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娟 李春江
摘 要: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是培養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重要載體和方式,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活動中,要從多個方面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水平和社會實踐質量,并且在教學活動中重視實踐性教學的價值,將理論與實踐統一結合起來,從多方面多角度健全社會實踐教學的理念和機制。針對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當下的時代發展趨勢,制定適合大學生實際需要的社會實踐活動,這樣才能提高社會實踐活動的有效性。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對策 ;探討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與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具有較大區別。思想政治理論實踐課主要是在教師的引導下,指導學生根據課程所學的內容和教學目標的要求,組織大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中,是其主觀世界得到感性體驗和再教育能力得到優化的重要方法和過程。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在實現新課改以來,在客車上進行了整合,課堂教學的課時數量相對有所增加,高校在改革的過程中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進行了更好的優化,這樣的方式改變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促進了社會實踐活動的落實,從而有效的提高了社會實踐活動的有效性。
一、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價值
馬克思主義理論主張通過社會實踐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大學生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方法論和能力,而思想政治課程的理論課社會實踐活動是將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其生存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深刻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實踐要求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活動教學中,首先要體現馬克思主義理論對學生的具體要求,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要將理論教學與課外實踐教學相結合,使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將理論知識內化,并且真正做到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統一,從而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
(二)有利于發展教育內容與實踐方式的多樣性
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活動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社會活動中,能夠讓學生通過參觀、調查、參與社會活動等多種方式對大學生進行實踐教育,通過這樣的方式大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利用實踐活動充分發展大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和自身的特長,使大學生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深刻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并且通過自我參與提高對自身的認知能力,這樣的實踐教學方式有效的轉變了傳統課堂教學的刻板模式,進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
(三)充分強調專業技能和社會實踐的統一
在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讓學生掌握相應的專業理論,也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實踐的重要學習內容,學生通過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能夠更好的指導自己的社會實踐活動。在大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大學生能夠將所學的專業知識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加以靈活運用,從而使自己的專業知識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使學生首先認識到自身的價值,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自身的社會價值,實現自我價值的認同,為學生今后建設社會主義社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好思想和行動的準備。
(四)當前社會性與主體性相結合的實際需要
大學生的成長受到更多社會因素的影響,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具備相應的社會性,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走入社會之后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活動課程教育中,引導大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中,能夠使學生對當前的社會現狀有著更加具體而深刻的認知,這樣學生在將來擇業就業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定位自身,避免學生因對社會的期望與社會實際不符而帶來的落差感,從而影響學生的社會適應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面臨的問題
(一)教師和學生管理部門的認知需要加強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活動中,對學生進行理論課程教學,和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是兩個不同的職能部門進行的,由于各部門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認識不統一,導致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活動無法有效開展,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對學生進行理論教學,忽視了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導致大學生的實際能力發展產生了不平衡現象,因此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職能部門和進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部門要統一認識,深刻認識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社會實踐活動的實際價值和意義,并且針對提高其實效性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
(二)學生的參與性和主觀能動性需要提高
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活動是促進學生教理論知識和實踐統一的實現方式之一,并且促使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樹立良好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大學生應當提高自身的主觀認知,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活動中去,并且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踏實認真的學習。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學生對于社會實踐活動的參與程度不高,并且強調功利化,在社會實踐活動中不具備與之相應的精神和品質,在此過程中沒有起到鍛煉作用。
(三)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需要增強協調性
