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與農民的切身利益相關,其發展情況受到廣大農村人民群眾的高度關注。本文主要從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視角出發,探索了“村財鎮管”這一方法的具體應用,希望給相關工作人員一些參考。
[關鍵詞]農村集體財務管理; “村財鎮管”;財務公開
[中圖分類號]F302
[文獻標識碼]A
“村財鎮管”政策出臺后,在農村集體財務管理中發揮了顯著的優勢,使財務管理更具有效性。鄉鎮服務中心統一管理農村賬務,分村核算,不變更原有的村級權力,財政資金管理工作的專業性更強,促進村級資金的合理配置,還促進了鄉鎮對村級賬務的監督,農村集體財務管理水平顯著提高。
1 “村財鎮管”作用分析
“村財鎮管”的效果將直接影響農村集體經濟管理的效果。通過“村財鎮管”,農村財務收支更具公開化,村民能及時了解集體財務管理動態,參與到對村集體財務管理的監督之中,提出合理化意見,強化了村民的知情權和監督權,有效推進了我國農村地區的政治民主建設,使財務管理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民主性。 “村財鎮管”過程公開透明,民主性更強,將監督程序包含在內, “村財鎮管”內容更豐富,基于對“村財鎮管”的參與,群眾對“村財鎮管”政策的認可度得到顯著提高,民主理財得到了極大發展。鄉鎮各部門與村民代表集體參與到“村財鎮管”中來,并全程監督,農村實際收支情況得到準確統計和審核,促進了村民與干部的和諧發展。“村財鎮管”使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化程度更高,各級工作的設計合理性更強,針對以往財務管理中可能出現的賬實不符、挪用公款行為予以糾正,整個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更加有序,管理也更加完善。
2 農村“村財鎮管”現狀
在農村集體經濟管理過程中,財務管理是首要問題。一旦財務管理工作出現問題,將會直接影響到村委會以及鄉鎮政府管理工作的開展。鄉鎮政府應結合農村實際情況,對農村財務管理現狀形成明確認知,并優化村級財務收支結構,確保農村各項資金有效應用。
2.1 “村財鎮管”認知不全
“村財鎮管”應加強對農民群眾的普及度,使農民群眾看到“村財鎮管”實施所帶來的巨大效益。就目前而言,“村財鎮管”是農村集體財務管理中的全新領域,農民群眾對此不甚詳解, “村財鎮管”的認可能力存在很大不足。存在著相當一部分群眾對“村財鎮管”認知偏差,認為“村財鎮管”改變了原有的集體經濟性質, “村財鎮管”工作的開展將剝奪村委會的職權。認知不全使“村財鎮管“工作開展困難加劇,亟需工作人員解決。
2.2“村財鎮管”操作不明確
“村財鎮管”實施中的“鎮管”主要指鄉鎮財務服務中心,由基層財政部門或者鄉鎮政府組建。其中,基層財政部門構建主要在原有財政部門的基礎上,重塑財務代理關系,鄉鎮政府構建則是通過農經站的利用,對傳統財務管理方法的延續,政府招聘會計人員。在“村財鎮管”工作中,若不明確其操作流程,財務工作的管理將缺乏有效標準,財務數據準確度不高,很難保障各地區“村財鎮管”政策的有效執行。
2.3 人員配置問題
“村財鎮管”涵蓋內容十分豐富,種類繁多,鄉鎮政府應根據其中涉及專業合理劃分,并確定財務人員,明確財務人員的權責范圍,使其能及時、準確處理各項財務工作。 “村財鎮管”需要運用到大量的核算工作以及相關統計工作,工作內容十分繁重,鄉鎮會計人員雖然具備良好的基礎素質和專業知識,但受精力影響,以及鄉鎮財務人員儲備不足的情況,很難做到全面兼顧各項“村財鎮管”工作。鄉鎮政府應注重對財務人員的資質培養,強調財務人員對村級財務收支情況的把控和審核。細化工作流程,建立專業嚴謹的“村財鎮管”工作流程。如果鄉鎮財務人員工作過于粗放,審核力度不嚴,將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農村財務收支的審核。
2.4 監督不當
