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我國的北方地區農業的主要組成結構之一就是果樹產業,合理的產業結構可以有效的促進果樹產業的發展,同時果實方面的食用安全也屬于一項重要的發展因素。本文針對果樹產業中的病蟲害現象做出了分析和研究,用以降低病蟲害的發生,同時提出了對應的建議,通過相關的科學舉措來更好地處理病蟲害給果樹產業造成的不利影響。
[關鍵詞]綜合措施;北方果樹;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 S436.61
[文獻標識碼]A
截至目前,我國的北方地區果樹資源極為豐富,具有面積大、發展快、經濟效益高、品種繁多的特點,一度成為了北方地區經濟發展支柱性產業。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產業的發展,果樹品種呈現出的結構布局發生了一系列的改變,氣候環境也同步發生了變化,使得北方地區的果樹病蟲害頻發,導致果樹的正常生長環境受到了破壞,樹體破壞嚴重,產果質量持續下降,對當地的市場經濟效益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本文主要研究了北方地區果樹病蟲害方面的發生特征和對應的防治方法,同時將各種防治技巧做出了概括和總結。
1 北方果樹病蟲害的常見種類
對果樹造成危害的蟲類主要有軟體動物、螨類、昆蟲等,在國內已經被發現的害蟲共有四百余種,在北方地區比較常見的就有四十余種,可以將其劃分為食葉害蟲、地下害蟲、蛀蝕害蟲以及刺吸害蟲等幾大類。對果樹幼苗的根部形成危害的害蟲主要有地老虎、螻蛄、蠐螬、金針蟲等;對果樹葉部造成危害的主要有葉家蟲、菜青蟲、薊馬、葉螨、蚜蟲潛葉蠅等。上述的害蟲不僅會使果樹的實際產量急劇下降,同時還會影響到果肉的品質,使果實商品的價格再度下降。
北方果樹產業中常見的病害主要有:潰瘍病、炭疽病、黑紅點病,褐斑病,斑點落葉病,霉心病、枝干輪紋病、白粉病、苦痘病、日燒病以及銹果病等。
2 北方果樹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手段
2.1 休眠期防治重點
一般情況下,北方果樹的休眠期為每年的12月份到次年的三月份,處于這段時間內的果樹十分容易發生枝干輪紋病、腐爛病、早期落葉病以及干腐病等病癥。主要采取的應對措施有以下幾點:在北方的冬季對處于休眠期的果樹做出整體枝葉的修剪,徹底的清除掉可能存有病蟲害的樹木枝條,與此同時還需要將果園內部的落葉、枯枝、雜草等物質清除干凈,然后進行集中地燒毀,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加有效防止雜物吸收到過多的土地養分,同時還能夠有效消滅隱藏其中過冬的病蟲。在北方的二月下旬期間,需要在果樹正式開始發芽之前刮除樹木上生長的老樹枝,對于那些綸紋病瘤和腐爛病斑的果樹而言,需要將其存有病菌的位置進行徹底的刮除并對相應位置上涂抹藥液。在正式進入三月之后,北方的果樹開始進入發芽期,需要使用石硫合劑、腐必清以及菌毒清等藥液噴灑在傷疤位置,用以根除病蟲越冬的可能性。
2.2 萌芽至開花期防治重點
需要在果樹的萌芽階段采取對應的措施,用以防止小葉病、苦痘病、縮果病以及蚜蟲等現象的發生,同時還容易遭受到金紋細蛾與蚜蟲的侵蝕。在果樹發芽之后,有關工作人員需要長期對果樹保持觀望狀態,觀察其枝梢位置的生長情況,如果發現了不良的生長現象,需要及時的予以處理,保證果樹的健康生長。當果樹處于發芽后期時,需要對其進行必要的施肥操作,用以保證地下肥力的供應充足,滿足果樹生長方面的營養需求。最后還需要在花期前后噴灑硼砂,作為果樹生長過程中需要的營養供給。
2.3 花后至套袋的防治重點
北方地區的果樹在其花期之后一直到套袋的時間期限為每年的五月中旬直至六月上旬,在這段時間內,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對病蟲害做出更加嚴謹的防守措施,因為果樹的謝花期之后的五天到七天時間內屬于果樹最容易發生病蟲害的時間段,在此期間內,果樹管理人員需要對癥下藥,有針對性的將各種相關防治藥品和對應的殺蟲藥品進行噴灑,保證各種蟲類不會在這段時間內對果樹造成傷害。因為果樹在這一時間內屬于脆弱期,所以更加需要工作人員的保護和照顧,在保證其正常生長的情況下,做好維護管理工作。
2.4 套袋后至解袋后的防治重點
在果樹果實正式實行套裝之后也有可能引起一些比較特殊的病蟲災害,比如:銹果病和日燒病,因此在這一時間段內需要對各種有害蟲類做出嚴格的排查工作,及時的處理掉會對樹木生長造成隱患的有害蟲類。在套裝之后也需要對內部做出定期的檢查措施,用以及時的發現各種可能存在的病蟲害現象。及時發現,及時治理,爭取在第一時間消滅掉可能造成安全隱患的各種病蟲害起源。
3 北方果樹病蟲害防治效果的加強措施
3.1 加強宣傳、提高認識
