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婧 梁敏
摘 要 “卓越工程人才培養計劃”作為國家新時期的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內容,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本文從校企合作的角度闡述人卓越工程人才培養戰略的特點,并進一步闡述如何在計算機專業實施卓越工程人才培養計劃,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對我國計算機專業教學水平的提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計算機 校企合作 卓越工程人才培養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9.010
Abstract "Excellent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pla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strengthening the country with talents in the new perio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lent training strategy of human excellent engineering, and further expounds how to implement the excellent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plan in computer specialty. The author hopes that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can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level of computer specialty in China.
Keywords computer;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excellent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plan; strategy
在過去,我國高校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往往過于注重學術研究,而忽略了對學生們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很多畢業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較弱、崗位適應性不強,故而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需求之間出現了嚴重的錯位。另一方面,由于大量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無法達到企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所以很多相關企業會出現人才斷層、人才緊缺的問題。基于此現實背景,各個高校在卓越計劃的影響和推動下開始改革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策略,希望通過不斷的改革和提升來優化專業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為我國工業的現代化發展作出不懈的努力。
1卓越工程人才培養計劃的背景及內涵
早在2010年6月,中國教育部在天津大學召開了“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啟動會(以下簡稱“卓越計劃”)。大會明確表示,“卓越計劃”的是我國教育改革發展過程中的重點戰略之一,旨在加強我國與世界工業強國的密切合作,同時更加重視對學生綜合素養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此外還要讓我國的各項事業中人才的培養朝著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卓越計劃”是為了滿足國家對創新性人才的需求而提出來的,這對于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合理應對經濟全球化以及經濟危機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在實施“卓越計劃”的過程當中,我國培養了一大批擁有較強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突破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優秀人才,有效的推動了國家經濟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同時對于人才青年人們自身的可持續性發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2計算機專業卓越工程人才培養的特點
卓越工程計劃在實施的幾年之間,國內已經有200多所高校在該計劃的指導下進行了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卓越工程計劃要求高校必須改革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將人才培養工作朝著多層次、面向應用的方向推動。
2.1 學校與行業企業之間聯系密切
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培養在卓越工程人才培養計劃的推動下形成了學校教育與行業、企業聯系密切的特點。這一大特點的形成是為了增強學生們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能力。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教育部門、行業學協會、各個企業以及高校之間共同構建了聯系密切的組織管理體系,學生們一方面可以在高校學習與計算機專業相關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又可以通過對口的企業實習來夯實理論基礎,增強具體實踐操作能力。在卓越工程人才培養的助力之下,高校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培養不僅僅局限于大學校園,而是將視野拓展到了更為廣闊的行業領域,讓學生們能夠盡早擁有步入社會的機會,也讓學生可以盡快擁有與行業發展密切聯系的實踐活動。
2.2 學校按照通用標準和行業標準培養人才
在卓越工程人才培養計劃的推動下,高校計算機專業在培養人才時更加注重按照通用標準或者行業標準來進行。在過去,高校計算機人才的培養多集中于理論知識的學習或者基礎操作能力的培養,但是很多學習內容都和人才市場的需求不相匹配,也不符合行業的通用規范。這就導致很多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進入到社會工作以后,發現自身能力并不足以應對很多工作上的事情,并且有些原則性的事宜之間出現了相互矛盾的地方。這對于整個行業今后的穩定發展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同時也會給人才的成長造成很大的阻礙。
計算機專業卓越人才培養的過程當中,始終遵循這“基礎扎實,多元協同,實踐強化,創新創業”的教學理念,圍繞這機器人、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當先熱門的計算機專業項目進行人才培養,整個過程既關注到市場的規范需求,也充分考慮到人才成長的特點,力求達到人才培養與企業發展雙贏的目標。
