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爽
摘要: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實施學生全方位的教育迫在眉睫。學生“5C”素養是未來社會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文章通過對夢想課程的分析及與其相關的培訓材料的研究,發現夢想課程所提倡的“合作、體驗、探究”的學習方式正是培養學生“5C”素養的重要抓手。經過四年的嘗試研究,逐步構建了一種互助、體驗、探究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關鍵詞:夢想課程;小組合作學習;“5C”素養
“21世紀核心素養5C模型”是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發布的,包括文化理解與傳承、審辨思維、創新、溝通、合作共5個方面,因為首字母均為C,故稱為核心素養的5C模型,簡稱為“5C”素養。這與夢想課程所提倡的培養自信、從容、有尊嚴的學生不謀而合。
一、夢想課程中的小組合作學習
夢想課程倡導的“合作、體驗、探究”的學習方式,分組是合作學習的首要任務。最常見的是兩人研討、各司其職,接下來重點介紹拼圖小組和圓桌會議。
1.拼圖小組
一種以較少時間覆蓋較多資料的學習方法。筆者把班級學生分成4人一組,每名學生有自己的角色分工,并按照學習能力將4名學生編為1 ~ 4號進行交流。所有1 ~ 4號學生分別組成一個新的分享小組共同交流,再回到原來小組,最后小組成員共同整合所有資料,完成有關學習目標。
2.圓桌會議
一般3 ~ 5人組成一個小組。例如,每組有一張紙,需要在紙上寫出答案,這張紙在組內順時針傳遞。當紙傳到自己面前時,小組成員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給出一個意見或答案,寫在紙上,然后傳給下一位成員,每人輪流將答案寫在紙上,直至再沒有新意見,最后每組將所有答案整理并報告。
二、小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5C”素養的提升
1.提升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學習一篇語文課文時,筆者會給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任務,包括圈詞、熟讀課文、標自然段、整體感知課文,鼓勵學生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教學中,每課的第1課時,筆者會讓1號學生組織其他小組成員按照導學單上的要求自己讀生字,讀完后相互檢查閱讀情況,發現讀不準的地方及時糾正,最后進行組內交流。一段時間過后,筆者發現學生的自學能力、閱讀能力,以及與同伴的溝通表達能力都得到極大的提升。
2.發展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
夢想課程的三大理念之一是“方法比知識更重要”。例如,在教學夢想課程“去遠方”中的“舌尖上的美食別錯過”這節課時,北京小組在行程中寫道:到達北京第一天的晚上要吃北京烤鴨。一名學生提出了不同意見說:我認為這樣安排不合理,原因是烤鴨太油膩,晚上吃容易發胖。如果必須要晚上吃,飯后可以做一些運動。整節課大家都在分享、質疑、修改,學生能做到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3.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筆者通常安排1號學生組織大家一起討論,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小組發言時,他們會事先安排好發言順序,哪名學生第一個回答,哪名學生做補充,哪名學生做總結,如果有學生表達的不充分,其他學生可以幫忙補充。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不僅口語表達能力得到增強,而且思維相互碰撞,將教材知識轉化成自身的東西。
通過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的“5C”素養得到大幅度提升,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達到全人教育,課堂煥發生命活力,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為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賈立國.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8,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