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先江
摘? 要:文言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并且難度也比較高,對于學生的學習提出了較大的挑戰。對于文言文教學,教師要不斷思考有效開展的策略,提高學生的文言文學習效果。在此,本文從“通過情境創設引導學生體會文言文”“結合小組合作促使學生自主解決問題”“以實踐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三方面出發,對于文言文教學策略進行了具體的探究,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情境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是教學重點內容。由于文言文篇幅長、語言晦澀,所以學生學習起來有很大的難度,并且學習過程也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高中生對文言文不感興趣,學習效果不理想,難以體會到文言文的魅力、樂趣。為此,教師不能囿于灌輸式的文言文教學,而是要創新教學理念,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熱情,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使其深刻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
一、通過情境創設引導學生體會文言文
情境創設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方法,在文言文教學中也不例外。通過情境的營造,可以生動地促使學生對文言文描寫的抽象意境進行體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其描寫的內容,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興趣。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上教師通常會讓學生自己想象文言文中所描繪的故事、哲理,但是在信息化發達的今天,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手段來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這樣一來,學生可以通過沉浸式的體驗產生強烈的情感,并將身心融入到文言文學習中。
例如,在教學《滕王閣序》這篇文言文的時候,教師在傳統的課堂上只能依靠口頭講解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景物描寫,學生由于想象力不足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難以充分體會文言文中的情境。為此,現在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滕王閣的景象展示出來,通過直觀的圖片和視頻,促使學生去體味山川美景,欣賞千古名句,感受音韻美感,接受美的熏陶。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可以深刻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并且這樣的文言文課堂也具有了一定的趣味性,能夠很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去體會作者熱愛生活、樂觀豁達的情懷和“居卑位而有為”的蓬勃進取精神,就能夠促使學生產生一定的共鳴。又如,在教學《陳情表》這節課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講一講其背后的故事,從而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故事情境,讓學生產生探究的興趣,從而提高文言文教學的效率。
二、結合小組合作促使學生自主解決問題
文言詞語和句式畢竟和如今的白話文有著很大的差別,學生在高中階段所接觸到的文言文難度更深。在教學文言文的時候,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解決字詞句方面的障礙。但是枯燥地進行字詞句解釋,難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為此,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在這方面的主體作用,促使學生感受到解決問題的樂趣。一篇文言文肯定有容易理解的地方和難理解的地方,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去探究不同的部分,從而加強討論和交流,解決一些不是很難的問題。而對于那些比較難理解的、重點的句式和詞語,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
例如,在教學《陳情表》這節課的時候,教師根據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基礎等將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然后要求每個小組分別去探究其中的一個段落,根據課文中的注釋和詞典去解決一些字詞方面的障礙,如“終鮮兄弟”中的“鮮(xiǎn)”的含義和讀音。之后,教師要求每個小組都要對自己組的學習結果進行陳述,也就是將每個段落的大意講給全班學生聽。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全班學生來說一說:根據他們的學習情況來看,這篇文章所講解的重要內容是什么。之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結果來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補充,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去理解這篇文章的意思。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小組朗讀,讓學生讀通、讀順,有效解決字詞句方面的障礙。
三、以實踐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通過對文言文的不斷學習,學生的文言文知識含量會越來越多,為了加強對學生文言文應用能力的鍛煉,語文教師可以借助一些實踐活動的舉辦去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并且,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為學生枯燥的高中學習增添一抹亮色。同時,實踐活動的開展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例如,在教學《滕王閣序》的時候,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文言文歌詞改編活動,即要求學生為這篇文言文選擇合適的音樂,然后將其以歌詞的形式吟唱出來。在活動中,學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參加。并且小組之間可以開展一定的競爭,看看哪個小組的改編最為優秀,從而給予學生一定的獎勵。這樣的活動可以促使學生的文言文學習熱情得以高漲,促使學生對文言文知識加以運用,提高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能力,避免學生去死記硬背。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出來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熱情,使他們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體會到文言文學習的樂趣,從而保證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質量。以上就是本文的相關論述,希望廣大教師可以有所參考。
參考文獻:
[1]杜紅琴.試析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率[J].才智,2017(23):63.
[2]蘇.人教版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