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旅游行業隨之進入到了黃金發展階段,旅游業成為了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之一。在旅游領域中,鄉村文化旅游更是成為了近些年的重托戲碼,其對于我國地區區域經濟增長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更是成為了拉動我國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之一。我國廣西擁有著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優勢,其發展鄉村文化旅游也成為了近些年廣西新的經濟增長點。本文將以廣西的鄉村文化旅游發展為例,對鄉村文化旅游在廣西第三產業經濟發展中的貢獻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廣西;鄉村文化旅游;第三產業;經濟貢獻
[中圖分類號] F592
[文獻標識碼]A
從廣西的多年發展歷程來看,廣西的經濟發展驅動力量主要來源于第二產業,即制造業,廣西的服務業特別是現代化服務業發展水平一直以來都比較落后,甚至落后于全國水平。但是,縱觀近些年我國廣西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鄉村旅游也已經成為了推動廣西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當前廣西正處于城市化高度發展的重要時期,整體區域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但必須對廣西的經濟發展保持客觀理性的認知,要充分利用好鄉村文化旅游資源。以下是筆者提出的幾點看法和建議。
1 關于鄉村旅游的簡要介紹
何為鄉村旅游,其從理論層面來解釋,主要指的是我國旅游業中興起的一種以農業生產、農村風貌、農民生活、民俗風情以及人文遺跡等為旅游資源,以城市居民為主要客源,以滿足游客的鄉村體驗為需求的新型產業形態。
在鄉村旅游的概念中,主要包含旅游活動范圍與活動內容兩個方面,首先,鄉村旅游的活動范圍是鄉村地區,旅游主體行為都發生在鄉村地區。其次,鄉村旅游的內容都應該圍繞鄉村這一主題,其是建立在鄉村人居環境、農業生產以及鄉村環境的基礎上。
2 廣西鄉村文化旅游的資源優勢分析
2.1 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
廣西地處低緯度地區,屬于季風性氣候,在廣西生長著非常多樣的亞熱帶常綠植被,因此也形成了廣西的生物多樣性特征。目前,廣西所擁有的國家級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共有34處、森林公園共有43處、自然保護區共有64處。廣西鄉村文化旅游的品牌宣傳方向之一便是山清水秀生態美。廣西擁有著非常多的森林景觀,物種資源十分豐富,僅動植物品種就可達上萬種,位居全國前列。除此之外,廣西的氣候條件非常舒適,擁有著四季可旅游的氣候優勢,這也為鄉村文化旅游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2.2 擁有著地形地貌特色優勢和優美的風景優勢
眾所周知,廣西的地貌類型具有著非常強的特色,其中,巖溶地貌、丹霞地貌以及流水地貌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資源。此外,廣西所擁有的低山丘陵和盆地相間的地形結構以及所處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形成了獨有的江湖水系,也因此造就了廣西獨具特色的山水風光。
2.3 民俗文化氛圍濃厚
廣西一直以來都是以多民族聚居為特色的城市,在廣西生活著以壯族、瑤族、苗族、侗族等為主多個民族的人民,而且每一個少數民族的風土民情度保留的非常完整,民俗風情古樸濃郁、民族文化異彩紛呈。每一個少數民族在自己的聚集區域都建造著帶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建筑,傳承著帶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以及特色產品。少數民族所保留的婚喪嫁娶習俗更是當前廣西發展鄉村文化旅游的一個宣傳點,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都對此表示出非常高的興趣。此外,廣西少數民族所傳承的民間藝術文化,更是在近些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每一類藝術文化背后都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很多民間藝術文化的代表作品都成為了現代人喜聞樂見的娛樂內容。
2.4 古村鎮和特色人文遺跡
