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鋒
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才市場空前繁榮,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越來越多人對教育事業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國家也對人才培養極為重視。在教育學科中數學是一門占據重要地位的學科,從小學到中學甚至大學,數學始終是教育的重點。作業是教學期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利于鞏固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作業設計;差異性
作業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鞏固和拓展,通過作業設計能有效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通過作業這個平臺可以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可以讓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基本了解,為后續的教學工作提供教學側重方向,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但在初中數學的作業設計上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作業設計的差異性未能充分體現。對此應積極探討如何設計具有差異性的作業,充分發揮作業的作用。
一、初中數學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對于數學教學很多人都認為采用題海戰術才能熟悉數學中的做題套路,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因此,在數學作業方面布置的作業量比較大。教師布置作業時缺乏對學生整體的了解,直接給他們布置了大量的課后作業,卻忽視了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程度,未能進行差異化的作業布置,使學生未能通過完成作業得到成績的提高。而且作業量過大容易導致學生對數學產生厭煩的心理。其次,教師在批改作業時存在批改拖拉的現象。學生完成作業后教師如果不能及時批改作業,并且進行評講,就不能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導致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依然采用錯誤的思路進行解題[1]。再者,學生對作業不夠重視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由于教師的作業批改不及時,學生可能覺得教師并不重視作業,在做作業時存在敷衍的情況,也未能正視自己做作業時存在的問題。
二、體現作業設計差異性的策略
(一)注重作業設計的差異性
每個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情況存在較大的差異,為了最大程度發揮作業對學生的訓練作用,激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要注重作業的差異性。
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可以根據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不同分層次設計幾個階段的作業。例如,在教學完九年級上冊“反比例函數”這節內容后,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時可以設計兩個階段的作業。第一階段的作業主要是基礎題,讓一些基礎不夠扎實的學生完成這些作業,鞏固他們關于反比例函數的知識,如反比例函數的定義、性質、圖像等。第二階段的作業則以拓展提高類型題目為主,可以讓基礎知識比較好的學生完成,拓展他們對反比例函數相關知識的應用思維。同時也可以設計兩種不同難度層次的作業,讓學生根據情況自行選擇其中一種。
(二)設計具有合作性的作業
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可以設計一些學生之間合作完成的作業,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助交流,發揮每位學生的特長,也能體現作業設計的差異性。
教師可以布置不同作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作業,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探究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了解自己在數學學習上存在的可取之處和有待提高的地方[2]。例如,在設計九年級上冊“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系”這一章節的作業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對校園內的旗桿、校園外的移動信號發射塔的高度進行測量和計算,在這個過程中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促進他們對本章內容的理解和學以致用。
(三)教師及時批改作業,發現問題
不少初中數學教師設計完作業,布置給學生做后未能及時批改作業,導致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受到挫傷。教師應以正確態度對待這個問題,及時批改作業,發現問題,給予學生反饋。
例如,教師在設計“投影與視圖”這一章的課后作業時要明確學生交作業的具體時間,將作業收上來后及時進行批改,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提高學生作業的積極性。這一章的內容主要是對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理解以及物體三視圖的畫法,對于這種作圖題不應該直接采用“一刀切”對或錯的方式進行批改,因為作圖側重的是作圖思路和規范程度。教師在批改過程中對一些作圖正確但不規范的也要給予肯定,對作圖中出現的典型錯誤可以適當在旁邊做出批注[3]。學生拿到作業后發現教師對作業進行了詳細的批改,以后做作業時就會更加認真對待,同時也可以體現作業設計的差異性。
三、結束語
初中數學比小學難度更大一些,需要教師積極教導學生。同時,在作業設計上花費更多心思。要注意體現作業設計的差異性,應該對在以往的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在進行作業設計時避免這些問題,設計差異化的作業內容。同時創新學生完成作業的方式,盡量發揮每位學生的特長,對學生作業的批改也要有嚴謹的態度。
參考文獻:
[1]張平.高效課堂下初中數學作業布置與批改的差異化探析[J].儷人(教師),2016(9):247.
[2]王旭東.初中數學分層作業設計研究與評價[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7(11):154.
[3]孫厚俠.如何體現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差異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11):10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