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明
【摘要】在高三復習備考中,數學科的復習使得部分學生產生過度焦慮,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復習效率,甚至影響其心理健康。對高三學生數學焦慮成因進行研究分析,找到緩解數學學習焦慮的有效策略,引導他們以正確的心態學習數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提高他們復習備考的效率。
【關鍵詞】數學焦慮;數學教學;認知;成因;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0-016-01
由于高中數學學科自身高度抽象、邏輯推理嚴格、運算靈活等特點,致使不少學生感到數學難學,壓力甚大。特別是高三學生,經過多次模擬試題的考查,面對不盡人意的考試成績,考慮到高考成績和將來的前程問題,會感到迷惑,不知所措,甚至于對自己的智商產生懷疑,從而懼怕數學,放棄數學,對數學產生過度焦慮。國內外研究表明,過高或過低的焦慮都對學生不利,適度焦慮是一種正常心理狀態,可取得最佳學習效果。因此,對高三學生數學焦慮的成因分析,嘗試找到緩解過度焦慮的策略,很有必要。
一、高三學生數學學習焦慮的成因分析
1.高三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
高中數學學科本身具有比較強的抽象性,知識密度性較大,獨立性較高,特別是高三主要是復習階段,數學習題相對都比較綜合,知識點比較多,面臨頻繁無休止的知識點切換,以及由此帶來的思維模式和解題方法的變化,這些都加劇了部分學生對數學的恐懼和焦慮心理。
2.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存在認知困難,方法缺乏
高三部分學生基礎比較薄弱,在復習備考中只是依賴藍本和教師,不肯回歸課本,對基礎知識不理解,無法在腦海里形成知識體系,只是簡單的死記硬背,照搬照抄,沒有詳細的復習備考計劃,不主動思考問題,表現知識零亂,知識斷鏈,陳述性欠缺,解答問題的思維策略機械性和呆板,提升不了學習的興趣。
3.學生對自身水平認識、評價方式不當,不能正確歸因
在平時的復習備考中,一旦遭遇到學習困難和挫折時,不是想辦法如何去理解掌握知識或向老師同學請教來解決問題,而是就認為數學很難、自己太笨學不了數學等,表現得太消極。
4.成功體驗不足,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
有些同學沒有給自己正確定位,制定的目標不切實際,迫切希望在短時間提高成績,卻總在失敗中被動“反思”,鮮有成功體驗,數學學習情感受損,信心與興趣難以提升。有些學生過分追求死記硬背數學知識,希望教師的講解越通俗易懂越好。其實不然,因為這樣他們就會缺乏思考、深思和研究,最終他們學到的也許就是一點點死知識,隨著對數學思想方法、數學素養考查加強,他們只會越來越茫然和焦慮。
二、高三學生數學學習焦慮的應對策略
1.引導學生回歸教材,注重基本概念的來龍去脈,夯實雙基
由于數學的高度抽象等特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回歸教材,經歷由具體實例到抽象出數學概念的過程,理解好概念的本質,進而再理解概念的內涵的同時進行研究其外延,扎扎實實過好基礎關。
2.注重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培養
數學六大核心素養是關于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思維以及數學知識與技能的結合,具有可塑性、基礎性、發展性、全面性和持久性的特征。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能使學生在學習數學后能夠具備數學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和科學精神,真正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如邏輯推理核心素養的培養,學生不僅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及其蘊含的思想方法,而且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之問的聯系從而建立知識體系。因此,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有意識地把所學的知識聯系起來,加深記憶,充分利用已知條件,把復雜的問題轉化為簡單的問題來解決,從而提高學生解題信心,緩解學生學習數學的焦慮。
3.教學活動中盡量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
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環境可以促進學生學習活動的自由展開,比如課堂上讓學生分小組就某個考點展開討論,各抒己見,這樣將有效地調動每個成員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氣氛將比較融洽不會讓學生產生太大的心理壓力。懷特·利皮特實驗研究了教師和他的學生之間的三大類關系:(1)權威主義的;(2)放任主義的;(3)民主的,每一類型的關系都會產生一種特殊的課堂情景。研究表明:民主的小組顯示出更多的友好和信任別人的氣氛。在這種課堂氣氛下學生消除了膽怯和依賴心理,他們可以較為輕松的表現自己,這樣學生就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逐步形成一種積極探索和思考問題的性格特征。
4.根據學情,科學指導有助緩解學生學習焦慮
(1)對不同學習程度的孩子設立不同的要求。合理的要求可以降低學生過度焦慮的程度。分層的、有針對性的練習,幫助學生通過努力不斷取得進步,逐漸積累一些經驗,獲得數學學習成功的體驗,從而增強學習學習數學的信心。(2)教師注重學法指導。及時的學情反饋,除了言語的溝通,還可以常常運用數學作業本、試卷上進行之言片語的點評和鼓勵,表示老師為他們的進步高興,也可以讓學生反思自己的問題。學生會因為對老師的親近而降低對數學焦慮合恐懼,更易接受老師的教誨。
造成高三學生數學焦慮的原因還有來自高考的升學壓力,家長期望等等,缺乏內在的信心和價值感則是更為根本的原因,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要想辦法幫助學生看到自己的優勢和進步,以提升學習的信心,緩解學習的焦慮,使得學生以最好的狀態去復習備考。
【參考文獻】
[1]王鳳葵.羅增儒.數學焦慮的研究概況[J].數學教育學報,2002,11(02):39-42.
[2]朱元深.淺談數學學習焦慮問題及應對[J].西部大開發.中旬,2010,04 :125-126.
[3]李長生.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和教育價值[J].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7年第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