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路瑤 焦靜波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20)08-051-02
摘 要 企業工會是職工的學習之家、文化之家、效益之家以及維權之家,是黨與職工群眾密切聯系的基礎。企業工會開展職工思想政治工作,不僅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探討了企業工會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具體對策,對于創新工會工作,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各項職能,具有較高的理論和實踐指導意義。
關鍵詞 企業 工會 職工 思想政治 創新
一、新時代加強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黨的十九大、黨的群團工作會、中國工會十七大,對于思政工作都有重要論述。中國工會十七大提出,工會組織要發揮自身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群眾優勢、資源優勢,引領職工腳踏實地艱苦奮斗、改革創新,展現新時代奮斗者的新風采。黨中央明確提出,群團組織要始終把自己置于黨的領導之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承擔起引導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任務,把群眾最廣泛最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思想是人的“發動機”,是人一切行為的源動力,只有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不斷筑強職工的思想之心,才能團結廣大職工朝著企業高效發展的偉大目標不斷奮進,才能充分調動起職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引領職工形成一股強大的向心力,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和諧穩定貢獻磅礴力量。
二、企業工會開展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與作用
隨著企業改革發展進程不斷加快,同時80后、90后職工隊伍越來越壯大,年輕化特點凸顯,職工思想觀念越來越多元化,利益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參與、自主等意識逐漸增強,越來越注重維護個人利益,急需做好職工思政工作。
新時代下,企業工會在促進企業發展、維護企業和諧穩定、降低員工離職率、提升職工幸福感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熬S護、建設、參與、教育”,是工會組織的四大主要職能,這使工會工作內容廣泛,包括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參與企業民主管理、開展經濟技術創新活動、關心關愛職工等諸多方面;同時工會是工人階級最具廣泛性的組織,會員代表、職工代表及工會干部都是由職工會員民主投票選舉產生,因此工會擁有強大的群眾基礎、動員能力以及公信力,具有開展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得天獨厚的優勢。企業管理層要轉變觀念,要多方位衡量政工部門的價值,不以經濟層面作為唯一標準,要提高政工部門的角色定位,發揮其獨特功能。
三、企業工會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對策
(一)思維創新
1.突出政治責任,構建“大政工模式”。工會要在黨的堅強領導下開展職工思政工作,企業黨委、黨支部、黨小組層面要與企業工會、分工會、分工會小組層面協調一致,這是政治原則和根本保證。新形勢下,“黨群大協同”“大政工模式”是未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模式之一。思想政治工作不只是黨建工作部門的主要任務,工會群團組織等相關部門,都應該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責單位,提倡“人人都可以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局理念,構建思政工作協同模式、全員參與的大格局[1]。
2.打造一支對黨忠誠、經驗豐富的專兼職工作隊伍。具備一支對黨忠誠、經驗豐富的專兼職工作隊伍,是做好職工思政工作的人才保障。要建立以各級工會專兼職干部為“指導員”,以勞動模范、班組工段長、工會小組長為骨干的職工思政工作隊伍,隊伍成員要覆蓋各部門、科室、車間、班組等不同層級,要保證成員數量充足、年齡構成合理、學歷水平普遍較高,并且具備不同知識背景和專業特長,構建一支復合型人才隊伍。在具體工作中,通過對成員進行專業培訓、反復訓練、鞏固實踐,逐漸提高隊伍成員整體工作能力,充分發揮“娘家人”和“身邊榜樣”的感召和帶動作用。
3.正確處理“迎合”和“引領”的關系?!坝稀?,就是要在方式方法上適合職工,滿足職工需求,讓工會服務與職工需求相吻合,切實解決職工的困難和問題?!耙I”就是要在內涵上對職工思想起到帶動、指導作用。通過“迎合”能讓職工更有滿足感與獲得感,對組織更有歸屬感,從而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團結引導廣大職工現身企業發展事業,最終達到“引領”的目的。
(二)服務創新
