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伸
摘 要:本文基于對廣播電臺編輯在新媒體時代轉型與發展的研究,首先,闡述新媒體時代基本內容。然后,分析新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臺編輯工作現狀,存在廣播電臺編輯的定位有待明確、編輯創新思維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等問題。最后,為在新媒體時代中,更好地實現廣播電調編輯的轉型與發展,給出明確編輯角色定位、強化編輯人員創新思維能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措施。
關鍵詞:廣播電臺;編輯;新媒體時代
中圖分類號:G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18-0082-02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廣播電臺的發展帶來一定機遇與挑戰。在廣播電臺的發展中,編輯在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編輯的工作能力,會對廣播電臺節目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傳統編輯的工作方式,已經無法跟上新媒體時代發展步伐,要及時做好編輯創新與完善工作。這樣才能確保廣播電臺節目,可以滿足受眾需求,從而實現廣播電臺自身的更好發展。所以,本文將針對廣播電臺編輯在新媒體時代的轉型與發展相應內容進行闡述。
一、新媒體時代基本概述
對于新媒體時代的理解,本文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分析與闡述。
(一)新媒體屬于一種全新的傳播方式與傳播形態,在網絡技術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數字傳播媒體[1]
在新媒體時代中,包含全部以數學從傳播形式為主的媒體,在內容的傳播中,會通過不同方式,比如,電腦方式、手機方式以及數字電視方式等,同時新媒體時代有著數字化特點、互動性特點以及個性化特點。
(二)新媒體相較于傳統媒體而言,在傳播速度上得到很大提升
在如今新媒體時代中,先進的互聯網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在社會市場各行各業中得到廣泛應用,用戶可以通過不同方式、不同渠道獲取自身想要的新聞以及信息內容。各類媒體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同一個信息可能會在不同的時間中傳播。而且在新媒體環境下,傳播成本相對較低,傳統的電視傳播方式、報紙傳播方式等,傳播成本相對較高。可以通過更小的投入,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二、新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臺編輯工作現狀
從目前新媒體時代發展中可以看出,在廣播電臺編輯工作中仍然存在許多不同問題,本文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分析與研究。
(一)廣播電臺編輯的定位有待明確
在實際廣播電臺編輯工作開展中,許多編輯角色定位并不明確。這一情況的出現,使得編輯人員在實際工作開展中,并不明確實際工作內容有哪些[2]。經常出現工作混亂,編輯工作沒有專業工作人員負責的情況。在此背景下,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受到很大影響。
(二)編輯創新思維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
在廣播電臺編輯工作中,編輯要具備較強的創新思維能力,實現對編輯內容的創新與優化,這樣才能保證編輯的新聞內容可以跟上時代發展步伐,滿足受眾對新聞的需求。但在實際編輯工作開展中可以了解到,很多編輯人員自身并不具備一定的創新思維能力,這一情況的出現,使得廣播電臺節目內容止步不前,無法吸引更多受眾的目光。
總之,在廣播電臺編輯工作中存在著許多不同問題,問題的產生,不僅影響廣播電臺節目的更好發展,同時會制約編輯工作能力的提升。基于此,在新媒體時代發展背景下,編輯工作人員要及時轉型工作,實現廣播電臺行業的更好發展。
三、廣播電臺編輯在新媒體時代的轉型與發展措施
(一)明確編輯角色定位
在廣播電臺編輯的轉型與發展中,要對編輯角色定位有明確認識。這樣編輯人員才能對自身工作有正確認識,積極主動參與到自身工作中,提升編輯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在明確編輯角色定位中,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
1.廣播電臺編輯人員,要樹立正確工作態度,以及先進的工作理念。能夠在觀眾的角度,對廣播電臺節目的實際傳播效果進行分析與研究,對受眾喜歡收聽的節目、節目類型以及節目內容進行詳細調查,這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證,編輯的節目內容可以受到更多受眾的歡迎。在工作開展中,廣播電臺編輯人員要對我國主流文化內容情況,實際傳播方向有正確認識,自身具備正確思想價值觀念。這樣可以促使大眾文化可以朝著更好方向發展,能夠為受眾帶來積極影響。
2.編輯人員必須要履行自身作為普通公民的職責,從實際廣播電臺發展中就可以看出,編輯這一工作具有一定特殊性。因此,編輯人員對于自身公民身份要有正確認識,確保自身行為以及各項工作展開,都能在法律允許范圍內[3]。例如,在新聞內容收集以及撰寫過程中,必須要尊重客觀事實,而不是夸大其詞,胡編亂造。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性與合理性,這樣才能為受眾帶來更多正能量內容。
3.編輯人員自身要具備較強的判斷能力,廣播電臺編輯的工作主要內容就是,對已經發生的事件進行分析、整理、加工與播報。在這一過程中,編輯人員要對節目內容進行判斷,并做好內容取舍,保證傳播的節目內容都能夠弘揚社會正能量與時代主旋律,這樣才能為社會更好發展打下基礎。
