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文娟



摘要:在中國各層次國際交往日益頻繁,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中國參與全球治理能力不斷提高的大背景下,國際急需具有全球視野、熟練運用外語、通曉國際規則、精通國際談判的專業人才。高職英語教學是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學習英語知識,掌握英語運用技巧,了解外國文化與民俗風情,以此來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而如何提升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已成為高校與外語教師面臨的新挑戰。
關鍵詞:高職 商務英語 跨文化 交際能力 調查
中圖分類號:F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8-0034-03
高校專業的調整,往往與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有很大關系。從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來看,新增排名第三的商務英語專業無疑對接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流、合作不斷加強下對跨文化語言類人才的迫切需求。
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本文將通過調查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現狀,分析目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初步得出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對策。
一、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現狀分析
(一)調查對象、問卷設計與訪談
本次調查對象是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大一和大二年級商務英語、泰語、城軌交通、城軌機電、計算機網絡技術、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的學生。評價量表設計主要以Byram(1997)提出的跨文化能力多維度模型為理論基礎,參考Fantini(2000,2006)所編制的跨文化能力評價量表結合高職高專學生跨文化交流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進,構建出一套包含四個維度(意識、態度、技能和知識),36個描述項的高職學生跨文化溝通能力量表。問卷包括:第一部分為高職學生個人信息,見表1;第二部分為跨文化能力評價量表,有33個描述項,設有“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確定”“同意”和“不同意”選項。
圍繞跨文化能力意識、態度、技能和知識四個維度設計了15個訪談問題,在學校咖啡廳對隨機抽取的20名商務英語專業學生進行了訪談并錄音,訪談持續了近兩個半小時。
(二)數據分析與研究結果
1.信度與效度
通過問卷星發布問卷,共計收到有效問卷178份,其中商務英語專業133份。對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進行檢驗,其信度系數值為0.914,大于0.9;使用KMO和 Bartlett檢驗進行效度驗證,KMO值為0.847,大于0.8。
2.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知識自我評價分析
從表2和圖1可看出,學生普遍認為相比外國文化他們對本國文化更加了解,但在學習和生活中無法嫻熟地運用外語進行口頭交流和書面溝通。在訪談中,有一些學生說道:“自己平時愛看美劇和歐美電影,能理解一些文化現象,可以較客觀地看問題,但沒出過國,不能深切地感受西方文化與風俗。”“比較欠缺文化差異相關知識,對自己的外語能力也不自信,一旦要用英語進行口頭交流就會時常語塞,頻頻出現中式表達。”整理訪談數據發現,絕大多數學生認為掌握跨文化知識并具備扎實的外語功底對跨文化交際十分重要。同時許多學生希望有短期出國留學或者語言伙伴項目,這將有助于他們深入了解外國文化知識。
3.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態度自我評價分析
從表3和圖2發現,學生對本國文化的認同感較高也欣賞談話對象的文化,即使語言能力有限,也愿不帶偏見、用寬容和開放的態度與外國人相處、交流,不過也會因為不能與之深入溝通或易被誤解而感到煩惱。從訪談中也發現了類似描述,如“能和外國人有更多話題和深層次的交流固然是好的,但會擔心他們不懂我要表達的意思”“在學校或者街上遇到外國留學生,每次都是擦肩而過,不敢主動上前交談。不過自從參加語言伙伴項目以來,感覺自己更加自信了,能幫助到他們(外國留學生)我也很開心。”“像Lady Gaga那樣夸張的裝扮,在理解了美國人崇尚個人主義后,我會試著從其他角度來看待。”通過訪談發現,多數學生有較強的交流意愿,當與外國人面對面交流時,卻不會積極參與,最多作為旁觀者傾聽、觀察。因此,只有真正具備良好的跨文化態度或意愿,學生才能在真實或者模擬的情境中與不同文化的人進行積極有效的交流互動,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跨文化能力。
4.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技能自我評價分析
從表4和圖3不難看出,多數學生在與不同文化的人溝通時會根據場合來選擇溝通方式,分享個人感受,用對方接受的方式進行反饋;但在溝通時不能讓對方清楚理解自己的意思,在討論或辯論中也不能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意見,無法迅速捕捉重要信息并與之建立共同語言。在訪談中,多數同學也談道:“我的口語表達很弱,除了口語相關的任務、作業,其他時間使用外語的機會很少。”“一開口說英語,自己有很多想法卻說不出來。”“和外國人交流時,自己的應變能力不足,聊天始終停留在表面。”通過訪談發現,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較弱,主要原因是與外國人接觸的機會很少,能使用外語的機會太少。
5.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意識自我評價分析
從表5和圖4可知,學生在面對來自不同文化的人時,能察覺到文化差異也能與之進行坦誠交流;能察覺到對方的困難和情緒變化,用對方接受的方式表達情緒和調整自己,但多數學生很難準確理解對方的實際感受并猜測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在訪談中,有些學生說:“我在與外國人交流時很少會想他們是怎么看我們的,能和他們對話就已經很不錯了,但是隨后的交流,我能明顯感覺對方和我的理解有偏差。”“我會主動去了解不同的文化,我會通過看美劇和電影來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時間觀念等。”通過訪談發現,大部分學生在與外國人交流時意識到文化的共性與差異,他們會有意識地根據具體情景來調整交流的策略。
三、教學啟示
整體而言,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語言基礎較為薄弱,欠缺語言輸出能力尤其是口語表達能力,需要進一步幫助學生提高語言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運用能力。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在跨文化技能運用和跨文化意識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建議在一年級增設中西文化比較、跨文化交際等選修課。外語教師可通過探索以傳授文化知識為主的多元化外語教學模式,參與文化交流或出國訪學等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水平,以便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際教學。高校可以為學生搭建線上或線下涉外交流平臺,組織長短期語言伙伴項目,滿足師生的對外交流需求。
責任編輯:趙世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