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迎

摘要:本文結合某大型國有建筑施工企業A公司近三年財務報表的主要數據,通過對比運用傳統財務指標分析法和經濟增加值EVA分析方法的兩種計算結果,對其實際經營績效情況進行全面的評價與分析,詳細闡述了在建筑施工企業績效綜合評價中運用EVA指標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績效綜合評價;經濟增加值EVA
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得一席之地,除加強自身產品質量和成本控制、提高生產能力外,還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建筑施工企業同樣需要通過不斷完善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增強自身市場競爭力,以應對建筑行業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局面。近年來,建筑施工企業除了實施傳統施工項目以外,新生了許多新的項目運作模式,如EPC、PPP、EPC+PPP等,給建筑企業項目管理和財務管理帶來新的變化?;诖?,建筑企業可在綜合分析財務報表數據的基礎上,合理運用經濟增加值EVA指標,對企業各個方面的經營業績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與評價;對標行業標準值,明確企業在行業內的發展情況與前景,讓數據說話,全面診斷、分析建筑企業管理運營中出現的問題,為建筑企業戰略布局和管理決策提供有效數據支持。
一、企業績效綜合評價體系
(一)績效評價的定義
績效評價是指以系統性、綜合性工具方法對評價對象工作質量、效率進行評價管理活動。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中,績效評價廣泛應用于員工激勵、職位升遷、招聘和工作任務分配中,為企業管理運營提供可靠依據。具體而言,績效考核是以特定指標體系為依據,通過指標評價標準,采用定量、定性等統計方法,對評價客體進行的客觀、準確、公正的綜合性評判。
(二)績效評價主體、客體
在企業管理中,績效評價的主體是與企業經營行為、業績狀況的利益相關者,包括股東、顧客、供應商、政府等??冃гu價的客體主要是企業內部組織、部門、員工等。
(三)績效評價的主要內容
以企業作為績效評價對象時,績效指標的制定應以企業長遠發展規劃和經營管理目標為依據,企業整體績效評價內容包括開放設計、內部生產、人員素質、管理信息化、市場角度、社會責任和環境保護等方面,財務績效指標具體包括運營效率、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發展能力等。
(四)績效評價的目的
基于企業自身角度而言,實施績效評價的目的是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管理質量,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從績效評價的實施過程來看,績效評價是對企業經營管理現狀各項指標的量化,并對標先進企業或自身制定的績效評價目標,分析現狀指標與目標之間的差距及其原因,并就差距指標制約因素提出改進措施、方案,經綜合考慮改進措施、方案可行性、經濟性、系統性等因素后,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加以實施。因此,從績效評價實施的過程來看,績效評價是對企業管理現狀的總結和評價,也是對企業發展規劃的分解和量化,通過績效評價,能夠明確企業發展目標和方向,并為階段性績效評價提供可靠依據。
(五)對建筑施工企業進行績效評價的意義與作用
建筑行業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支柱性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國家經濟、人民生活水平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建筑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對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在建筑工程領域,除傳統施工項目外,新生了許多新的項目運作模式,如EPC、PPP、EPC+PPP等,施工企業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如何能在建筑行業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促進建筑施工企業可持續發展,提升建筑企業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長足發展,是建筑施工企業經營管理者所關注的問題。
系統性、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體系是經廣泛驗證、有效的現代化管理工具與手段,是現代企業健康發展的動力源泉,能夠推動建筑企業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內部管理水平,增強建筑企業國內、國際市場競爭力。