基于“村財鎮管”的良好背景下,村級財務監督應將核算作為核心要點。鄉鎮政府應使村民參與到村級財務的監督工作中,公開村級財務。同時,鄉鎮政府應加強對財務人員的管理力度,在財務人員使用過程中,著重強調財務人員的道德職業素養以及專業水平,要求報賬支出票據的各項檢查要細致、完善。如果“村財鎮管”工作沒有建立在良好監督機制中,將無法發揮其真正優勢,不利于農村集體經濟的根本性提高。
3“村財鎮管”應用分析
3.1 強化對“村財鎮管”的認知
將“村財鎮管”政策有機融合到農村集體財務管理中,使農村集體財務管理逐漸向制度化、規范化方向靠攏,是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長效政策。在模式上, “村財鎮管”使農村群眾的經濟利益得到有效保障,與人民群眾的訴求相符合,在分權監督機制管理下,針對農村經濟管理的問題得以消解,整體的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規范化程度更高。相關工作人員應立足在“村財鎮管”的全面了解下,向民眾普及“村財鎮管”的內涵,使其獲得更高的大眾支持度,促使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更加順利。鄉鎮管理人員應強化自身責任意識建設,避免村級財務中出現貪污腐敗現象,增強農村經濟發展的活力。在監督機制的建立中,要求全體村民都要參與進來,確保“村財鎮管”的公開化,將村民作為監督主體,可使整個“村財鎮管”工作更具民主化,人們對“村財鎮管”的信服度更高,有利于干部與群眾良好關系的構建。“村財鎮管”與國家對農村經濟管理的要求相符合,通過鄉鎮統一管理,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并且使農村經濟活動始終處于國家法律允許范圍內得到有效開展。
3.2 明確“村財鎮管”操作
“村財鎮管”使鄉鎮的責任加大,國家高度重視農村集體經濟的管理,地方財政部門加強對“村財鎮管”工作的管控,為鄉鎮的村財管理提供了相關指導,確保其得到有效進行,農村經濟得到更為有效的扶持。財政部門應發揮監督職能,將民生問題放在首位,確保鄉鎮政府在農村賬目事務中的管理得到有效開展。鄉鎮政府要加強對農村各項工作的了解,積極采取相應措施,嚴格落實“村財鎮管”,確保其操作流程準確無誤。建立在制度約束的基礎上,針對“村財鎮管”中極容易出現的問題加以分析,提前做好相應規避工作。結合鄉鎮治理經驗,立足在集體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確保“村財鎮管”能真正反映出農民的訴求,在最大程度上使其工作的合理性提高。
3.3 優化工作人員隊伍
要想使“村財鎮管”取得良好的成效,必須要選拔和培新具有專業素養的人才對“村財鎮管”工作負責,同時,要確保村委會在“村財鎮管”的參與度,村委會委派會計人員日常報賬,使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得到進一步強化。鄉鎮政府要積極組織內部以及村委會會計人員的培訓,聘請專業人員以“村財鎮管”作為重要內容對會計人員實行統一培訓,強化會計人員知識水平的培養,使其運用專業知識處理“村財鎮管”工作,會計人員應熟練掌握財務_丁作的具體流程,基于對法律法規的了解,實現“村財鎮管”工作有條不紊進行。
3.4 加強對“村財鎮管”工作的監督
“村財鎮管”監督工作,可采用內外結合的形式。在“村財鎮管”實行過程中,鄉鎮政府應切身進行職能的轉變,發揮監督作用,針對農村財務中的收支情況予以檢查和監督,建立理財小組,指導農村財務收支問題。要想實現對“村財鎮管”的良好監督,需要切實發揮人民群眾的作用,在政府和群眾的雙重監督機制下,推動“村財鎮管”的細節處理,使整體工作更加流暢。各部門基于工作背景的認識,參與到農村集體經濟的管理中來,加強其督辦和檢查環節。農村各項業務收支要保持公開透明的原則,注意公開內容應具體化,以理財小組審核“村財鎮管”的主體工作,審核完成后,應經過村級理財小組的確認,并在文件中簽字送交財政部門,在鄉鎮各部門確認無誤后,正式公示,使群眾能及時了解業務收支,得到切身利益的保障。建立在監督力度加大的基礎上,農村各類資源的利用更加有效。
