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立新
【摘? ?要】新的時代對于小學信息技術課有了新的要求。在小學開展信息技術課程的過程當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一些相應的計算機操作知識,還要讓他們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本文將就如何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教育;信息技術;計算思維;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7-0165-02
【Abstract】The new era has new requirements for element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in elementary schools, 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help students learn some corresponding computer operation knowledge, but also allow them to improve their thinking skills in practice. This article will conduct research how to exercise students thinking skill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s in elementary school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utational thinking; Teaching strategies
對于小學信息技術的課堂來說,教師應該抓住本學科的基礎知識,對學生有一個具體的掌握,根據他們的需求制訂自己的教學計劃,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進行提升。
一、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目前的問題
就目前大多數的家庭和學校來看,很多家長和學校對于自家孩子的信息技術課程缺乏重視,很多人都把這門課程放在最低的位置。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小學生已經擁有了更多高科技的電子產品和學習工具,他們對于信息技術課程沒有興趣,傳統枯燥的課程內容不能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和專注力。
但是時代在發展,我國的教育也進行了大力改革,對于小學生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小學生應具備核心思維和更高的素養。因此信息技術課程擔負了更大的責任,一個合格的信息技術教師,應在這一門課程中幫助學生建立一定的能力,讓他們能利用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具備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能力,發掘他們對信息技術的喜愛,讓他們在不斷的實踐操作中得到計算機素養的提升,建立一個優秀的邏輯思維。
二、計算思維的概念
2006年3月,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教授周以真在權威期刊CommunicationsoftheACM提出了計算思維的概念。他認為,當一個人能利用計算機科學的技術,對各種問題進行解答,做出一定的系統設計,利用信息技術利用計算思維分析各種社會和人類活動等時,就具備了計算思維。對學生來說,他們擁有了計算思維之后,可以把一個復雜的問題,利用一定的系統得到完美解決。這樣的概念給了很多中小學校教師一定的啟發。在小學的教學活動中,當教師循序漸進引導學生,通過啟發式的推理尋求問題的答案時,就能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在這種不確定的條件之下,學生的規劃學習和調整能力是可以得到很大的發展空間的。計算思維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的能力得到全方位的考驗和提升,由于這樣的原因,計算思維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很多教師嘗試把這種思維傳導給學生,以提高學生的個人能力。
三、在小學信息課堂中培養計算思維的方法
(一)設置合理的情境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課堂上,教師要多啟發學生的思維,帶動他們的積極性,營造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與其做一個教學者,不如做一個引導者,引導他們思考問題的答案。舉個例子,在收發電子郵件的教學課堂上,可以設置這樣的一個場景。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買家,給他設定一個任務,如網絡上的供貨商訂貨。目前的訂貨方式有很多種,為了達到最佳的目的,用合理的價錢買到高品質的貨品,學生應該怎么做?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跟供應商進行溝通,才能得到準確的信息和最佳的報價。通過這樣形式的課程和情境,學生可以親自體會到作為不同的角色,在交當中應該使用怎樣的措辭,他們的交流能力、商務談判能力和思考能力也會得到相應提高。
(二)教導知識時要多方面進行
小學生技術課堂的內容看起來并不多,可能也是比較枯燥的,教師需要自己補充豐富的內容,引導學生聯想自己的生活經驗,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跟課本的知識聯系起來,讓他們發現其中的實用途徑。在這樣的課堂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比如說在漢字輸入的課程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感受一下用電腦打字跟手機打字有什么區別,這兩個工具的鍵盤設置有什么不同,為什么他們要這樣設置?當學生去真正體驗之后就會發現,兩種產品的設計是非常不一樣的,即使在同一款手機上輸入的方法也會有很大的差別,他們的差別是出于什么樣的原因,不同的設計又對打字速度和操作方便程度有什么樣的影響,這些內容都是可以無限延伸的。在這樣的課堂里,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引導他們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答案。
(三)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對信息技術充滿好奇心
現在的學生接受了大量豐富的信息,想要提升他們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的專注力,教師就必須讓自己的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面,教師應把理論和實際生活體驗相結合,讓學生對這門學科有一定的認識,當他們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信息技術學科的知識時,他們自然會產生一定的思考。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可以激發他們的注意力,也可以提升整個教堂的趣味性。教師還可以成立學習小組,給每個小組分配不同的任務。可以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作業的布置,這樣的作業由于契合了學生的愛好,他們對于作業的完成非常有積極性,在完成設計任務之后也可以有很大的成就感。通過這樣的形式,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升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四、結語
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背負著重要的責任,在平時的課堂設置中必須重視學生的計算思維。本文認為可以通過設置合理情境,多方面教導知識,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課的專業程度,從而培養他們的計算思維。
參考文獻:
[1]陳兆新.淺談如何在小學信息技術scratch編程中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9).
(責編? 吳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