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社會已進入老齡化,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同時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問題也得到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音樂活動在我們的生活中十分普遍,對于改善老年人的身體、心理健康,音樂療養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就音樂對老年人生活的影響進行分析,闡述音樂在老年人生活中的療養應用,并提出幾點建議加強音樂療養的功能,以期能夠改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
[關鍵詞]音樂療養;老年群體;生活
[中圖分類號] G777
[文獻標識碼]A
老齡化是普遍存在于全球的自然社會現象,實現健康老齡化,這不僅是對老年人的關愛,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可以從音樂方面人手,它能給人們帶來積極樂觀的生活氛圍和態度都是我們有目共睹的,在音樂的領域,通過對音樂的認識、賞析、學習,能夠獲得美的體驗,提高老年人的審美趣味,豐富老年人的生活,借助各種音樂文化活動可以幫助老年人療養身體,調節精神狀態,延緩老年人的衰老,提高老年生活質量。
1 音樂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響
1.1 對身體健康的促進作用
第一,談到音樂,普通人的生活中最常見的方式是唱歌,老年人參加音樂活動模式最多的也是唱歌,獨唱,合唱,戲曲、歌曲、小調,不拘泥于形式,隨時隨地都可以哼唱上幾句,由于唱歌的靈活性,以及相較于舞蹈、樂器的入門門檻低,更容易學習,因此唱歌廣為受到老年人的青睞。老年人唱歌不是出于向專業發展的目的,更多的只是因為唱歌的愉悅性,以及通過唱歌可以學習正確的氣息運用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身體狀況,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老年人唱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好處:唱歌能夠改善身體的血液循環,當人在練聲發聲時會有頭部輕微振動的感覺,這是腦腔體與歌喉產生共鳴而引起的波動,這種共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血液循環;唱歌對氣息的要求比較高,可以學習歌唱的呼吸方法,提高呼吸頻率,鍛煉肺活量,能促進老年人多做有氧運動,起到補血充氧的作用;音樂是帶有一定節奏性的,優美舒緩的旋律能讓人從身心上感到放松,調節大腦神經系統,激昂高亢的旋律能促進大腦神經系統興奮,使人體的某些器官產生共振,促進機體活力,抵抗疲勞衰老。
第二,使用各種樂器,還能促進老年人的肢體協調性和靈敏度,對于老年人來說經常使用大腦,活動肢體是有非常大益處的,就音樂的樂器來說,比如彈奏鋼琴電子琴之類,彈琴時的正確方法是手指尖接觸琴鍵,從中醫學的角度來說,每一個指尖都有穴位,經常敲擊能夠刺激精神末梢,傳遞到腦神經進而起到健腦的作用,這種作用對各種人群都適用,對于老年人來說能有效預防老年癡呆病癥,當然通過使用樂器也能讓老年人的肢體更靈活。
第三,通過舞蹈實現強身健體的目的,舞蹈能鍛煉到老年人更多的肢體機能,對老年人身體的協調性、平衡感、靈活性都有促進作用,尤其是在公園內空曠場地等空氣清新的環境里練習跳舞,對老年人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有氧運動,并且經常運動有利于預防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風險,另外跳舞是一項群體性的活動,老年人聚集在一起可以經常與別人溝通交流,有利于精神健康。
1.2 對精神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
老年人保持良好生活狀態的方法除了關注身體康健之外對于心理精神方面的健康也要多加注重,我們首先能想到的是聽音樂有助于舒緩心情,放松,減輕精神上的孤獨感,另外我們更要立足于音樂考慮老年人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求,豐富老年人的生活,促進老年人提高生活品質。