“村財鎮管”應注意對民主理財小組的構建,確保財務的公開透明化管理。以某鄉鎮政府為例,通過加強民眾對理財小組的認知,該鄉鎮政府加大理財小組建設重要性的宣傳力度,提高理財小組在農村群眾中的支持度,使理財小組功能和作用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發揮。鄉鎮政府在農村財務支出方面要嚴格審核,每一項收入支出都要求有詳細記錄,在確認完成后才可以對其報銷,理財小組的建立,為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提供了更為優質的服務,完善財務工作流程,使財務管理效率更高,為財務管理中各環節出現的問題提出了良好的解決辦法。財務公開是確保“村財鎮管”的有效途徑,促進村民自治的形成,農村賬務處理科學性更強,財務管理的透明化,使“村財鎮管”工作真正深入到村民內部,傾聽村民心聲,為當地農村集體經濟管理發展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 促進“村財鎮管”完善的建議
我國尚在“村財鎮管”工作的探索中,就目前而言,還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尚待解決。下文中提m了“村財鎮管”工作的具體建議。
鄉鎮政府應基于實際情況,針對“村財鎮管”制定出相應的制度,促進“村財鎮管”工作更加完整。確保各項工作的統一進行,使農村財務管理制度逐漸趨向制度化、民主化發展。鄉鎮政府要明確“村財鎮管”工作的法律意義,在制度中規定“村財鎮管”工作的具體內容,保障農村集體經濟的所有權、使用權以及收益權保持不變。實行委任制,鎮財政結算中心統一進行財務管理,負責具體的出納、會計工作。村委會設置報賬員,鎮結算中心統一核算村級干部的工資和獎金補貼。鄉鎮政府應完善財務審批制度,針對一些超出預算標準支出,要由鄉鎮、村級理財小組統一決策,才可以開支。村民小組具有量多面廣的特點,財務管理不規范情況較為嚴重,但同時,村級財務管理內容較為繁多,村組之間聯系密切,一旦組賬管理出現不規范,將會在極大程度影響農村集體經濟改革的效果。因此,應切實強化對村組的部署,使兩者工作保持一致。“白頭單”現象的出現,制約了村組財務管理工作的進行,為使其得到杜絕,要求鄉鎮政府在納稅項目中統一發票,對票據在領用、使用、核銷等方面嚴加把控,并根據行政部門要求管理票據,為農村“收支兩條線”管理T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制度是保障“村財鎮管”的基礎, “村財鎮管”工作能否得到有效開展,取決于制度在建立中的規范程度、是否容易操作。相關部門應切實加強對“村財鎮管”制度的建設,推動新農村建設朝向更為和諧的方向發展。
5 結論
就目前形勢而言, “村財鎮管”是農村集體經濟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推動農村財務的規范化管理。建立在“村財鎮管”的基礎上,相關人員應著重加強對其內涵的掌握,采取多種方式,有效落實“村財鎮管”工作,使農村財政資金的利用得到良好的優化,緩解農民負擔壓力,實現我國對農村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程皿亞.D鎮“村財鎮管”財務管理模式研究[D].石家莊鐵道大學, 2019.
[2]陳洪英.如何抓好“村財鎮管”的牛鼻子[J].農村財務會計,2018 (05).
[3]羅小紅.論農村集體財務管理中…‘村財鎮管…的應用[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 (03).
[作者簡介]袁秀玲(1982-).女,甘肅武威人,碩士,中級農經師,主要負責“村賬鎮管、組賬村管”的代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