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娟 戴景軍 趙黎昕 馬云霞 李清
[摘要]許多學校在針對藝術體育類課程進行評價時含有較強的主觀性,容易因為評價不全面不公正的問題,損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校在對藝術類課程進行學習評價的過程當中,應當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摒棄唯結果論的評價觀念,設置明確的評價標準。盡可能減少評價的隨機性和主觀性,提高評價的合理性和有序性,從而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衡水學院;藝體課程;評價體系;學風建設
[中圖分類號] G40-4
[文獻標識碼]A
大學的評教模式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而言至關重要,其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就目前的情況而言,衡水學院能夠根據時代的發展,積極改變自身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模式。但是,衡水學院在藝體課程的評價體系當中,依舊存在著一些問題,還有很大的優化空間。相關工作人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對衡水學院的藝體課程評價體系進行切實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礎之上尋找恰當的方法予以改進,從而讓衡水學院的藝體課程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1 衡水學院藝體課程評價體系概述
目前,衡水學院的藝體課程大多數還是以提交大作業為主,平時表現為輔作為評價方式。近期,衡水學院的體育學院為進一步加強專業內涵建設,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內在要求,積極推進課程綜合改革,不斷完善實踐課程評價體系建設,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于2019年年底開展了社會體育、體育舞蹈專業體育舞蹈課程教學改革實踐考試。本次考試邀請了3位業內專家(CEFA國際級教師、評委,國際級裁判)作為考試評委,也確保此次的考試更加專業和客觀的評價,3位評委在考核中也逐一進行精彩點評。同時在本次考核中來自河北藝術職業學院的一對專業選手也帶來了四支舞的精彩演繹,使兩個學校的學生進行了一次精彩的表演交流。本次社會體育、體育舞蹈專業體育舞蹈課程教學改革實踐考試由原來的授課教師隨堂考試,改為教考分離、引進行業及一線專家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以劇目形式分別進行項目展演,并做出點評。本次的考核改革使評價不僅僅是一個環節而已,而是一種手段,真正實現評價的重要性和指導性。讓學生重視課上學習、課后練習以及考試,形成良好的學風;提升學生表演能力、應變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做充分準備;同時以節目展演的形式進行考核有助于對學生精神面貌、課程知識掌握程度、舞臺禮儀等專業素養及崗位職業素養進行全方位評價,為學生未來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衡水學院的藝術體育課程評價體系正在不斷完善,總體趨勢一片大好。
2 衡水學院藝體課程評價體系中的不足之處
2.1 評價過于主觀隨意
目前,部分教師會采取和上文中相同的演藝大賽的方式,來對學生本學期的學習成果進行考核和評價。但是,并不是每一個專業都能夠請到社會的專業評委來做評價。部分教師設置的學生前后分差相差不到十分,在學生進行表演的過程當中,憑借自己的主觀感受來對學生進行評價。這樣,最后所有的學生都能及格,大多數學生都能高分通過,教師和學生皆大歡喜。但是,此種評價方式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習努力的學生和學習不努力的學生分差不大,進而導致學生學習缺乏動力的現象發生[1]。下一屆學生通過請教上一屆師哥師姐,就會存在僥幸心理和經驗之談,認為此門課程不管努不努力學習,最終結果都差不多,進而出現許多學生。不努力學習該門課程的現象。長此以往,這門課程就會變成學生口中的“水課”。選的人很多,但是學到東西的人很少。這樣,是非常不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的。
2.2 評價標準不一致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許多教師都會通過讓學生提交大作業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最后的考察與評價。部分教師要教很多個學生,同時也需要批改很多和期末作業。每一位教師的評價標準都不一樣:部分教師給學生的分差很小,學生當中存在普遍高分的現象。部分教師給學生的分差很大,但是,有些教師常常在批改作業到一半的過程中,才發現自己的標準有些嚴格了,于是對后面的一半作業的評判變得松散起來。此種情況經常出現在教師教學生的數量過多,作業過多,無法一次性批改完成的情況當中。這樣,不僅容易使學生對教師評判的公正性提出質疑,而且容易導致師生關系矛盾的現象發生,對今后的教學質量的提高非常不利。
3 衡水學院藝體課程評價體系的有效優化策略
3.1 分解評價指標
教師在為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當中,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來分解評價指標,不能緊緊依靠最后提交的作業作為唯一的評判方式[2]。如果教師能夠把評價指標進行恰當分解的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評判的全面性與公正性,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藝術體育類課程的作品,基本上具備這樣兩個過程:設計過程和制作過程。教師可以把藝術體育類課程的評價標準分成兩種:第一類是平時表現成績10%,第二類是作品質量,占90%。在作品質量環節驗證當中,設計過程占作品質量分數的50%,制作過程占作品質量分數的40%。其中,平時表現成績主要考察學生的課堂到課率和課堂紀律,作品質量檢測的設計過程主要考察:(1)設計過程是否具有原創性,是否符合條理;(2)設計想法是否具備可行度;(3)設計想法是否具備創新性。這三者各占作品質量檢測設計過程考察當中的1/3。作品制作環節中,主要考察的內容有:(1)作品命名是否規范;(2)作品是否具備流暢度和美觀性;(3)作品是否能夠滿足大眾的審美需求;(4)作品在展示的過程當中是否具備較高的體驗感。以上四個要求,各占作品質量檢測制作環節當中的1/4。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明確考核標準,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加全面和公正的評價,從而為衡水學院藝術體育類課程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2 重視學習過程