老年人在退休后常常會面臨著生活狀態的突發改變,比如在工作時會比較忙碌,經常也會與外界、同事、朋友之間進行交流,工作時的忙碌狀態以及休假時的娛樂休閑狀態都會充滿生活,使人的身心都能得到調節,退休后,時間一下子多出來很多,一些老年人無法適應突然多出來的空閑時間,變得無所事事,甚至還會感到寂寞無助,會產生挫敗感和壓抑感,封閉自我甚至還會和社會脫節,長此以往給心理上帶來的打擊和陰影容易造成老年人的心理疾病,不利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音樂對老年人的療養體現在精神健康方面的作用就是可以幫助老年人排解寂寞,改善精神狀態,尤其是獨居老人或者是只和配偶一起生活,子女沒有在身邊的老人,能有一個機會參與同齡人的共同活動,有一個固定的小團體可以時常聚會、學習,能有效幫助老年人去除內心的孤獨感,而且時常與朋友溝通交流還能給他們信賴感和安全感,讓老人知道自己不是孤獨存在的,是與社會有聯系的,是有人關心惦記的,即使碰到了問題也可以跟樂友互相探討,找到解決的方法,促進朋友之間的友誼。通過音樂活動能提高老年人生活的積極性,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狀態,而且音樂本身在本質上就是一種現量藝術,注重于人的體驗感,因為音樂是可以使人產生一定聯想的,欣賞優美的音樂能夠將老年人的注意力吸引到音樂中來,幫助老年人改善情緒,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當然體驗音樂對于有一定音樂知識的老人來說效果會更佳,但是對于一般的老人,通過教授他們音樂知識,學會欣賞音樂,這也是一個促進健康的過程,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也能夠獲得學習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學習音樂的時間越長,越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積極生活態度。
2 音樂在老年群體生活療養中的應用
2.1 老年疾病治療
(1)音樂對老年人生理疾病的治療。音樂在用于老年癡呆癥、腦中風的治療方面有所研究,并且可以查閱到音樂治療對于老年癡呆病癥的較多研究成果:音樂對人的記憶力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通過給老人播放他年輕時代常聽的歌曲來刺激回憶,引導患者與同伴進行互動,分享記憶,改善患者的自我意象,對老年癡呆病癥發揮干預作用,延緩患者的精神功能惡化,起到改善患者身體精神狀態的效果;改善語言功能,一些老年人存在語言功能障礙,一方面是由于老年人的認知功能衰退,還有就是癡呆癥的一個主要表現,患者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衰退,嚴重影響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國外的大量音樂治療研究表明音樂對改善患者的語言功能障礙具有有效性和實用價值,比如節奏性語音提示法、治療性歌唱、音樂語言刺激、聲音音調治療法等,來幫助不同程度的語言功能障礙患者表達主觀意識,緩解患者的緊張感,提高溝通成功率。
(2)音樂對老年人心理疾病的治療。主要作用在改善老年人的心理障礙以及精神疾病方面,發揮一定的效用,并且沒有明顯的副作用。音樂不同的節奏聲調對于人有不同的精神情緒感染力,音樂的心理治療主要是通過不同種類的音樂來對人的情緒產生影響從而實現改變人的認知的目的。音樂心理治療可以通過先向聽者播放憂郁、消極、痛苦等不同情感類型的音樂來引導聽者的情緒宣泄,讓聽者體驗相應音樂中的情緒感情,先釋放掉消極的情緒,再給聽者播放歡快、積極、愉悅的音樂類型,形成積極意識的增長,使聽者沉浸、代入其中,激發、強化聽者的積極情緒力量,幫助聽者走出苦悶心態,獲得心理上的平靜,建立起樂觀向上的積極態度,通過音樂的引領讓聽者在心理上得到情緒的改觀并漸漸樹立起強大的內心,改善精神,緩解焦慮,幫助老年人鎮定情緒。
2.2 老年健康頤養
退休的老年人的個人時間比較充足,當前老年人主動參與音樂活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為了實現年輕時沒有實現的愿望,對音樂的愛好;培養老年生活興趣,提高自身品味;對音樂有所研究,發揮專業余熱。老年人參與音樂活動不僅是生活的寄托,也是一種精神上的寄托,排遣寂寞煩惱,增加社會活動,讓生活有個可期待的目標,不那么單調乏味。老年人的音樂活動有個體性的,有集體性的,個體性的老人可能是因為音樂不自信或者是比較孤傲,只喜歡自己研究,不與他人為伍,也不愿意展示在外人面前.有一點兒怡然自處,曲高和寡的意味;當然也有一些自己研究音樂的老年人愿意與別人分享,互相學習,在音樂的道路上互相陪伴,以樂交友的不在少數。集體性的音樂活動范圍就比較大了,比如老年音樂大學、業余音樂團體,社區音樂隊伍,各種表演、比賽等等,這種群體性的音樂活動相對來說更具有音樂的感染力,老年人之間也會像學生一樣的互相學習,互相合作,吸收音樂知識和經驗,通過集體性的活動能夠幫助老年人集中注意力,吹拉彈唱來鍛煉身體機能,提高身體素質,背誦歌詞、學習曲調可以提高記憶力,團隊合作還挺提高老年人的意志力,團體榮譽也會帶給老年人鼓勵和積極的生活態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