1.充分了解職工需要是做好服務的基礎。深入一線調研,分析不同職工群體的思想現狀,是做好職工思政工作的前提。提高針對性,就要關注職工在想什么、干什么,需要什么。當前,職工的五大需要包括:①穩定的需要,在企業不斷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要引導職工以積極平穩的心態看待問題,正確處理全局和局部的關系,共同營造企業穩定和諧的環境;②關愛的需要,關心關愛職工,是加強組織與職工群眾聯系溝通的感情紐帶和重要前提;③歸屬的需要,每個人都希望成為群體中的一員,思想政治工作要積極培養職工集體主義精神,樹立以企業為家的思想意識,幫助職工融入組織,并找到情感寄托和事業寄托;④尊重的需要,每位職工都渴望獲得尊重,獲得認可;⑤發展的需要,馬克思需求理論認為終極目標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發展既是企業的需要,也是職工個人的需要,因此,工會組織要重視個人價值,為職工打造不斷完善自我、發展自我、成就自我的機會和平臺[2]。
2.提高服務的針對性和精準化。不同群體的職工,有不同的需求,針對35歲以下的職工,企業工會要幫助和陪伴他們成長,為他們提供成長成才、學習提升的機會,積極組織開展學習大講堂、班組例會學習、職業技能大賽、崗位練兵勞動競賽、“微課”視頻制作等活動,并通過創建職工書屋、開展讀書分享交流會,進一步豐富青年職工精神世界,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對于50歲以上的職工,他們更多需要的是工作穩定、組織溫暖,通過“導師帶徒”“拜師學藝”、經驗分享座談會等活動,分享老同志們豐富的工作經驗,讓他們感到被需要,并獲得尊重。針對專家、勞模和工匠型人才要提供專屬服務,給予充分尊重和認可,大力創建勞模/專家創新工作室,增強其榮譽感,并積極發揮專家、勞模和工匠型人才的傳幫帶作用,推進企業人才隊伍建設。
3.進一步深化服務職工的內涵。一是要解決職工的實際困難,加大幫扶救助力度,成立愛心幫扶救助基金,幫助解決職工困難,及時傳達組織溫暖;定期反饋職代會職工提案執行情況,讓職工感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通過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達到潛移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從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二是要發揮工會組織的基本職能,關心關愛職工,堅持“夏送清涼、冬送溫暖、長年送關懷”活動,創建陽光關愛活動室、媽咪小屋、職工小家活動室等;制作《工會工作手冊》,為職工提供班車路線、法律咨詢熱線、生活服務等便民信息,于細小之處體現對職工無微不至的關懷;創建職工健康檔案庫,重點關注企業一線科研生產骨干、勞動模范等職工的身體健康狀況,適時干預,并積極開展職工療養、職工團建、健康咨詢服務等工作。三是開展職工家庭走訪活動,組織“企業開放日”“親子愛家”活動等,并在年度總結表彰會上,邀請職工家屬為獲獎職工頒獎,促進其對職工的理解,加強其對職工工作的支持,從而進一步提高職工的榮譽感和歸屬感。
(三)途徑創新
1.加大調研力度,加強理論研究。工會應積極組織開展職工隊伍思想情況調研,根據不同年齡、不同專業類型的職工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調研工作,使調研數據更加客觀真實。同時要加強職工思政工作領域的課題研究,在豐富實踐積累的同時,推進理論探索和理論創新,用先進的理論指導實踐,通過實踐不斷完善理論,將企業工會職工思政工作開展得更好。
2.寓思想政治工作于職工文化之中。充分發揮文體協會、文體活動、職工書屋、黨建書屋等文化陣地平臺的作用,注重職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通過開展系列精品活動,形成健康文明、昂揚向上的職工文化導向,發揮“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育引導作用。充分把握重要時間節點,例如在“五一”勞動節、“七一”建黨日、“十一”國慶日、企業文化周、勞模文化周等重要節點里,結合相應主題,開展有特色的文化活動,從而達到引領職工思想、營造和諧文化的目的。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常態化的形勢下,要積極探索豐富多彩的線上文體活動,創新活動方式,提升活動效果。
3.拓寬宣傳教育的工具及平臺。在繼承發揚優良傳統同時,要更加突出時代特點、時尚元素和企業特色,更多運用職工樂于接受的話語體系和交流形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充分發揮企業內刊、工會期刊、企業公眾號、新媒體平臺的作用,將其打造成職工宣傳教育、學習交流、活動通知、職工展示風采的綜合性平臺。通過微視頻、微課、知識競賽等方式,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內容的學習[3]。
四、結語
新時代下,我們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會工作做的是群眾工作,實質上就是政治工作”的重要論述,提高認識、主動作為,把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時代使命和嶄新課題,探索有效方法,開拓新的局面。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得天獨厚的優勢,在黨的領導下,創新性地開展職工思政工作,打造積極團結向上的職工隊伍,促進企業和諧穩定,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有池.企業工會組織如何協助黨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企業文化(下旬刊),2016(5):120+132.
[2]李強.新形勢下工會組織發揮職工群眾思想工作優勢的探索[J].企業文化(下旬刊),2014(11):90-91.
[3]蔣薇.國企青年職工思政教育問題及其策略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15):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