相關部門需要合理利用電視頻道、報紙、電臺、網絡等多種信息傳播媒體進行病蟲害防治技術方面的宣傳,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在進行宣傳的同時還需要保證宣傳教育內容的科學性和正確性,通過宣傳教育的開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強果農對于果樹保護工作和病蟲害防治工作有更深的認識。處于果樹的生長關鍵期,需要實時的開展病蟲害防治方面的相關知識講座和宣傳報道,用來提升果農的知識水平,從而達到提升地區果樹種植產業方面的防治技術推廣,同時還能夠構建起示范區域,有效提高果農的經濟效益。文化宣傳能夠為北方地區的果農提供更多的科學知識,使其在進行果園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從而提高果農的種植熱情。
3.2 制定病蟲害防治計劃
截至目前,積極制定出更加科學的病蟲害防治制度,根據對應的病蟲害防治技術開展相關工作,針對病蟲害方面的防治工作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處于雨水期階段,很多病毒都會通過雨水進行傳播,所以需要在降雨量比較大的階段提高對于各種病毒的預防力度。與此同時,如果處于干旱期,果樹的病蟲害也會大幅度增加,這時候就要將防蟲工作作為工作重點。當果品正式采摘完畢之后,果農還需要定期的對果樹進行農藥的噴灑工作。在使用正確的病蟲害防治措施的同時,還需要搭配上對應的管理種植計劃,采取科學合理的管制措施,適當對果樹修剪枝丫,雨季排澇、防止草荒等現象的發生,進一步保證果園內的生態環境不被破壞。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旅來避免各種病蟲害的出現。
3.3 合理用藥
在通常情況下,果園內的果農在進行管理工作會在發現病蟲害的第一時間使用便捷,見效快的藥劑進行處理。這種形式的農藥使用會促使果樹上的病蟲產生抗體,從而失去藥劑應有的效果;同時果品上的農藥殘留,會對食用者產生身體方面的危害,所以,果農需要合理使用農藥。根據氣候因素和果樹病蟲害發生的特點與規律做出正確的處理方式,這樣才能夠取得更加優異的防治效果,對果樹使用藥劑需要注意多個方面,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才能夠更好地控制果樹的正常生長環境,有效提升果樹的生長質量,從而取得更高的果實產量,保證果農的自身利益。
3.4 加強果樹種植管理
在北方地區,果樹發生病蟲害的主要條件有兩種,即樹體衰弱和病菌侵襲。所以,加強果樹的栽培管理,能夠有效的提升樹體的生長狀態,進而提升其抗病的能力,有效降低果樹病蟲害的暴發的可能性,處于果樹的種植階段,還可以使用更加具有先進的處理技術做出對應的施肥和灌溉,同時還需要定期的進行清園和修剪施工,然后根據生態學的內容有規律的平衡病蟲、天敵、果樹之間存在的關系,這樣才能夠有效控制并減少病蟲害發生的可能性。
4 結論
綜上所述,果樹產業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屬于農業結構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為北方的市場經濟提供非常強大的活力和動力。在此基礎上還能夠有效的提升果農的經濟效益。本文就果樹的病蟲害防治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用以更好地處理果樹病蟲害給果農帶來的各方面不利影響。首先對果樹的各個生長周期做出了分步驟的處理方案,提出了各種情況下的處理方式,同時指出了在不同的時間內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用以幫助果農更好地管理果園。
[參考文獻]
[1]遲彥,王冰.北方果樹主要病毒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試劑盒的研制[J]. 分子植物育種印刷版,2019 (19).
[2]鄭慶偉.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北方果樹食心蟲綜合防控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順利通過驗收[J].農藥市場信息,2016 (25).
[3]邢維杰,于洪科,王錫河.2019上半年遼寧營口地區主要露地果樹病蟲害綜合防治[J].北方果樹,2019 (02).
[4]趙子成,皮彩秋,魯富友.果樹病蟲害防治中的農藥污染及治理措施探討[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6 (01).
[作者簡介]謝小博(1978-),男,農藝師,研究方向:植物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