廣西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文化,歷史文化名城中更是坐落著非常多具有代表性的古村鎮和特色人文遺跡,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廣西的歷史文化價值,豐富了廣西的文化內涵。這些古村鎮和特色人文遺跡成為了廣西鄉村文化旅游的重點旅游資源,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對廣西的古村鎮和特色人文遺址都比較感興趣,他們不僅僅對古村鎮和人文遺跡的獨特外貌與風景感興趣,更對其所承載和蘊含著的特色歷史文化感興趣,這也是廣西發展鄉村文化旅游的獨特優勢所在。
3 鄉村文化旅游如何助力廣西第三產業發展
近幾年,廣西不斷加大對鄉村文化旅游的開展與支持力度,堅持把第三產業作為引領廣西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以文化旅游作為重要切入點,以拓展鄉村文化旅游作為重中之重,全面提高第三產業的發展水平。關于鄉村文化旅游如何助力廣西第三產業的發展,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 打造鄉村文化旅游精品.全面提升鄉村文化旅游的整體品質
近些年,廣西各地區都在深入挖掘當地的鄉村文化旅游資源特色,意在打造屬于自己的鄉村文化旅游品牌來提升旅游品質,帶給游客更多不一樣的體驗和感受。在此背景下,廣西各地區的鄉村面貌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比如在廣西桂林市桃花江西岸的魯家村,就屬于景區旁邊的鄉村,在不久之前魯家村的房屋還是非常破舊的,而且巷道也十分狹窄,垃圾亂丟、污水亂排的現象還十分常見,游客們路經此地時常常會產生一種唯恐避之而不及的心理。但是,近幾年的魯家村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新型生態旅游村”理念的引導下,當地政府對魯家村實施了改造工程,拆掉了傳統破舊的老房屋,建起了新式聯排房屋,全村房屋整齊劃一,迅速呈現出“新型生態旅游村”的全新面貌。魯家村在近些年先后被自治區確定為廣西特色旅游名村、廣西首批五星級鄉村旅游區和廣西特色景觀名村名鎮,還被評為“中國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此外,魯家村和周邊的兩江四湖景區、蘆笛景區、象山景區共同打造出的“蘆笛巖一芳蓮池碼頭一魯家村碼頭一魯家村特色豆腐宴一餐后魯家村碼頭登船一象山南門橋碼頭”黃金旅游線路吸引了無數游人,截至目前,該村接待國內外游客120萬人次,成功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當地旅游收入成為了推動當地經濟實現升級的重要基礎。
再比如,百色市近些年的旅游發展成效顯著,其在促進鄉村增收、創收,推動鄉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百色市目前已經形成了特色旅游鄉鎮業態,共有16個特色旅游區,其中,三星級的有9家、四星級的有5家,五星級的有兩家,主要坐落在百色市的凌云縣、德保縣、西林縣等等。除此之外,百色市近幾年還在積極運作帶有特色的新鄉村旅游景區的建設工作,想要將更多特色民族村寨、特色民俗文化引入到景區當中來,比如,極具特色的“干欄建筑”、那坡壯族民歌、田林壯劇、平果嘹歌、靖西壯族織錦技藝、田林瑤族銅鼓舞等,還有,百色市致力于打造多元化立體式的農業景觀體系,諸如,中國茴油之鄉、芒果之鄉、茶葉之鄉等等,意在將百色市鄉村旅游打造成為集農業休閑、民俗風情以及農事體驗等等各類新鮮元素于一體的精品旅游。
3.2加強融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為進一步推進旅游供給側改革,推進旅游業向縱深發展,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以抓產業融合為突破口,指導各地整合農、林、水等各類產業優勢資源,優化文化和旅游產業,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新業態,推動鄉村旅游與農林、文體、康養等多產業融合發展,成效顯著。
以柳州為例,該市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將休閑農業、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美麗鄉村、產業扶貧與鄉村旅游融合建設,初步形成“以點連線,點線成面,點線面結合”的發展布局。
該市采取“旅游+”模式,加快鄉村旅游與文化、農業、林業等產業融合。如依托文化優勢,打造實景演出《苗魅》文化旅游品牌;依托鐵皮石斛和水果種植,打造融水七彩農場鄉村旅游區;依托原始森林資源,打造融水雙龍溝景區等等,使特色資源獲得有效挖掘和利用。目前該市已有縣域A級景區30家、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9家、廣西農業旅游示范點16家、廣西星級鄉村旅游區31家、廣西星級農家樂86家、星級汽車營地4家。201 8年柳州鄉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數2622.09萬人次、旅游總消費184.58億元。