2.3 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卓越人才培養而言,專業教育與現實實踐是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因此,除了增強學生們的理論基礎之外,還需要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因為只有增強了人才這方面的能力,才能夠為他們今后的可持續性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強調要讓人才在“專業能力”層次上有所突破,注重提升學生的統籌規劃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技術攻關能力以及溝通交流能力。培養計劃實施過程中,會為學生們提供創新性較強的實踐指導,也會提供創新實施平臺、管理輔導等,希望學生們能夠將創業項目逐漸轉化為現實的創新性企業項目,同時企業的創新性項目也可以下發到高校當中,由此起到雙方優勢互補的作用。
3基于校企合作模式在計算機卓越工程人才培養中的應用
卓越計劃這一項目是面向工業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其宗旨就是為國家培養一大批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強的工程技術人才。計算機作為工程界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國家推動工業現代化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3.1 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
在校企合作模式之下,卓越計劃的人才培養目標主要為:以知名企業的發展需求為人才培養導向,以增強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核心,以加深校企合作為基本載體,同時以優化培養方案和改革教學方法為基本途徑。最終要培養一批能力型、復合型、創新性的高素質國際化計算機工程技術人才。
3.2 人才培養的主要模式結構
計算機專業提出了“5+2+2”的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模式,這種培養模式是面向我國四年制本科生的,所有過程分為九個學期,其中有兩個學期為暑假實習期。于計算機專業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較而言,校企合作模式下,卓越人才培養計劃更加側重與將學生們引入到企業的真實案例中進行教學,通過對學生實習過程進行觀察和評價,來指導學生進行創新性訓練。
一般而言,人才培養的模式結構可以分為校內培養和企業培養兩個部分。在校內培養階段,學生主要學習了與計算機相關的專業知識,并通過課程體系的重構、教學內容的改革以及課程綜合項目的訓練來不斷提升學生們的理論基礎和動手操作能力。在企業培養階段,組織學生們利用一個學期(一般是大三暑假)和一個學年(大四1學年),讓學生們進入到各個企業進行項目實習,通過參與到企業技術創新活動和工程開發過程當中,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對學生該階段的表現進行評估和指導,并由學生最終完成與實習項目相關的畢業設計。畢業設計的最后完成應當由學校和企業雙方共同給予其指導和幫助。
3.3 人才培養的實施方案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計算機卓越工程人才培養的實施方案主要分為5個部分,具體如下所示:
(1)前期準備:該階段主要是學校負責人通過實地考察企業實訓基地,與企業之間相互交流,明確其用人要求,從而與企業之間制定符合雙方要求和利益的人才培養方案的計劃框架。學校與企業之間共同簽署相關協議,達成合作協議。
(2)聯合培養計劃制定:企業和學校正式簽訂聯合培養計劃。企業全程參與到人才培養計劃的制定過程當中,雙方共同規劃課程實驗、學生實習、綜合訓練等教學內容,充分考慮到企業發展的現實需求,解決學校教學與企業發展相錯位的問題。
(3)學生選拔:學生選拔施行的是雙向選擇方式。學校組織學生來到企業進行參觀考察,充分了解企業的環境、條件、文化等,并對企業的技術發展動態進行學習。企業在學生實習前期來到學校進行宣講、筆試與面試,最終雙方達成用人合同,簽署三方協議。
(4)企業培養:學生進入到企業內部之后,企業要根據學生的愛好、興趣、特長以及學習特點,將其分到相應的項目當中,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進行項目實習。
(5)入職指導:學生進入項目團隊之后,由項目負責人對學生進行入職培訓。培訓內容涉及到職場禮儀、職場溝通技巧、職業發展規劃等等。經過該階段的培養和學習,學生能夠正式進入到企業項目中進行工作實習,積累經驗,提升個人能力。
3.4 人才培養的教學體系建設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人才培養的教學體系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基礎公共課程、專業教學、專業選修以及專業實踐。相關課程既要滿足一般大學生的通識教育需求,也要對計算機專業有所側重。特別是在制定專業教育與專業限選課程時,學校可以與合作企業合作,對程序設計、NET框架程序設計等課程進行合理安排和規劃。每學期還可以邀請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高層管理人員來到學校作為客座教授進行教課教學,增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教學聯系,提升企業在學生之間的影響力和認可度。專業實踐也是極為重要的教學環節,應當本著開放性、實用性、創新性的理念,與當地、全國的計算機相關企業進行密切合作,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職場競爭力、保障其就業質量有著不可小覷的現實意義。
4 結束語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的實施推動國家工業的現代化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也有利于提高高校計算機人才培養的質量,為高校計算機專業學生拓寬了就業道路,這對于落實和實施我國人才強國戰略也將是大有裨益的。相信在高校、企業以及學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國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一定會朝著更高的水平邁進。
參考文獻
[1] 王劍.CDIO模式下計算機專業“嵌入式系統”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視界,2019(04).
[2] 李仕梅.計算機專業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科技信息,2017(09).
[3] 姜大源.世界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走勢及其啟示——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漫談[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27).
[4] 查光成,孔凡新,李振紅,王鑫,夏細明,謝娟娟.應用型本科卓越工程師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實踐——以南京工程學院為例[J].教學研究,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