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戴名秀
將素質教育融入初中英語課堂,非常符合新課標背景下對于英語課程的教學要求,并且能夠更加全面深入地實現學生學科能力的培養。在初中英語課程的教學中融入素質教育,有很多具體的實施方法,教師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語言做合適的課程教學設計,并且不斷豐富課堂上的實踐探究活動,讓素質教育有更大的融入空間。此外,教師應當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交流與互動。
英語教學是一門語言教學,教師首先需要為學生構建開放化的語言交流氛圍,營造良好的課堂交流環境,并且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初中學生在語言積累上還需要更加豐富,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也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在為學生創設交流氛圍時可以采取合適的指導方法,如果學生不能馬上進行有效的語言表達,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做示范。語言能力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并且鼓勵學生多嘗試。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會有明顯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才能得到增強、語言素養才能獲得提升。
比如在教學Know yourself 一課時,教師可以從實際出發,以英語教學目標為主,要求學生運用英語對自身的外形及特點進行描述,為學生提供英語實踐的機會,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一開始,學生可能明顯表現出語言交流上的障礙,在表達上可能也會有各種困難。對此,教師不妨先給學生做示范,通過用英語簡單介紹自己來形成良好的整體氛圍。隨后,教師再讓學生參照自己的示范,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不僅可以掌握關于人體外貌的英語詞匯,還可以為后期的寫作收集材料,在訓練口語的同時,提升寫作水平。
在初中英語課堂上多設計一些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可以給學生提供充裕的交流空間,能夠讓學生之間有良好互動,還可以讓學生就一些學習中的重難點問題做有效探討。教師可以從具體的教學內容出發,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合作學習的活動內容。同時,教師在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時要注意觀察其表現,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認識到學生在語言理解上的障礙,對于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在后續的教學中做重點強調。這可以讓學生有更大的提升空間,不斷豐富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學習收獲。
比如在教學了Great people 這一單元的內容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析總結這一單元中的核心語言點,歸納該單元中有哪些重點詞匯、詞組及語法點等。有的小組提出,這一單元的學習應熟練掌握Do you think...?這一句型;也有小組分析,該單元應重點把握famous、invent 等詞匯,同時理解動名詞變化的關鍵,如invent 動詞意為“發明”,當其后面加or 即可變成inventor,也就是“發明家”的意思。這樣的學習活動形式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讓學生有更大的實踐探究空間,同時也是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要學習一門語言,了解這門語言背后包含的文化要素十分重要,這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學生具備更好的綜合語言素養的依托。教師可以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加強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可以結合一些典型的語言點的分析來豐富學生對跨文化知識的認識,這對于學生語感的提升會很有幫助。不僅如此,這樣的教學訓練過程還可以很好地增強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帶給學生更加全面的課程學習收獲。
比如在教學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 這一單元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這個很有代表性的探究話題,引發學生對于跨文化的觀察和思考。在學習完課本內容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與同伴之間互相交流自己觀察或者看到過的世界文化都有哪些,各個國家的獨特文化有什么,自己為什么對這一文化感興趣等。這個話題具備一定的開放性和趣味性,通過這樣的交流討論可以給學生營造良好的交流分享氛圍,能夠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讓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積累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