學習過程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環節。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不應僅僅重視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因此教師在為學生制定評價標準時,應當關注學習過程,注重過程評價。
例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每節課下課都為學生布置定時課堂作業,讓學生利用本節課教師講述的方法來完成課堂作業,并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當中,可以結合學生平時課堂作業的狀況和期末作業的狀況,來判斷此類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態度。如果一名學生平時的作業非常不錯,期末考試的狀況卻不是很好,那么教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的平時成績,不讓他的分數太低。如果一名學生平時作業非常不認真,但是期末考試的狀況卻非常不錯,那么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降低他的平時成績。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讓學生重視學習過程,認真學習,努力學習,為本門課堂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3 考察設計思路
教師在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察的過程當中,針對學生每一次交上來的作業,教師都應該著重考察該作業的設計思路。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了解學生的想法,為學生做出更加全面的評價,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思路,改變自身的教學方案。
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了解學生的創作思路:一方面,針對學生較少的情況,教師既可以通過讓學生進行課堂展示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創作思路,也可以通過與學生進行面談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創作思路。另一方面,針對學生較多的情況,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把自己的設計思路寫在紙上,標注好學號、班級和姓名,讓學生附隨作業上交。教師在批閱學生的作業時,如果遇見了一些比較新奇的創作方法,可以通過和學生面談的方式進行交流。這樣,不僅能夠很好的考查學生的設計思路,而且可以加深師生之間的感情,讓教師能夠對學生產生一個相對客觀的評價,從而更好地激勵學生發展。
3.4 注重創意培養
我們需要明確:藝術體育類課程不僅僅需要培養自身的美感,而且需要自身富有創意。教師在為學生進行評價時,需要綜合考察學生的各個方面,比如:課堂到課率、作業完成度、課堂參與度等。其中,針對藝術體育類課程當中的設計類專業,教師應當著重對其創意設計和創新思路進行考察。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養創新型人才,讓這類學生能夠在畢業之后設計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查學生的創意度:第一、作品設計是否別出心裁,是否能夠讓大多數人眼前一亮;第二、作品的設計過程是否詳細,可行度是否高;第三、作品設計是否原創,引用他人設計是否標注。教師在批閱學生的平時作業和期末試題時,應當立足于實際情況,著重考察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意思維,并根據學生作品的創新程度酌情予以加分。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敢于創新,愿意創新,勇于創新的能力,從而讓學生能夠設計出更加優秀的產品。
3.5 嚴抓課堂紀律
上文中提到,教師在為學生進行評價時,應當著重考察學生的日常學習態度,不應該秉持唯結果論的評價方法。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嚴抓課堂紀律,明確平時成績的考察依據。
首先,教師在第一次為本班學生上課時,就應該為學生講明本學期考核的評價標準,以免后期部分學生由于認識不足或者認識錯誤而導致不及格的現象發生。其次,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規定積極回答問題,課堂參與度高的同學可以在平時成績當中獲得一定量的加分。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同時也可以為平時成績的考核提供依據,避免部分學生由于平時不努力學習而導致平時成績過低,反過來說教師平時成績給予不公正的現象發生。
4 結語
綜上所述,衡水學院的藝體課程評價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問題,但是總體趨勢一片大好,各方面改革都在朝著穩定的方向發展。衡水學院的藝體課程教師可以通過分解評價指標,重視學習過程,嚴抓課堂紀律,考察設計思路,注重創意培養這幾個評價方法,來對本校的藝體課程進行專業的評價。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藝體課程的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知識基礎。
[參考文獻]
[1]牛冬玲.鄒妮娜,以學習成果為導向的藝術設計類課程評價體系研究與實踐[J]藝術科技,2018(06).
[2]張小玲,藝術類專業課程”形成性”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9(12).
[3]于士平.關于藝術設計類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