據了解,2019年農業農村部根據《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開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推介活動的通知》(農辦產[ 2019]9號)要求,推介了北京市懷柔區渤海鎮六渡河村等260個村落為2019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便有9個鄉村上榜,分別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良口鄉和里村;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秀峰區甲山街道辦事處橋頭村委會;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藤縣象棋鎮道家村;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隆安縣那桐鎮定江村;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白沙鎮蕉芭林村;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平桂區羊頭鎮壘石村;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港南區湛江鎮平江村;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德峨鎮三沖村;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福綿區福綿鎮十丈村。
3.3以品牌影響力拉動鄉村旅游消費
廣西發展鄉村旅游文化的過程中,一直都在隨時記錄游客的關注焦點,意在透過游客的關注焦點來發掘市場消費熱點,借助更多元化的宣傳平臺來宣傳和推廣鄉村文化旅游產品,通過產品品牌影響力來拉動鄉村文化旅游消費。
舉例說明:前年壯族自治區相關部門在靖西市聯合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廣西鄉村旅游電商扶貧宣傳推介活動”,利用的便是當前最火熱的電商平臺和宣傳資源集中對廣西鄉村旅游資源進行宣傳和推廣,并且根據本次宣傳推介活動制作了《鄉味廣西》的鄉村旅游導覽手冊,手冊里面的宣傳內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分別是鄉村旅游景區景點、鄉村土特產品和美食、鄉村旅游經典線路。除此之外,廣西打造鄉村文化旅游品牌的代表性措施還有很多,諸如,廣西壯族自治區連續舉辦了三屆樂游廣西一鄉村旅游嘉年華,兩屆“廣西藝術作品展覽主題活動;支持貧困地區旅游企業參加中國一東盟博覽會旅游展、廣東國際旅游產業博覽會、中國(天津)旅游產業博覽會、上海世界旅游博覽會和中國(義烏)國際旅游商品博覽會,展售特色旅游商品;舉辦首屆“廣西有禮”伴手禮評選活動;連續多年攜手知名電商共推“黨旗引領·電商扶貧”活動,搭建“旅游+互聯網”平臺,包裝農家飯(票),為家鄉旅游代言,有力拉動了鄉村旅游消費。
與此同時,廣西還將眼光投向了區外,借助區外資源來拉動鄉村旅游消費,比如,廣西近幾年瞄準了廣東這一大客源市場,專門針對廣東客源市場組織包裝了一批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并前往廣東開展主題宣傳和形象推介。
綜上所述,近些年鄉村文化旅游在推動廣西第三產業發展中所作出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鄉村文化旅游正在無形中改變著整個廣西的發展面貌。廣西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必須要加大對鄉村文化旅游發展的重視力度,從政策和渠道層面給予各地區鄉村文化旅游發展更多的支持與幫助。
[參考文獻]
[1]馬建云.”鄉村旅游十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的發力點[J].人民論壇,2019 (16).
[2]谷峰.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助推全區域美麗鄉村建設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9 (03).
[3]鐘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茶鄉旅游的發展策略研究[J].福建茶葉,2019 (02).
[4]張亞芝,產業鏈視角下貴州山區鄉村文化旅游發展路徑探析[J],商業經濟,2019 (05).
[作者簡介]丁皓慶(1988-),女,廣西南寧市人,講師,企業管理和項目管理碩士,研究方向:經濟、財務、管理、教育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