(二)強化編輯人員創新思維能力
廣播電臺編輯人員在自身轉型發展中,要具有一定危機意識,在實際工作的開展中,能夠主動學習知識,不斷完善并提升自己,擁有創新思維意識。這樣才能確保編輯的內容,可以跟上時代發展步伐,滿足人們對廣播電臺節目的需求。在強化編輯人員的創新思維能力中,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
1.及時對電臺欄目進行創新。廣播電臺節目內容質量,會對廣播電臺的發展產生直接影響。只有確保廣播電臺內容能夠與時俱進,保證內容的豐富性與趣味性,這樣才能實現廣播電臺的更快進步與更好發展。傳統廣播電臺節目內容缺乏創新性與前瞻性,這一情況的出現,會影響節目收聽率與節目未來的發展。為避免此類情況出現,編輯人員要及時做好電臺欄目創新工作,在實際創新中,可以對其他廣播電臺欄目發展實際情況有正確了解與認識,然后對先進經驗進行借鑒,編輯人員要主動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這樣自身的思維將會得到拓展,使得電臺欄目的創新性與新穎性得到保障。
2.廣播電臺領導者與管理者,要為編輯人員創造更多學習機會。定期組織編輯人員進行學習,促使編輯人員的創新思維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具備較強創新意識。對于編輯人員學習的內容,要及時對其進行考核,明確編輯人員知識掌握實際情況。對于在考核以及實際工作中表現較好工作人員,可以適當給予其獎勵,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反之,對于在考核以及實際工作中表現較差的工作人員,要進行一定處罰[4]。通過該種方式,使得編輯人員能夠對自身工作有正確認識,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掌握更多編輯知識與編輯技巧,自身能夠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為廣播電臺的更好發展打下基礎。
(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如今信息化時代中,自媒體不斷發展起來,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者與發布者,用戶的角色可以在發布者、傳播者以及接收者之間隨時轉換。不同事件都可以被放到新聞共享平臺中,這對于廣播電臺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將其作為免費的資源備選庫。在這一過程中,編輯人員要對其中具有價值的信息內容進行選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促進社會更好發展。要始終遵循黨性原則與人民性原則,對宣傳工作的紀律要求要有正確了解[5]。廣播電臺編輯人員,要具備較強使命感、責任感。不斷提高政治理論水平與新聞素養,自覺抵御不良信息內容。對于低俗內容、黃色內容以及暴力內容,要及時對其進行處理,切不可為博取更多的眼球而將其呈現在受眾面前。在網絡信息篩選過程中,要對各方面問題進行考慮與分析,對敏感性話題要妥善處理。始終為大眾負責,使得廣播電臺的公信力、權威性以及影響力可以得到保障。
(四)提升編輯人員評論能力
在如今新媒體時代發展背景下,編輯人員在轉型升級過程中,要不斷提升編輯人員的評論能力。廣播電臺的一個主要功能就是進行實時信息的傳達和評論。在此背景下,廣播電臺編輯的工作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評論能力,促使編輯人員能夠站在較為獨特的角度對事件進行評論,對于客觀事實要給予更多尊重,確保評論的有效性、客觀性與事實性。編輯人員要能夠結合自身了解的實時情況,對新聞內容給予評價,而不是歪曲事實博人眼球[6]。在此期間,要及時了解群眾的意見與建議,使得自身的評論可以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這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吸引群眾注意力,增強廣播電臺影響力,實現廣播電臺編輯更好發展的同時,實現廣播事業的更快進步。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廣播電臺編輯工作帶來一定影響。為在新媒體時代發展背景下,提升廣播電臺節目質量,要及時做好編輯人員的轉型與發展。在此期間,要對市場發展情況有正確認識,同時明確新媒體時代發展特點,對不同新媒體優勢都要有正確把握。不斷提升編輯人員的創新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判斷能力等,篩選出更加有價值的新聞內容,確保受眾在新聞內容的收聽中,可以樹立正確思想價值觀念,促進廣播電臺行業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劍明.新媒體背景下廣播電視記者的角色轉型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20(10):149-150.
[2]張豐.新媒體時代媒介融合對電視新聞編輯轉型的影響[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20(8):235-236.
[3]蕭碧霞.新媒體時代廣播采編人員的轉型方向[J].記者搖籃,2020(2):87-88.
[4]楊銳.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定位及轉型[J].新聞文化建設,2020(1):19-21.
[5]陳群.新媒體時代報紙編輯工作轉型與創新思路[J].記者搖籃,2020(1):80-81.
[6]于潞.媒體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臺編輯工作創新分析[J].新聞傳播,2019(19):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