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世琪
【摘要】新一輪基礎教育的不斷改革要求教師加強對多媒體資源的應用,盡可能地改變以往單純口授的形式,通過圖片、視頻等多種方式向學生呈現豐富的、生動的學習資料,從而使學生的學習體驗達到一個最佳境界,提高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結合相關的資料和素材對本節課知識進行自主地建構,使學生體會到該課程的樂趣,逐步提升他們在課上的學習效率,同時增強他們的道德感悟。
【關鍵詞】多媒體資源;初中道德與法治;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0-234-01
目前有大部分教師依舊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和限制,一味地向學生傳授陳述性的知識,過于突出自身的“講”和“教”,卻忽略了學生的主體體驗,逐漸磨滅了學生內心的熱情,使其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產生了抵觸的情緒。因此,為了改變上述現狀,筆者基于初中生發展的總體特點,在本文提出了以下三點基于多媒體資源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策略,希望能夠為其他教師提供有效的借鑒和參考,從而促進教學實效性的穩定提升。
一、以微型課件為載體,激發學生情感共鳴
課前導入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項首要環節,利用微課來進行導入可以有效地引起學生對本節課教學內容的關注和好奇,充分地調動學生內心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將以往枯燥、沉悶的教學變得“活”起來,利用多媒體資源向學生展示提前制作好的微型課件,通過豐富的、生動的課件來給學生的視覺帶去特定的沖擊,使學生的學習體驗逐漸上升到一個最佳境界,讓學生在課件的吸引下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從而引起他們對視頻內容的思考,并對新知識展開自主地建構,逐步激起學生內心的情感共鳴。
例如,在教學“建設美麗中國”時,教師則以微信課件為載體,進行了如下導入。師:同學們,請看多媒體給大家播放的關于我國環境問題以及人口問題的短片。通過微課視頻來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使學生初步認識到這些問題的嚴重性,推動學生快速地進入到良好的學習狀態。在視頻的最后設置了一個疑問:“如果整個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資源也逐漸短缺,我們該如何做呢?”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深入思考,很好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引入到本節課的學習當中,逐步激發了學生在情感方面的共鳴。
二、以視聽情境為依托,升華學生道德認知
教師要在準確地把握當堂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適當地運用多媒體資源為學生營造豐富的的視聽情境,從而給學生的視覺、聽覺帶去強烈的沖擊,有效地增強初中生在道德與法治課上的感官體驗,這樣既可以擺脫以往因為枯燥的、理論性強的文字學生興趣不高的現象,也可以拓展初中生的學習空間,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對所學內容展開深層思考,從而獲得強烈的道德感悟。因此,教師要以視聽情境為依托,豐富學生的個人體驗,逐步轉變學生以往對該道德與法治課的消極態度,進一步升華他們的道德情感認知。
例如,在教學“正視發展挑戰”時,教師則以視聽情境為依托,設計了如下課堂活動。師:同學們,想一想如今的現實生活中有哪些環境惡化的問題呢?通過生活化的提問來調動學生以往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的道德思考。然后教師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了熱度較高的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直觀地、深刻地感受到地球環境的惡化,從而激發初中生內心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意識,逐步升華了學生的道德體驗和情感認知。
三、以豐富圖片為引領,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以往死板的口頭講解、“我講你聽”的模式,只會使學生覺得道德與法治學習是無味的,長此以往會磨滅學生原本高漲的熱情。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消極的教學現象,教師應該以豐富圖片為引領,依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豐富的、直觀的圖片,力求使學生能夠聯系以往的相關經驗對圖片加以聯想和思考,從而產生自己獨特的感悟,在教師適時地引領之下快速地掌握本節課的要點知識,通過圖片的過渡,帶動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中學時代”時,教師則以豐富圖片為引領,設計如下課堂活動。師:同學們,首先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成長歷程,請你們觀看這幾張照片,分別處于不同的人生階段,從青澀懵懂到成熟穩重,經歷了一個緩慢而與眾不同的過程。圖片的展示引起了學生對“成長”的關注。此時教師抓住時機進行提問:“在你們的成長歷程中,有過怎樣的經歷讓你印象深刻?”師:“你們希望在中學時代做些什么有意義的事或是留下什么美好的回憶呢?”……將感官刺激與內心情感互相結合,引起學生的疑問和思考,促進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學習。
綜上所述,教師要不斷探索并創新多媒體資源在課堂中的應用形式和方法,盡可能地為課堂灌入全新的活力,將以往枯燥、單調的教學模式變得“活”起來,通過“以微型課件為載體”、“以視聽情境為依托”和“以豐富圖片為引領”給學生創建豐富的、生動的學習情境,以此來增強他們的感官體驗,讓學生在形象化的氛圍中掌握當堂課的要點知識,最終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高會娟.多媒體技術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8(13):7.
[2]謝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探析[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8(02):265.