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上半年,我國多所高校使用線上教學的方法教授理工類課程。本文在實踐的基礎上分析了理工類課程線上教學的優點及不足,同時對線上教學的不足之處提出了改進措施。
關鍵詞:理工類課程線上教學;優缺點;改進措施
線上教學一種是信息時代下的新型教學模式,在我國基礎及高等教育院校范圍內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式。但在2020年,受新冠肺炎影響,線上教學在短時間內成為各高校主流教學方式,旨在減少人口流動性,保障師生身體健康,同時為全國抗疫做出一份貢獻。為了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更好地開展理工類課程的線上教學,本文對理工類課程線上教學的優缺點進行探討,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措施。
一、線上教學的優點
經過課堂實踐及分析,理工類課程線上教學的優點如下:
(1)保障師生健康,為抗疫獻力。2020年是全國人民共同抗擊疫情的特殊年份,針對新冠肺炎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的特點,居家隔離,避免外出,減少人員流動成為我們能獻力的有效方式,對此,線上教學模式的優點在今年凸顯出來,并且迅速被各高校所接納。高校學生來源廣泛,居住地分散,通過線上教學,師生避免了密切接觸,有效的保障了師生身體健康。
(2)在疫情期間保障學生學習進度。受疫情影響,各高校延遲開學,但不開學不代表不能學習。理工類課程難度較高,其中部分課程課時量大。通過線上教學,擺脫地域限制,教師通過網絡直播、視頻會議教學app進行教學,如抖音直播間、釘釘等,能夠保障正常理工類課程的學習進度,盡可能完成原定教學計劃。
(3)創新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大部分高校主流教學方式為線下教學,線上教學方式相對新穎。許多理工類課程應用直觀教學法,教師通過視頻教學,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上的靜態或動態圖像上,使學生的理解更加深入。理工類課程的課堂上,經常出現學生一開始不能理解,之后的內容無法跟上,課堂上互動較少的情況。線上留言互動、點贊等方式能夠激發學生聽課熱情,是一個提高課堂互動程度的有效方法。同時視頻模式能夠減少學生上課玩手機、不認真聽講的行為。
(4)督促教師不斷學習,與時俱進。線上教學需要一定的信息技術操作水平支持,可以督促教師繼續學習,提高教學水平,適應并掌握多種教學模式。同時,教師也能通過互聯網獲取最新教學資源,多借鑒、多學習,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增加教學方式。
(5)視頻多次學習鞏固學習牢靠度。在線下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對當堂內容未能及時理解消化,造成學習知識鏈斷裂,影響后續內容的學習及吸收。通過線上教學,學生可回放、快進、慢放視頻內容,可重復多次學習不懂的內容。針對理工科學生,課程內容回放功能更是十分有益,因為理工科內容常涉及數學、物理等較難當堂理解的內容,通過暫停功能可留出自己計算的時間,把內容嚼透后再繼續學習。
二、線上教學的不足之處
理工類課程線上教學的不足之處:
(1)師生互動受影響。教師無法直面學生進行解答或提問,線上教學模式師生面對的都是電腦或者手機屏幕,師生無法面對面交流,隔著屏幕缺乏交流氛圍。理工類課程的課堂上往往需要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知識的推導,線上教學缺乏帶入感。同時,學生缺乏小組討論的熱情,線下教學的課堂討論氛圍是線上教學模式難以達到的。
(2)教師缺少課堂把控度。學生上課都是在家,長期線上上課,學生容易倦怠,學生失去教師的面對面監督,會出現在上課期間隨意走動的現象,教師難以對課堂紀律進行把控。此外,線下教學時學生上課開小差教師可及時監督并提醒,線上教學這一點就難以達到。
(3)理工科學生缺乏實驗及操作機會。學習理工科課程除了理論知識的學習,還需要進行實驗操作等,線上教學模式難以滿足實驗及操作需求,不利于學生更全面掌握知識。
三、改進措施
針對理工類課程線上教學的不足之處,有以下改進措施:
(1)豐富課程內容及教學方式,增強吸引力,活躍氛圍。教師間應積極開展線上教研及資源經驗分享,通過不斷借鑒參考學習先進的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方法,增加課程內容及形式設計,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性。
(2)進行思想教育,端正學習態度。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教育學生不能因為線上上課就產生懈怠消極情緒,讓學生認清自己的責任,對自己所學專業負責。
(3)開展仿真實驗。在理工類課程的實驗課程中,采用仿真實驗的方法,可設計課程對應的仿真軟件,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前提下操作該軟件完成仿真實驗。
總結
線上教學是一種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的教學方法。理工類課程具有難度大、前后關聯緊密的特點,其特點對高校教師的理工類課程線上教學帶來了挑戰。未來的教學中,持續的總結、反思、創新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
[1]吳永祥,胡長玉,周訊,楚文靖,胡曉倩,佘新松.“工業微生物學”課程線上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OL].微生物學通報,1-8[2020-09-02].
[2]陳穎,劉成,楊磊.疫情期間高校線上教學探析——以新能源汽車技術為例[J].汽車實用技術,2020,45(16):191-193+208.
[3]薛瑞麗,劉輝,張菁華,吳曉林.植物生理學線上教學模式的思考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0(35):335-336.
[4]林碧霞.新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化學實驗線上教學探索[J].廣東化工,2020,47(10):164+171.
[5]曹海靜,蔣鋒,朱燕艷.《熱力學統計物理》線上線下混合課程教學改革[J].科技資訊,2019,17(22):168+170.
作者簡介:
葉曉冬(1990年—)山東青島人,碩士,研究方向:土木工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