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輝
摘? 要:本文立足于高中物理日常教學的真情實況,從“生活化教學,加強學生應用能力”“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實驗化教學,提升學生認知體驗”三個基本點出發,對如何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開展高中物理多元化教學進行了分析和探究,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改善當前課堂教學現狀,為學生物理成績的增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字:新課改;高中物理;多元化教學;應用能力;學習興趣;認知體驗
隨著新課改相關理念的落實,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變得越來越多元化,從而能夠充分挖掘學生們的學習潛力,促使學生們在課堂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這樣一來便可以有力保障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在過去的高中物理課堂上,多數時候都是教師一個人在口頭講述,一來缺乏對知識概念的具體形象展示,二來學生很難真正參與到教學中去,久而久之,學生就很容易出現上課走神的現象,從而嚴重影響課堂上的學習效率。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們的思維能夠時刻跟隨教學的進度,確保每一位學生的腦子都處于思考的狀態,從而確保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本文結合大量的實踐教學經歷,對多元化教學模式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希望能夠有效促進當前高中物理教學的創新改革。
一、生活化教學,加強學生應用能力
高中物理知識很多概念和理論都是從現實生活中所提煉和總結出來的,因此教師就要善于以生活為基礎鋪開教學,有效拉近學生與知識的距離,從而在最大程度上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應用程度。此外,教師要指引學生在生活中做一個細心的人,要善于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象,進而從蛛絲馬跡中分析物理現象產生的原因,最終再以扎實的物理基本功知識來科學解釋現象的形成,這樣一來便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的相關內容時,就首先可以讓學生們想一想生活中都有哪些自由落體運動,從而有效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熟悉感,便于接下來的深入理解和對性質規律的總結。有的學生說到:“運動員高臺跳水時,下落的過程是自由落體運動”,還有的學生提到:“雨水在空中下落時也是自由落體運動”。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們的生活認知就可以初步總結出自由落體運動的定義和條件,這時教師就可以繼續帶領學生探究自由落體的速度公式,從而逐步掌握其中的規律,并幫助學生養成利用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歷來是一種高效、便捷的教學輔助手段,高中物理教師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開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更加直觀、具體地了解物理知識的核心,從而真正實現高效率的教學。高中物理知識中有著許多的抽象內容,僅憑教師的口述學生很難想象其具體的樣子,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展現其中的內容。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普及更多的課外知識,從而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眼光,有效激發學生們對物理科學的探究熱情。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怎樣求合力與分力”這部分知識時,就要考慮用到多媒體技術,從而能夠將力這一抽象的物理概念更加形象直觀的展示在學生眼前。學生在學習“怎么求合力”之前,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力的合成”以及合力的具體概念,在此基礎上學生還需要掌握里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從而逐步掌握利用作圖法來求共點力的合力,并初步了解合力的大小與分力間夾角的關系。與此同時,“怎么分解力”也是基于平行四邊形法則來計算、分解的,并且學生也要逐漸掌握“分解法”這一物理方法。
三、實驗化教學,提升學生認知體驗
實驗化教學的開展能夠促使學生對高中物理有著更加強烈的認知體驗,從而在一次次的實驗中加強自身對知識的學習欲望,以及對動手能力、創新思維的培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們的具體學習情況將其均衡分組,確保每個小組都具有獨立完成實驗的能力,從而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力量來設計和完成每一次的實驗內容,并從中不斷汲取經驗,促進自身的學習和成長。
例如,任課教師在帶領學生完成“研究平拋運動的規律”的實驗時,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進行實驗探究,從而通過對實驗現象及數據的總結而提煉出內在規律。學習本章節的知識,學生首先需要具有“化曲為直”“化繁為簡”以及“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再通過詳細的實驗設計,并以掌握的直線運動規律為基礎而得出平拋運動的規律,這樣一來還可以在實驗的過程中充分考查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創新思維和科學精神等等,可謂是一舉多得。
總而言之,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多元化教學模式的開展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嚴峻的考驗,教師要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能夠根據學生們的日益豐富的學習需求而不斷探索新的教學形式和內容,從而確保學生們可以在高效的課堂環境中進行高效的學習,并且能夠學到更多具有實用價值的知識。此外,學生也要自覺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主動鍛煉自己的物理思維,從而養成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習慣,為自己日后的成長和發展鋪墊好前提條件。
參考文獻:
[1]朱玉榮. 探究新課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00(009):9-9.
[2]解曉香.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J]. 西部素質教育,2015,1(012):7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