要體現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有效性,需要社會的各個組織共同參與,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實踐活動氛圍和場所,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支持,需要全社會形成共同的育人機制。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單位與學校之間的合作程度不深,因此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沒有實踐場地,提高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也成了空中樓閣。只有各級教育部門和機關單位統一協調起來,為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創設良好的實踐環境和實踐場所,才能從宏觀方面提高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
三、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的策略
(一)強化思想認識,促進理論教學和實踐教育的統一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活動管理者和組織者都要不斷更新自身的觀念,認識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的實際意義,這樣才能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實踐活動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社會實踐活動途徑。只有提高思想認知,增強理論教學和實踐教育的統一,才能將理論和實踐真正統一起來,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才有必要的基礎和前提。
(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
在進行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大學生的時間活動主體地位,貫徹“以學生為本”的人本教育觀念,結合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特點和實際學習需要,這樣才能找準社會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此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管理者應當不斷轉變自身的角色,從傳統的主導者角色轉變為服務者和促進者的角色,在這樣的角色轉變過程中管理者要樹立全新的工作理念,根據大學生的關注點和實際需求,策劃社會實踐活動和進行社會實踐活動選題時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考慮,深刻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這樣才能體現全方位為學生服務的教育原則。切合學生實際需要的社會實踐活動,才能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而在此過程中,管理者還要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的社會實踐活動氛圍,學生在這種寬松的氛圍中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思維,真正將所學的專業理論與社會實踐統一起來。
(三)加強對學生的引導,為提升社會實踐活動有效性提供必要保障
在社會實踐活動實施的過程中,相關管理者應當加強自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向著正確的方向進行深入實踐,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從社會實踐中獲得感性和理性的認識,并且充分發展自身的能力。在具體工作中首先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保證學生在小組合作實踐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能發揮自身的長處,并且能夠利用自身的長處和優點形成帶動趨勢,在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過程中,要為學生搭建溝通和交流的平臺,學生在溝通和交流中通過思維的碰撞,才能真正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統一起來。在此過程中管理者要成立信息反饋小組,對學生進行合理的監督與引導,通過適當的外部約束,能夠促使學生按照工作計劃有步驟的進行社會實踐,并且在實踐活動中小組之間相互配合,能夠更好的完成活動任務,通過這些方式的綜合運用學生才能在社會實踐中深刻認識到當下社會的現狀,并且為學生的后階段學習和發展提供良好的指導。管理者也要通過信息反饋小組反饋出來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社會實踐活動進行優化,使之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這樣才能有效提高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
(四)完善社會實踐考核評價機制,發展多樣化的社會實踐活動檢驗方式
為了有效提高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還要借助相應的評價考核機制,促使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不斷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因此,這需要管理者不斷完善社會實踐活動的考核評價體系,全方位掌握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的具體情況。在建立考核評價機制中首先要摒棄傳統的結果性評價和量化性的評價,在優化社會實踐活動考核評價機制的過程中,教學管理部門首先要發揮出宏觀調控作用,首先針對教師在實踐活動中是否針對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落實做出來具體而明確的要求,其次,要建立綜合性和雙向性的師生互評,針對學生的考核評價而言,要從多個維度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和評價內容,注重對學生的實踐過程進行評價,對于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優點進行及時的鼓勵和激勵,對于具有一些缺點的學生,應當通過適當的引導方式讓學生認識到自身還存在的不足,并且在今后加以改正。
(五)深化社會實踐活動的內容,充分發揮社會實踐活動的育人深度和廣度
針對社會實踐活動的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在選題策劃以及活動實施的過程中都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發揮社會實踐活動的針對性作用,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在指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實施的過程中,要科學的優化社會實踐活動的內容,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融入理想信念的教育,讓學生能夠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能夠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自身的政治自信、民族自信和道路自信。
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活動教學,是思想政治課程體系中的重要教學環節,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學生能夠更好的將自身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進行有機統一,加強學生對理論的應用能力,并且能夠讓學生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增強對社會的認知,樹立為社會服務的理想信念,并且能夠在今后的社會發展中,深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使學生真正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青年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東坡,王學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的意義、問題和對策[J].教育導刊,2014(08):75-78.
[2] 周莉.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實效性的思考[J].中國科技博覽,2013(07):29-30.
[3] 蔣華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探析[J].學理論,2019(05):66-67.
[4] 王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的思考[J].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2):102-105.
作者簡介:周麗娟(1976- ),女,河北興隆人,河北民族師范學院,碩士學位,高級政工師,研究方向:高校思政、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