二、企業績效綜合評價的主要指標與方法
(一)企業績效綜合評價的主要指標
績效綜合評價主要指標是依據評價主體期望目標設計的、采用可行評價方法的且能夠反映評價客體特征的績效評價指標。從績效評價指標特征來看,建筑企業績效評價指標可分為財務指標、非財務指標。
(1)財務指標。財務指標是以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為待評價對象的績效評價指標。財務指標一般以貨幣形式進行計量,一般可包括四個方面內容:
(1)償債能力分析指標,反映了企業長、短期償債能力,可采用資產負債率、流動比、速動比等指標進行分析。
(2)營運能力分析指標,該指標主要以周轉速度衡量資產使用效率,可采用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描述。
(3)盈利能力分析指標,盈利能力指標主要包括資產收益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和營業利潤率等指標,盈利能力指標越高,則表明該企業盈利能力強。
(4)發展能力分析指標,發展能力指標主要包括營業利潤增長率、營業收入增長率和總資產增長率等指標,發展能力指標越高,則表明企業市場競爭力越強,發展潛力越高。
(2)非財務指標。非財務指標主要是生產經營性指標,主要反映企業在經營決策、員工管理、顧客服務、市場能力等方面的指標。在現代企業管理活動中,應用最為廣泛的非財務性績效評價指標主要包括:(1)顧客滿意度;(2)產品和服務的質量;(3)戰略目標,完成并購或其他項目關鍵部分;(4)公司潛在發展能力,如團隊精神、員工培訓、員工滿意度等;(5)創新能力,包括新產品研發、設計能力等;(6)技術目標;(7)市場份額等。
(3)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對比
在企業績效評價中,由于財務指標可通過財務數據進行量化,而非財務性績效評價多為定性數據,難以采用財務數據進行量化分析。在傳統的績效評價中,一般以單一的財務指標為主來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但在知識經濟時代下,由于市場經營體制的變化,傳統的績效評價方法難以全面、客觀反映企業發展真實情況,如現代企業普遍采用網絡進行信息傳遞,資金運作效率大大提升,資金使用成本顯著降低,如采用財務報表反映的會計利潤數據,不能直接反映現代企業借助信息技術產生的經濟效益,而是只能反映采用信息技術后企業資金使用成本節約的部分。針對該問題,可采用EVA分方法對企業非財務指標進行準確度量,反映企業因節約所產生的收益。
傳統的財務指標僅面向過去,反映的是企業以往的財務管理狀況,而非發展趨勢,無法體現企業未來價值創造動因,不利于企業根據財務管理現狀衡量、評價未來財務業績。隨著行業企業競爭日益激烈,國內、國際市場環境不確定性因素增加,企業管理者迫切要求根據內外部環境變化制定動態的市場競爭策略,并通過對企業組織、員工、市場、客戶、供應商等環節的流程和技術創新,獲得企業穩定發展的動力。而非財務指標卻被認為是能很好地反映未來績效的指標,它有利于促進管理者發現公司存在的問題,注重公司全面績效的改進提高,有利于促進企業實現未來價值創造。
因此,知識經濟時代下企業進行績效評價時必須引進全面績效綜合評價體系,通過在傳統財務績效評價指標基礎上增加非財務指標,并加強非財務指標的選擇,提高企業績效評價指標與企業戰略目標一致性,推動企業內部運營提升。
(二)全面績效綜合評價的主要方法
(1)經濟增加值法,是在稅后凈營業利潤扣除股權、債務等全部投入成本后的經營所得。經濟增加值法的核心概念是將資本投入視為有成本的投入,只有企業盈利高于資本成本時,才能為股東創作相應的價值和收益。經濟增加值法是以評價企業經營者資本使用效率為目的的績效評價指標。目前,該方法廣為國內外學者及全球各行業企業所重視與使用。
(2)關鍵績效指標法,該指標是以企業組織流程輸入、輸出關鍵參數作為評價對象,通過對關鍵參數進行取樣、計量、分析和優化,衡量企業組織績效和流程績效現狀。從整體而言,關鍵績效指標法是將企業戰略目標分解為可量化的績效指標,將績效指標現狀與目標指標進行差異對比,因此,關鍵績效指標法是現代企業實施績效管理的基礎。
(3)平衡計分卡法,一般而言,平衡計分卡法是從客戶、財務、內部運營、學習與成長四個維度,將企業組織戰略轉換為具體的、可量化的績效指標的績效管理體系。
(三)對經濟增加值EVA的具體闡述
1.EVA的基本理念
EVA的基本理念是將資本投入成本論,即資本本身具有一定的成本,資本的使用存在一定條件和約束限制,企業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其盈利能力方面,還體現在其占用資本的使用效能上。
2.EVA在企業績效評價中的應用優勢
將EVA作為企業績效評價指標,具有兩個方面優勢。首先,EVA綜合了資本成本,通過在經營效益中扣除資本成本,提高了企業財務指標的準確性、全面性。資本成本主要通過借貸成本、權益成本等方式體現,在風險相近的情況下,只有投資者因投入資本所獲得投資收益高于其放棄的投資收益,則該項投資才符合價值創造的要求。根據該理論,企業在投資決策時,必須合理權衡資本占用總額、投資周期和投資回報,確保投資回報在扣除相應其他投資后,才能保障投資決策合理性、科學性。例如,雖然部分企業凈營業利潤為正值,但EVA為負值,則表明企業資本成本高于投資回報,換言之,會計利潤增長是通過舉債或籌資換來的,實質上并沒有真正地實現企業經營價值的增長,即利潤并不等同于創造價值,而創造價值必然產生利潤。