3 音樂療養對改善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啟示
3.1 提高音樂療養對老年人身心健康作用的重視
當前國家對于老年人生活的物質條件建設比較全面,一些硬件設施大到老年公寓、老年大學、老年活動中心,小到老年健身器材、老年娛樂等等,但是在精神層面的關注稍有欠缺,老年人在退休后的生理、心理的健康狀態會有所改變,尤其是心態的變化,對身體健康有很大影響,因此要注重對老年人心態的改善,促進老年生活品質的進步。音樂對老年人療養的效果可能大眾了解的還不夠多,甚至于有些入沒有接觸過音樂療養,因此需要我們將音樂療養的作用為大眾所知,充分利用起音樂這個有利、便捷的療養模式,應用于老年人的生活中,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音樂活動模式,讓音樂融入老年生活,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3.2 鼓勵老年人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一些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生活、學習失去了動力,不愿意參加集體性活動,甚至娛樂活動都很少參與,一些老年人干脆選擇在家打掃衛生、睡覺、聽廣播、閑坐也不愿踏出家門,久而久之容易自閉,抑郁,消極影響很大,因此需要加大力度對老年人進行音樂文化的宣傳活動,無論是在城市的社區、養老機構、還是農村中,號召老人走出家門,參與合唱、舞蹈等納新招募以及參加比賽等活動,調動起老年人的參與積極性,感受音樂文化帶來的樂趣,在地方上還可以根據特色曲調、民歌等當地人民喜聞樂見的音樂形式來擴大音樂影響力和號召力,積極組織老年人音樂文化活動,舉辦高質量的音樂文化活動,使封閉自我的老年人打開心門,不僅能夠獲得鍛煉身體的機會,還可以開發自身潛能,挖掘自身價值,實現興趣愛好,給老年生活添姿添彩。
3.3 拓展音樂療養在老年人群中的應用
音樂療養在老年人疾病治療、保健養生方面具有很大的開發價值,只是當前接受音樂療養的群體范圍相對較窄,音樂療養也沒有得到廣泛普及,因此還有很廣闊的市場開發空間。一是可以加強養老機構的音樂療養,比如養老院、養老公寓、福利院等養老機構,可以將音樂療養方法推薦給機構負責人,與機構形成合作關系,給養老機構展示音樂療養的成果,讓事實來說話,提高養老機構對音樂療養的認同度,通過音樂給予老人精神上的撫慰和支持;二是加強社區老年音樂文化活動建設,通過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等組織機構開展一定的社區老年音樂文化活動,提高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層次,老有所學、老有所用,讓老年人能感受到自我的價值所在,也為老年音樂事業發展貢獻一份薄力;三是加強老年大學建設,開辦適合老年人學習的音樂課程,根據本地區的特色和老年人需要,可以選擇傳統課堂授課模式,電視、網絡的媒體授課模式,定期培訓講座模式等等,滿足老年人的學習需要,也能夠進一步推廣音樂在老年群體中的應用,讓音樂治療、養生為更多人所認知,并逐漸形成未來的健康養生理念,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喬倩.論音樂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響及作用[D].江蘇師范大學,2014.
[2]楊艷音樂活動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響[J].黃河之聲,2011 (11)。
[3]陳蔓琳音樂學習對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的影響[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0 (04).
[作者簡介]宋江東(1968-),四川廣安人,碩士,教授,長期從事高校聲樂教育教學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