學教材中的“美”,陶冶學生情操。“美”不單是一種感官上的沖擊,在實際生活中,優秀的品質也是“美”的一種體現。在初中數學的教材之中,也有許多“美”的存在,如黃金分割比例、對稱性圖像、符號語言等。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當盡可能引導學生了解數學理論的推導過程,給予學生美的體驗。數學知識是對生活的總結,而生活為數學知識的運用提供了具體的情景和場所。生活中不缺少美,但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多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地探尋和發現,讓初中生美育素養和德育品質共同發展。
第三,在興趣牽引中培養學生責任感。到了初中后,學生還是存在愛玩的心理,但初中學習任務重、課程安排緊湊,如果學生一味地玩,學習效果必然欠佳,學習進度也會落下。這時,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愛玩的天性,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把平時的作業安排成游戲任務,幫助學生從被動接受作業變成主動接受任務,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性和責任感。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要從多方面引導,讓學生能夠最大程度地收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