其次,EVA滿足了企業投資者與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要求。通過將EVA指標納入企業績效評價體系,能夠準確衡量企業資本使用效能,實現投資者與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關系的“共贏”。基于企業經營者的角度來看,要提高資本投資回報率,必須通過資產流動、重組等方式激活存量資本使用效率,降低無效資產的占用;在投資決策時,必須充分對比分析投資回報,充分考慮資本投資所獲得價值增量?;谕顿Y者角度來看,應綜合利益相關者的要求,在獲得投資回報時應兼顧企業經營者、員工等利益主體的利益。
從這個角度來看,EVA并非簡單的績效評價指標,而是切實有效的價值管理方法和工具。價值管理的最終目標是提高企業價值創造能力,進而實現投資利益最大化。而企業價值創造能力的最大化,必須營造企業價值創造為核心的企業文化氛圍,實現企業戰略、投資規劃、資源配置、風險管理等環節與異企業價值創造為核心的企業文化的相適應,形成多環節要素緊密銜接,形成規范、可靠、高校的閉環管理,為企業經營決策、組織管理,甚至每一個員工的具體工作,都圍繞價值創造這個終極目標來完成。
三、建筑施工企業績效評價中EVA具體應用
本文以某大型國有建筑施工企業A公司為例,結合A公司2017–2019年財務報表的主要數據,運用經濟增加值EVA指標對其近三年的實際經營績效情況進行全面的評價與分析(見表1)。
根據A公司2017-2019年財務報表主要數據可知:近三年來的流動比率分別為1.29、1.14、0.97,指標值均小于2;速動比率分別為1.18、1.05、0.88,其中2017、2018年指標值大于1,2019年指標值小于1;這兩個財務指標都說明A公司以可變現資產用于短期債務償還價值創造能力一般。從資產負債率方面來看,一般認為資產負債率以不高于70%為宜,這樣表明企業有較好的長期償債能力,具備利用負債進行投資經營的能力。以2017–2019年A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變化趨勢來看,A公司資產負債率值分別為76.91%、82.32%、80.66%,均大于70%,且呈上升趨勢,說明A公司長期償債能力也一般。
再看利潤表指標,2017–2019年財務報表的凈利潤分別為3188.68萬元、4,091.14萬元、28,575.69萬元,均體現為正數利潤,且2019年凈利潤值較前兩年有明顯增長。我們通過計算得出,2017年主營業務毛利率為4.93%、主營業務利潤率為0.68%、成本費用利潤率為0.69%,2018年主營業務毛利率為5.32%、主營業務利潤率為0.62%、成本費用利潤率為0.62%,2019年主營業務毛利率為5.91%、主營業務利潤率為2.58%、成本費用利潤率為2.66%。很明顯可以看出,2019年的這三個利潤率指標較前兩年均有明顯提高,充分說明企業在2019年投入的資產床在的價值提高,企業盈利能力顯著提高。
在傳統的財務指標分析下,我們得出A公司近三年的經營情況呈連續上升趨勢,公司經營者優化了資本結構和成本管理,成本費用有所降低,利潤增加,盈利能力有所提高,2019年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指標顯著增值,可否認為A公司實現了企業價值增長呢?讓我們再從經濟增加值EVA指標的角度來具體分析一下A公司近三年來的實際經營情況。
針對上述問題,以EVA指標計算公式計算近三年來經濟增加值,以稅后凈營業利潤減去資本成本即為經濟增加值EVA。
(1)稅后凈營業利潤=凈利潤+
(利息支出+研究開發費用調整項)×(1-25%)=凈利潤+(計入財務費用的利息支出+計入期間費用的研發費用+當期確認為無形資產的開發支出)×(1-25%)
(2)資本成本=調整后資本×平均資本成本率
①調整后資本=平均所有者權益+平均帶息負債-平均在建工程
②平均資本成本率=債權資本成本率×平均帶息負債/(平均所有者權益+平均帶息負債)×(1-25%)+股權資本成本率×平均所有者權益/(平均所有者權益+平均帶息負債)
a.債權資本成本率=利息支出總額/平均帶息負債=(費用化利息+資本化利息)/平均帶息負債
b.股權資本成本率:根據相關財經法律,主業處于充分競爭行業的商業類企業股權資本成本率為6.5%,關系國家安全、經濟命脈的行業企業為5.5%,公益類企業為4.5%,軍工、電力、農業等企業股權成本率在基準基礎上下浮0.5%。根據該院子,由于建筑業屬于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這里我們選定A公司股權資本成本率為5.5%。
此外,針對資產負債率在75%~80%之間的非工業企業平均資本成本率應在原基礎上上浮0.2%,高于80%以上的,其平均資本成本率應上浮0.5%,按A公司2017–2019年資產負債率76.91%、82.32%、80.66%計算,則2017年度平均資本成本率應上浮0.2%,2018、2019年兩年度平均資本成本率均應上浮0.5%。
根據上文所述EVA指標的計算規則,并結合A公司近三年財務報表主要數據計算得出表2數據(單位:萬元):
