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芝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高中地理教學的理念不斷更新和完善。2017年,《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提出了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其中人地協調觀作為核心素養之一,越來越受到重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提高對人地協調觀的重視和運用程度,不斷結合具體的課程課程內容加以貫徹落實,使學生掌握地理學科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關鍵能力。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詳細論述了在高中地理教學中人地協調觀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高中地理;人地協調觀;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0-098-01
人地協調觀是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具體來講包括正確的發展觀、環境觀、人口觀和資源觀等內容,是地理教學培養學生重要的觀念內容。在人地協調觀的培養上,考慮地理知識大多來源于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的概括和總結,形成了抽象的地理知識和概念。地理來源于生活的特點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已知入手,從學生熟悉的區域入手進行講解,以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喜歡聽、聽得懂,最終更好地落實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一、時空結合,培養學生綜合思維
時間和空間是自然和社會變化發展的載體,對于地理學科而言,一個區域的地理特征不是孤立不變的個體,而是隨著時間而不斷變化發展、與周圍環境緊密聯系的有機整體。這樣的特征要求我們在培養學生的人地協調觀時,要注意人地關系的時空特征,既要將時間演變和空間特征考慮進去,也要注意人地關系是一個不斷變化發展的過程,結合具體的情況,靈活把握,培養學生地理學科綜合思維。
例如,教師在講授全球氣候變暖、酸雨、生物多樣性減少、臭氧空洞等環境問題時,要引導學生從時間和空間維度共同理解這些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在時間方面,從工業革命以來,各種工業尤其是重工業逐漸擴大發展,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廢氣、廢料,他們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在空間方面,發達國家作為工業率先起步的國家,最先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環境污染,隨著發展中國家的逐漸崛起,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了全球各國面臨的共同問題。
二、角色扮演,提升課堂趣味性
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提升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可以采取活動式教學的方式來進行,將理論與實踐充分充分地結合起來。高中學生的學業壓力比較大,如果教師只是單純的對學生來進行講述式教學,那么學生學習的興趣性將大打折扣,學習效果也是不理想的。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應該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學生,關注課堂的每一個細節,提升學生地理課堂的參與度,這樣才能更好地落實人地協調觀。
例如,在講授“城市化”這部分知識時,在課前,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了有趣的任務,讓學生搜集資料,設計成一個小的文案作品,主題是“我最喜歡的城市”,讓學生在課堂中介紹這一個城市,學生都積極地參與了進來,北京、上海、蘇州、重慶、西安、成都、廣州等城市被學生一一地介紹出來,還有學生介紹了一些國外城市。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利用問題來啟發學生,讓學生通過小組的方式進行討論,比如在講解到“城市化”與“逆城市化”的問題時候,可以問學生你們認為當前我國的城市發展是一個什么樣的趨勢呢?逆城市化又能體現出什么問題呢?你覺得我國應該如何更好地實現城市發展?如何去協調城鄉之間的差距?這樣學生就能夠進行積極地思考和探究。此外,我們還可以給學生組織多樣化的體驗活動,辯論賽、情景劇表演、游戲活動等,這些都可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結合生活,增強學生直觀感受
體驗式教學十分注重學生的體驗,但是具體實施需要教師設計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地理事象,精心構建有趣、生動的教學情境。好的情境是成功的一半,能夠很好地抓住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能夠有自主探究的意識。比如學生可以通過調查、個案追蹤、實驗研究、觀看視頻、搜集資料等方式進行體驗,對知識進行重新建構,這樣地理知識就具有個性化的烙印。地理教師也需要注意所創設的情境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要讓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例如,在植樹節、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等非常重要的節日附近,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外參與植樹、打掃垃圾、環保公益宣傳等活動,讓學生在親身的實踐活動中感受到地球母親的美麗與我們每個人是密切相關的。同時呼吁學生要珍惜資源、保護環境,讓學生結合活動深入了解我國土各種資源的特征和基本國情,認識到珍惜資源是我們每個中國公民的責之所在。我們要在現實生活中將學習到的人地協調觀念加以貫徹落實。另外,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舉行“保護環境”為主題的主題班會,制定班級愛護環境的守則,同時結合實際在校園里開展環保宣傳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讓人地協調觀點深入他們的心中,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工作能力。
總之,人地協調觀是高中地理教學中需要對學生進行培養的核心觀念之一,對重要觀念的培養,教師要站在教育改革發展的最前沿,以新的教學理念、貼合學生的教學方式不斷加以培養,通過時空結合、角色扮演、生活教育等方式,讓學生的人地協調觀念逐漸確立,并落實到他們的行動中,進而培養新一代具有地理學科綜合思維和素養的祖國青年。
【文章系寧夏石嘴山市2019年度教育科研規劃課題“高中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SJKY-W-033】
【參考文獻】
[1]龍泉.地理學科育人價值及其教學實現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
[2]趙宏霞.例談高中地理教學中人地協調觀的培養[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7(0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