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謝碧瑛
小學時期作為學生開始學習的初級階段,是為學生未來學習打下良好基礎的階段。其中,作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教師需要重視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工作,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質量,并積極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寫作技巧和素材,提高寫作教學的教學效率。而課外閱讀可以讓小學生積累各方面的知識,幫助小學生獲得更多寫作素材、學習更多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能力。
課外閱讀能幫助學生積累更多寫作素材。現代社會的多變、復雜致使學生在飛速成長的同時需要學會更多的生活知識,而知識面的擴展需要大量的練習和閱讀。進行課外閱讀的學生會接觸各個領域的書籍,可以了解每個領域的基本概況,對未來的發展有一個相對淺層次的了解。多元化的知識能開闊學生的眼界,使學生不做眼光狹窄的“井底之蛙”,全面發展,提升自身內涵。課外閱讀能幫助學生積累更多寫作素材,使學生在寫作時可以時時借鑒所閱讀的內容。
課外閱讀能幫助學生提高理解能力,產生巧妙的作文構思。部分學生理解能力有限,寫作時不知道該如何下筆,這一問題已經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發展,教師不應該對問題視而不見。目前來看,在語文作文教學中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是諸多方法中見效最快的方法,能幫助學生提高理解能力、增強閱讀能力、產生巧妙的作文構思。教師注意在課外閱讀上加以研究,結合學生情況精心策劃組織教學活動、推送課外閱讀內容。在課外時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讀物,提高閱讀興趣,提升閱讀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當學生“讀書破萬卷”時,就能達到“下筆如有神”的狀態了,閱讀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
課外閱讀能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學習寫作技巧。課外閱讀能夠為學生的能力培養與提升提供建設基礎,在語文教學中開展課外閱讀教學是順應素質潮流的一種體現。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師要嚴格按照改革要求開展課外閱讀。課外閱讀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學生能接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好的課外讀物一般用詞都比較嚴謹,學生通過課外閱讀能學習到這種嚴謹的說話做事方式,嘗試讀取有關做人做事方面的書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在今后的為人處世,幫助學生學習寫作技巧。素質教育理念盛行,要求教師將關注點放在培養學生能力上,而寫作能力的培養也是其中一部分。閱讀歷史典故能讓學生在言語談吐間更有氣質;熟讀唐詩三百首,典雅的詩句能提升學生自身修養,同時積累寫作素材,學習作者的寫作方式。
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分享,為小學生寫作積累素材。教師不僅要鼓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外閱讀活動,同時還要讓學生一起分享在課外閱讀過程中收獲到的各種好的內容以及學習到的各種知識,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學習了解更多的知識,收獲更多,幫助他們培養閱讀能力,為寫作積累素材,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而且,在學生間互相分享時,也可以一起討論他們的收獲,每次討論也是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過程。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表達,給予他們發言的機會,并且要主動表揚他們,讓他們不斷提高自信心,有效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此外,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資源,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只有教師為學生推薦了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書籍,才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作文教學課堂中引入課外閱讀。作文教學課堂中,引入課外閱讀,讓學生進行正確的課外閱讀,通過閱讀體會提高寫作能力。另外,建立課外閱讀與小學生作文的聯系是最明智的選擇,對于作文教學工作的開展非常有利。教師應當提前做好準備,注意在網絡上收集閱讀材料,保證這一閱讀材料對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有幫助。在進行教學講解時,教師可以在媒體上展示兩篇相似主題的閱讀材料,先不要急于講解,而是拋出問題讓學生自行探討,給學生一段時間找出兩篇文章之間的異同。同時,在講解文章時,教師可以引出作者,讓學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然后不失時機地引出作者的其他作品,鼓勵學生在課下自行閱讀,自主練習寫作。這樣的方式不會引起學生的反感,經教師的提醒,學生再投入時間進行作品研讀,無形中就豐富了自己的知識面,提高了寫作興趣。
有效結合課外閱讀與寫作。閱讀與寫作實際上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學生具有足夠的知識量后在寫作時自然如魚得水。只閱讀不寫作無法讓學生運用學會的知識,教師要想發揮出課外閱讀教學的作用,就必須將該方式完美地融入作文教學方案中,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素材。同時,教師也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喜好推薦一些適合他們的優秀作品,激發學生對文章閱讀的興趣,讓他們在作品里學習到優秀的精神,獲得更多的知識積累。在描寫動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考一些經典文章,學生通過前期研究文章中作者的寫作思路,研讀之后感受作者的情感,在寫作時就會有話可說,有東西可寫。
總之,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中有著重要影響的一部分,教師必須重視作文教學的質量提升,積極應用課外閱讀教學方式,在努力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