從表2中我們可知,A公司2017年EVA值為-7204.4萬元,2018年EVA值為-6,345.2萬元,2019年EVA值為15,975.31萬元。與A公司近三年的財務報表凈利潤對比后,我們看到了問題的所在:2017年財務報表體現凈利潤值為3,188.68萬元,2018年財務報表體現凈利潤值為4,091.14萬元,同比增長28.3%,而這兩年的EVA值卻均為負數,遠低于報表中所體現的凈利潤值,兩者差距甚大,說明這兩年A公司所有者投入的資本成本大于稅后凈營業利潤,其實際經營狀況應為虧損。也可以說,投資者和債權人并沒有獲得投資回報,經營收益不能抵消資本成本,則投資者的投資收益減少,企業投資決策并未實現價值創造。
2019年EVA值為正數,且比2018年增加了22,320.51萬元,說明A公司2019年的稅后凈營業利潤大于資本成本,企業經營者創造了剩余價值;而且2019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值較之上兩年均有明顯增長,其中營業收入比2018年增加了441,396.4萬元,凈利潤比2018年增加了24,484.55萬元。但EVA的增幅小于稅后凈營業利潤的增幅,說明A公司價值創造的能力還有待加強。通過分析還可以看出,2019年資本成本比2018年增加7656.69萬元,同比增長幅度為24.69%,資本成本增長幅度小于稅后凈利潤增長幅度,表明投資收益存在進一步提高的空間,正是EVA分析應用優勢的重要體現。
綜上所述,從傳統的財務指標分析角度來看,A公司近三年來經營情況呈連續上升趨勢,雖長、短期的償債能力一般,但盈利能力較好。而從經濟增加值EVA指標的角度來分析卻得出,A公司2017、2018年的經營情況實際為虧損,2019年A公司經營者通過調整投資經營方向、合理化選擇項目運作模式、優化資本結構、制定內部風險控制制度和成本費用管理制度等,實現了營業收入和利潤的大幅增長,但是增長速度不快,尚不能覆蓋之前的虧損,投資人不能獲得良好的投資收益。針對該問題,經營者應借助EVA指標解決企業價值提升難題,將EVA指標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績效評價的關鍵性指標,鎖定EVA轉正目標值,促進企業投資獲得更大的價值。在對企業進行績效評價時,應結合企業階段性績效目標,多角度分析問題,不能僅以凈利潤指標作為單一評價指標,制約企業價值創造能力提升。
另外,經與《企業績效評價標準值2019》中相關建筑企業價值創造標準值對標,發現A公司資產負債率僅為行業平均值,其營業利潤率和成本費用利潤率也表現一般,均未達到良好值,說明A公司在同業競爭中經營績效情況一般,未來需繼續做好市場需求和顧客滿意度調查、調整向具有投資價值的業務領域發展,選擇適合本企業的項目運作模式,繼續加強內控和成本管理,降低資本成本占用,努力提升企業品牌效益,最終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兩種績效評價方法分析出了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結果,從中我們不難得出結論:單以財務報表指標作為企業績效評價指標是不全面的,如即使報表有體現利潤也不一定代表企業創造了價值,即使報表利潤較上年有所增長也不一定代表股東的財富有所增值。反過來也可以說,在企業績效評價中引入EVA值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更全面更準確地反映企業是否真正實現了價值創造,股東財富是否保值增值。
結論
知識經濟時代,EVA指標能夠充分體現企業經濟利潤,綜合企業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融入了股權資本使用效率對企業價值的影響。與凈利潤指標相比,以EVA指標作為企業價值創造能力和經營績效評價指標更能體現真實情況,經濟增加值EVA指標的運用在建筑施工企業績效評價中同樣具有重要作用:
(一)提高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
從EVA指標構成要素來看,EVA指標可細分為資產周轉率、資產報酬率等,可見,EVA指標是以資本成本為核心,通過在企業績效評價中引入EVA指標,能夠提高建筑施工企業資金使用效率,督促企業經營者追求經濟增值最大化。
(二)優化企業資源配置
根據EVA指標計算公式,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稅后凈營業利潤值越大,則經濟增加值越高,因此,建筑施工企業在經營管理時必須考慮經營成本,將價值創造較低的非核心業務及時剝離,在價值創造較高的核心業務領域重點發力,實現建筑施工企業業務項目的合理布局和優化,實現建筑施工企業優勢資源的集中和發展。
(三)優化企業資本結構
在建筑施工企業績效評價中融入EVA指標,能夠有效衡量施工企業資本成本。通過EVA指標的測算,能夠促進建筑施工企業優化資本結構,在充分考量財務風險的基礎上,可適當運用財務杠桿,提高資本成本率,促進建筑施工企業資本結構優化。
參考文獻
[1]張新茹.引入EVA進行綜合績效評價分析[J].現代商業,2014(03):186–187.
[2]杜貴慧.M公司綜合績效評價[D].南昌:南昌大學,2012.
[3]張冬.建筑企業績效評價研究[D].長沙:長沙理工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