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玉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要更加注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措施,推動英語教學逐步走向生活化與常態化。針對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了專項研究,相關觀點及措施建議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初中階段是學生掌握英語語言應用技巧的關鍵時期,教師要盡可能地采用生活化的教學策略,推動英語教學向生活化方向發展。但是,這無疑對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水平都提出了諸多挑戰。對此,初中英語教師應針對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全方位的探究,盡快構建起符合教育改革要求和新時期發展需求的教學模式。
一、合理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推動初中英語教學走向生活化,并不是將課本知識直接套用在某個生活場景當中,而是要結合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興趣喜好等多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最終創設出一種與教學需求相吻合的生活化教學情境,在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迸發出求知欲望的時間點順勢導入教學內容,從而促進教學質量、學生學習興趣以及英語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例如在講解“Go Shopping”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模擬出一種購物情境。首先,選定一些學生分別扮演“售貨員”和“顧客”的角色;然后,先由“售貨員”向“顧客”推薦一款褲子,當顧客進行試穿以后,售貨員可以用類似于“It fits you well.”的語言做出評價。此后,顧客站在鏡子之前認真打量了一番,表示對這條褲子非常滿意。此后,雙方便可以進入到詢問價格的階段,并由此導入本節課的重要知識點。在這樣的對話情境當中,學生的注意力都處于高度集中的狀態,很快便掌握了“How much is...”這一句型的表達方式與實際用法。這不僅收獲到理想的教學成效,還使學生獲得相應的生活經驗;此外,教師還要善于利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教學資源創設教學情境。比如在學習“過去進行時”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設備上給學生播放一段歷史事件的視頻。此后,向學生提出問題“What were you do in when the eventh append?”以此來創設出某種對話情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入到學習狀態當中。
二、適時導入生活化教學內容
初中英語教師想要卓有成效地開展生活化教學,就必須以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喜好作為切入點,盡量選擇那些既與教學內容相貼近,又同時具有較強趣味性和實用性的生活案例,在課堂上營造生活化教學氛圍,并且找準適當的時機,恰如其分地導入相關教學內容。比如在學習“Color”這一知識點時,雖然中學生在小學階段時已經初步掌握了與顏色相關的英語表達方式,但對于如何運用顏色來表達人們內心當中的情緒卻不甚了解。此時,教師首先要告訴學生每一種顏色都有其自身的色彩屬性,而借助各種色彩屬性可以傳達出個人的內心情感。比如在“Red always respresents happy.”這句話當中,“red”并非中文中火紅的意思,而是用它來表達人們熱情、歡快的情緒。此時,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成效,教師讓學生再思考一下還有哪些顏色可以用來表達人們的情緒,比如“yellow”代表開心、歡快,“green”代表希望、健康等等。通過這種帶有啟發性質的生活化教學,既讓學生掌握更多課本以外的生活知識,又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英語知識與生活之間的關聯性,為實現學以致用創造有利條件。
三、聯系生活拓展生活化教學
現實生活包羅萬象,如果單純地憑借初中英語教材去推進生活化教學,顯然存在較大的局限性與片面性。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善于挖掘和收集隱藏在現實生活中的教學資源,將其恰如其分地引入到教學過程當中,使課本知識得到拓展與延伸,使學生透過英語課堂可以掌握更多的生活常識與實踐經驗。同時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獲得整體提升。同樣以“Go Shopping”這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給學生展示一些英文對照的商品標簽、進口商品的說明書或者英文版廣告圖片等,使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商品從推廣、銷售到交易的全過程。在完成既定教學任務的同時,使學生獲得更加開闊的視野。
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將各種生活化教學元素引用教學過程當中,營造出生活化教學氛圍。其目的是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最大限度地應用到現實生活當中,使英語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促進青少年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林海.初中英語教學中生活化教學資源的運用分析[J].海外英語,2018(16):21-22.
[2]姚偉東.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三部曲”[J].甘肅教育,2018(14):106.
[3]李軍民.讓生活激活課堂:初中英語的生活化教學漫談[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