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玉嫻

【摘要】初中數學的教學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這是各位數學教師都能感受得到的。在傳統的教學課堂當中,實際的教學內容并不能滿足同學們的發展需求,而且也不適合時代的發展速度。所以全新的教學模式正在不斷地探索。在當前的課堂中采取導學案的教學法,不僅能夠讓同學們在課堂上保持更高的學習熱情,而且也能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不斷拉近,更有助于教師了解同學們學習的不足之處,并針對性地幫助同學們補充提高。
【關鍵詞】初中數學;導學案;課堂教學;應用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0-198-01
一、當前初中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
數學的課堂教學的內容主要是以抽象性比較強的知識為主,而傳統的課堂上,各位教師采取的教學模式也是比較固定的,并沒有讓同學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得到強化,遇到了比較高難度的學習任務,同學們不是退讓就是回避,這種態度也很難保證同學們會在數學的學習當中收獲成功。
二、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導學案的重要意義
導學案主要是指在課堂正式開始教學之前,教師把課堂上需要學習的內容以導學案的形式呈現出來,給同學們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同學們帶著問題去進行自主預習。導學案的使用能夠把同學們放在課堂的核心地位上,也更加體現出教師對于同學們學習效果的重視,充分地讓同學們利用導學案的使用來掌握更多的知識內容,并且讓自己的思考能力得到發展。在這種自覺主動的狀態之下,同學們的學習會更有效率,而且也可以讓同學們能夠了解到更多的知識內容,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更加有針對性地補充。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帶來以下三個方面的重要意義:
1.能夠有效地對同學們的學習能力加以培養
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給同學們傳授知識的這個環節是不容忽視的,但是教師講解的也只能是有限的部分,要想學習更多,還需要同學們自覺主動地在日常生活當中不斷地探索,所以這就要求同學們必須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并且以此為出發點來進行不斷地自我豐富,才能讓同學們在數學的學習中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要用導學案到具體的教學實踐環節能夠讓同學們擁有更加自由的知識體系,同學們根據導學案中給出的相關問題,也能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和思考,去探索問題的答案,讓同學們能夠對相關的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能讓學習效率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提高。
2.讓學生的探索欲望得到明顯的加強
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需要充分的發揮自己引導者的作用,去帶領同學們學習和探索更多的知識,擁有導學案給同學們能夠創造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讓同學們在學習的環節當中都能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對同學們探索欲望的提高和求知欲的增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以往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當中,同學們都處在一個被動的位置上,而且教師也很難給同學們創造一種活躍的氛圍,教師給出同學們情境的引導,卻有很多同學并不愿意加入其中,課堂是比較死板、比較枯燥的,也非常不利于學生知識的全面掌握,更是不利于知識的靈活運用。同學們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如果能夠以相互溝通的方法解決會有更高的效率,而且溝通也可以慢慢變成同學們學習的動力,所以只有在課堂上把同學們放在主體地位上,然后把更多的課堂時間交給學生,讓同學們去思考、去探索,才能收獲更好地學習結果。
三、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應用導學案的具體模式
教師通過導學案的精心編寫,充分的掌握了教材當中需要同學們學習的基本內容和重要的知識點,給同學們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習目標。以八年級“同底數冪的乘法”的教學內容為例,以導學案引導學生的正確發展。具體的應用模式如下:
1.發放導學案讓學生自學。
在正式開始上課之前,我們應該提前把導學案發放到學生的手中,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去對即將學習的內容進行認真的預習并且完成導學案。這一過程不僅能夠讓同學們了解到自己即將學習哪些知識,也可以讓同學們知道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什么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同學們需要在課堂上精心聽教師講解的內容。到了課堂上,各位老師可以拿出2-3 min的時間給同學們進行課堂情境的導入,讓同學們先有了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然后在按照規定去學習和閱讀教材,學習的過程必須要循序漸進地開展。在導學案中,我給同學們設置了以下的一些問題:
(1)計算:2×2×2×2×2、54×53、(-3)2×(-4)4、103×104
(2)通過這些公式的計算,同學們對同底數有什么樣的理解?
(3)經過計算的和同學們能否總結出一些相關的規律呢?
(4)在這個問題中:(;)m×(;)n、3m×3n(m,n均為整數),是否存在上面總結出來的規律呢?
2.組織同學們開展討論
因為每一個同學在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成果上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所以同學們在學習當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也會有所不同,那么我們可以按照同學們遇到的不同類型的問題,把同學們進行分組,讓每一個小組之間幾乎沒有差異,但是組內的成員卻有較為明顯的差異,盡可能的保證,每個小組4個人到6個人最佳。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自學之后,同學們已經有了一些問題的歸納,以上面的問題(4)為例,這道題的難度就比較大,我們在上面讓同學們總結的規律,讓同學們把題目當中的 ;換成是a,應用到這道問題中如果想讓這個計算規律成立的話,題目當中的a應該具備什么條件?
3.引導同學們及時練習
同學們學習的規律主要是為了能具體的應用解決問題。所以針對同學們在課堂上學習和討論出來的結果,我們還要設置適當的當堂練習,讓同學們能夠及時的把這些知識消化吸收。當堂練習可以讓教師更加準確地掌握同學們的學習情況,也可以根據同學們的實際基礎來給同學們提出針對性的改進建議,讓同學們能夠在未來的學習當中避免出現類似的問題。
課堂教學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教師決定用導學案來引導同學們學習,就必須要在導學案的設置以及在課堂上的具體應用上進行靈活的創新,讓同學們都能在課堂上有所提高,發揮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才能讓數學課堂收獲更大的成功。
【參考文獻】
[1] 喬樂.初中數學課堂"微視頻"與"導學案教學"的結合[J].學周刊,2017
[2] 朱錦英.導學案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探究[J].師道:教研,2019:113-113.
[3] 李永紅.初中數學學案導學“六步”課堂教學模式探索[J].《師道:教研》,2016: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