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芳芳
摘 要:數學教學活動,要立足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儲備,老師教學的質量對學生的學習水平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教學的有效性與產品制造的效益不同,它并非是取決于老師教授內容的多少,而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獲得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識。在素質教育改革浪潮之下,想要提高教學有效性,就要積極將老師的教學觀念轉變過來,樹立起良好的效率意識,在教學活動中,老師要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活力。以初中階段的數學課程作為案例,分析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措施
伴隨著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已經開始滲透全新的教學理念。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要始終以學生的學習質量提升作為核心,這也是每位老師教學工作的重點研究內容。在初中數學課程教育中,老師要綜合考慮學科特點與學生特點,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作為出發點,形成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與良好價值觀,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一、老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做到因材施教
隨著義務教育普及,中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和知識接受水平參差不齊,老師在教學活動中設計教學方案的時候也面臨著極大難題。特別是數學學科,對于學生而言理解起來十分困難。學生受到外界思想蠱惑,導致在思想上便認為數學是最難學習的學科,從而導致數學教學活動開展屢屢碰壁。由于思想上的懈怠,學生便顯出較差的學習主動性,數學課堂中學生不愛學或學習吃力,都會導致學生放棄數學學習,導致整節課堂氛圍比較低沉,老師教學吃力,學生收獲不多。老師要對種種情況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首先對班級內的學生進行調研,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生的性格特征。老師可以事先出幾套模擬試卷,讓學生認真做題,通過學生的做題情況歸納出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做好記錄。在課余時間,老師可以采取面談的方式,深入了解學生的個人情況,綜合掌握學生基本信息。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為學生制定個性化學習方法,為數學課堂順利有效開展做好準備。
二、創建良好的教學情境,刺激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只有在學習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時,才不會感覺到枯燥和乏累。數學知識的特點是枯燥無味,各種概念的描述以及公式的記憶讓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老師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可利用風趣的語言活躍數學課堂,刺激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求知欲望,利用幽默的語言將原本沉悶的教學環境打破。如何轉變老師語言風格,增加風趣性,這就要求老師平常多以學生的姿態與他們相處,了解學生的交流方式,提高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與文字駕馭能力,在上課中運用幽默的語言點撥數學知識,讓學生能夠欣然接受數學內容。此外,老師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要以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興趣作為出發點,使得教學內容能夠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創建出學生常見的生活場景,鼓勵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倘若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遇到困難,老師可以采取合適的方式進行引導,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自信心,提高克服困難的毅力和勇氣。
三、巧妙設計課堂問題,提升數學課堂效率
比如,在教授“線段、射線和直線”的時候,老師可以設計幾個問題,如線段、射線與直線的基本定義是什么?已知兩個點A和B,若是只通過A點,可以畫幾條直線,若是需要通過A和B兩個點,那么可以畫幾條直線?你們得到的結論是什么?通過這種問題,讓學生分組展開討論,由學生自己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將文中的定理分析出來。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探究,潛移默化中養成了幾何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掌握了新的方法。老師通過巧妙設計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無限思考,讓學生通過問題來激發求知欲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獲得對問題和答案的認知,從而實現學生學習數學自信心的提升。但是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避開學生的盲點,注意不要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屢屢碰壁,更不要因為學生回答錯誤而予以譏諷和懲罰。通過全方位引導,激發學生創造性和主動性,提升課堂學習有效性。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有很多,需要老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提煉出適合自己教學、滿足學生實際需求的方案。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得出,提升數學教學有效性,總體上需要老師積極轉變自身不足,刺激學生學習需求,突破傳統教學觀念與思想制約,才可以讓數學課堂真正做到有效,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曾依依,龔旭昱.大學《高等數學A(1)》“分層次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以湖南工程學院為例[J].好家長,2017(55):4-5.
[2]沃先桃.調動多種感官,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以“認識長方形”一課教學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18(18):76-77.
[3]許可雄.數據分析:初中數學復習課的強化策略: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復習課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8):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