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琴
摘 要:班級管理是小學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任務,而班級管理工作既是一門管理學問,也是一門獨特的教育藝術。小學班主任需要找到其中的訣竅,設計恰當的師生關系處理方案,與學生建立和諧緊密的關系,活躍班級氛圍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打造和諧融洽的班級管理體系。小學班主任應該改變過去的教育觀念,正確認識自身在班級管理當中扮演的角色,不能一味強調班主任自身的權威,而是要關注與學生的和諧相處,以便處理好復雜的班級管理系統任務,構建師生和諧關系,并在班主任與學生的和諧互動當中構建優秀班級。著重就如何構建班主任與學生的和諧關系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學生;和諧關系;構建策略
小學生可塑性強,處在學習和成長的關鍵階段,在這一成長階段受班主任影響非常深刻,班主任的行為舉止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行為、思想、習慣、價值觀等。為了發揮小學班主任對學生的正面引導作用,就要對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關系進行恰當協調,構建二者的協調互動關系,激發學生的長期發展潛能,體現出班主任對學生的啟蒙和催化作用,彰顯和諧師生關系在班主任班級管理當中的價值。班主任要秉持著高度負責的態度,不斷創新教育理念和班級管理方法,讓整個班集體關系更為融洽和諧,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一、革新師生觀念,打造班主任的形象
小學班主任承擔的工作是比較繁重與復雜的,既要處理好學生學業方面的問題,在教書育人方面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又要做好對整個班級的管理,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針對這一情況,班主任需要正確認識構建師生和諧關系的重要性,并用這種和諧融洽的關系促進各項活動的有效開展。首先,班主任要打破傳統落后的師生觀,秉持以學生為核心的思想觀念,轉變過去嚴肅權威的教師形象,提高對學生的人性化關懷力度,逐步消除和學生間存在的隔閡,改善和消除學生畏懼教師的情緒,建立平等師生關系。正確師生觀念可以引導小學班主任對整個班級進行科學有效的教育管理,促進女生間的互動協作與學生構建朋友、老師、家長等不同層面的和諧關系。與此同時,小學班主任要積極推行民主管理,激勵學生主動投入班級制度的制定環節,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讓學生既能夠在自主管理當中嘗到成功的喜悅感,又提高對整個班級的歸屬與認同感。當然小學班主任還需要積極打造自身優良的形象,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因為小學班主任是學生心中至關重要的人物,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很高,所以班主任必須嚴于律己,優化自身言行舉止,在為人處事、道德素質等諸多方面做好表率。
二、加強愛的教育,構建融洽師生關系
愛的教育應該作為教育的主旋律和核心內容,也應該成為小學班主任管理班級要奉行的根本原則。真正意義上的教育一定是有愛的教育,要投入教師真誠的愛和關懷,這樣不僅有助于構建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還可以明顯提高學生的配合度,讓學生產生被尊重和信賴的良好感受,提高學生的身心和諧發展效果。小學班主任在加強愛的教育和管理時,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了解學生在生活學習當中存在的問題和實際需求,并加大對學生的鼓舞與贊賞,給學生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良好學習習慣。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理與教育時不能吝嗇對學生的贊賞,要經常鼓舞,他們在管理當中也要講求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結合,做到張弛有度,為和諧融洽關系的建立打好基礎。小學班主任還需要在教育管理當中加強對核心素養的滲透,利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指導學生,給予學生充分信任,并鼓勵學生表達自己對班主任的建議,保證師生平等和諧相處。班主任面對所有學生都要做到一視同仁,這也是愛的教育的基礎與前提條件,教師要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尊重和平等對待,讓學生充分感受班主任給予的愛與關懷,從而與班主任建立良好關系。
三、主動互動溝通,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換位思考是小學班主任在管理班級和學生全體時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和教育思想,因為新課程改革倡導以人為本,所以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需求,體現對學生主體作用的尊重,站在學生角度考慮問題,主動和學生互動交流,正確認識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班主任要意識到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能力和機會實現自身的價值,沒有學生是完美的,所有學生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小學班主任在選擇班級管理方案時,要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和學生主動互動交流,了解學生差異化的學習需求,實現對癥下藥。比如,對于性格內向不愿和他人溝通相處的學生,班主任要幫助他們努力融入班集體,并在生活和學習方面給予他們關心幫助,讓學生逐步愿意敞開心扉,結交朋友,構建和諧人際關系。
構建和諧關系是小學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任務,師生和諧關系的建立和日常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班級管理工作的落實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聯。特別是面對心智發育不夠健全和缺少較強自我管理能力的學生,小學班主任既要教書育人,又要扮演好第二家長的角色,對于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進行積極啟迪與引導,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同時,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保證教學工作順利推進,助推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從整體上提高班級運轉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